戒毒药品-中枢神经兴奋药和麻醉镇痛药中枢神经兴奋药尼可刹米Nikethamide(可拉明,二乙烟酰胺)[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放置冷处即成结晶;有轻微的特臭,苦味;有引湿性。
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任意混合。
[药理及应用]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
一次静注作用维持5~10分钟。
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对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效力较戊四氮好,对吸入麻醉药中毒次之,对巴比妥类药中毒的解救不如印防已毒及戊四氮。
口服、注射吸收好。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
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25g。
[注意]不良反应少见。
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祛痰菜碱)本品是从产于北美洲的山梗菜科植物山梗菜中提出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常用的混旋盐酸洛贝林为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苦;呈弱酸性反应。
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人麻醉剂及其它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或肌注,成人1次3~10mg。
(极量:1次20mg,1日50mg);静注,成人1次3mg,极量1日20mg;静注须缓慢。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咖啡因Caffeine(咖啡碱)系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得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有风化性。
在热水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乙醇或丙酮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
[药理及应用]对中枢兴奋作用较弱。
小剂量增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振奋精神,减少疲劳。
剂量增大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特别当这些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更为显著。
本品口服后容易吸收。
主要用于:(1)解救因急性感染中毒、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
(2)与溴化物合用,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恢复平衡,用于神经官能症。
(3)与乙酰水杨酸制成复方制剂用于一般性头痛;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
[用法](1)解救中枢抑制肌注或皮下注射安钠咖注射液。
常用量:皮下或肌注,一次1~2ml,一日2~4ml。
极量:皮下或肌注,一次3ml,一日12ml。
(2)调节大脑皮层活动口服咖溴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饭后服。
[制剂]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Injection,CNB)每支含无水咖啡因0.12g与苯甲酸钠0.13g(1ml);含无水咖啡因0.24g 与苯甲酸钠0.26g(2m1)。
咖溴合剂(巴氏合剂):200ml中含安钠咖0.05--2g及溴化钠(或溴化钾)1.0—10g。
该二药的分配比与用量视病情而定,用于抑郁型者咖啡因含量较多,兴奋型者溴化物含量较大。
贝美格Bemegride(美解眠)[性状]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
无臭、味苦。
可溶于水(1:170)、乙醇(1:30)。
其0.5%水溶液pH为5~6.5。
[药理及应用]中枢兴奋作用类似戊四氮,对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有对抗作用。
用于解救巴比妥类、格鲁米特、水合氯醛等药物的中毒。
亦用于加速硫喷妥钠麻醉后的恢复。
因本品作用快,多采用静滴,常用量0.5%10ml(5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
亦可静注,每3~5分钟注射50mg,至病情改善或出现中毒症状为止。
[注意](1)静滴时不可太快,以免惊厥;注射量大,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反射增强、肌肉震颤及惊厥等。
(2)本品迟发毒性表现为情绪不安、精神错乱、幻视等。
(3)注射时须准备短时巴比妥类药,以便惊厥时解救麻醉镇痛药吗啡 Morphine[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质。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其药理作用:(1)镇痛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及内脏绞痛效果强。
它是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活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
(2)镇静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镇静作用,有时产生欣快感,可改善疼痛病人的紧张情绪。
(3)呼吸抑制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对呼吸抑制的程度与使用吗啡的剂量平行,过大剂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镇咳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但因有成瘾性,并不用于临床。
(5)平滑肌可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可致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6)心血管系统可促进内源性组胺释放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
(7)镇吐亦因其可致成瘾而不用于临床。
本品口服易吸收,皮下注射、肌注吸收均快。
吸收后可分布于各种组织,可通过胎盘。
t1/2 1小时,约有1/3与血浆蛋白结合。
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少量经乳腺排出。
一次给药镇痛作用持续4~6小时。
应用:①镇痛:现仅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
②心肌梗死。
③心源性哮喘。
④麻醉前给药。
[用法] 常用量:口服,1次5~15mg,1日15~60mg。
皮下注射,1次5~15mg,1日15~40mg。
极量:口服,1次30mg,1日100mg。
皮下注射,1次20mg,1日60mg。
[注意](1)具有依赖(成瘾)性,需慎用。
(2)哺乳期妇女、临产妇女禁用,因本品可经乳腺排出及分布至胎盘而抑制新生儿及婴儿呼吸。
婴儿禁用。
(3)可引起眩晕、呕吐及便秘等副作用。
(4)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禁用;急性左心衰竭晚期并出现呼吸衰竭时忌用。
(5)颅内高压、颅脑损伤等病人禁用。
(6)肝功减退者忌用。
(7)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单用本品反加剧疼痛。
(8)在疼痛原因未明确前,忌用本品,以防掩盖症状,贻误诊治。
禁与氯丙嗪(注射给药)合用。
(9)急性吗啡中毒的症状有:昏睡、呼吸减慢、瞳孔缩小至针尖样,进而可致呼吸麻痹体温下降。
可采用吸氧、人工呼吸、注射对抗药纳洛酮、烯丙吗啡或尼可刹米等。
哌替啶Pethidine(度冷丁,唛啶,地美露)[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
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药理及应用]作用及机制与吗啡相似,亦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10~1/8,持续时间2~4小时。
增加胆道、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较弱,能使总胆管括约肌痉挛。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镇静、镇咳作用较弱。
能增强巴比妥类的催眠作用。
应用:①各种剧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术后疼痛等。
②心源性哮喘。
③麻醉前给药。
④内脏剧烈绞痛(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
⑤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
[用法](1)口服1次50~l00mg,1日200~400mg。
极量:1次150mg,1日600mg。
(2)皮下注射或肌注1次25~l00mg,1日100~400mg。
极量:1次150mg,1日600mg。
两次用药间隔不宜少于4小时。
[注意](1)具有依赖性。
(2)副作用有头昏、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
过量可致瞳孔散大、惊厥、心动过速、幻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昏迷等。
(3)皮下注射局部有刺激性。
(4)婴幼儿慎用。
1岁以内小儿一般不应静注本品或行人工冬眠。
(5)不宜与异丙嗪多次合用,否则可致呼吸抑制,引起休克等不良反应。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可引起兴奋、高热、出汗、神志不清。
(6)其它注意事项及禁忌同吗啡。
美沙酮Methadone(美散痛)[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镇痛效力与吗啡相等或略强,止痛效果好。
t1/2 7.6小时,血浆蛋白结率87.3%。
适用于创伤性、癌症剧痛及外科手术后镇痛。
服药后5~30分钟产生镇痛作用。
[用法](1)口服:成人1日3次,每次5~10mg;极量:1次10mg,1日20mg。
(2)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2.5~5mg,1日10~15mg。
三角肌注射血浆峰值高,作用出现快,因此可采用三角肌注射。
极量:1次10mg,1日20mg。
[注意](1)对胎儿呼吸有抑制作用,故孕妇临产前禁用。
呼吸中枢功能不全者及幼儿禁用。
(2)副作用有头痛、眩晕、恶心、出汗、嗜睡等,但较轻。
(3)不宜作静脉注射。
(4)成瘾性较小,但久用也能成瘾,应予警惕。
(5)少数病例用量过大时引起失明,下肢瘫痪。
芬太尼Fentanyl[性状]用其枸橼酸盐,为白色结晶粉末,味苦,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在热异丙醇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氯仿中略溶。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与吗啡类似。
动物实验表明,其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80倍。
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副作用比吗啡小。
适用于各种疼痛及外科、妇科等手术后和手术过程中的镇痛;作为麻醉辅助用药;与氟哌啶配伍制成“安定镇痛剂”,用于大面积换药及进行小手术。
[用法](1)麻醉前给药0.05~0.1mg,于手术前30~60分钟肌注。
(2)诱导麻醉静注0.05~0.1mg,间隔2~3分钟重复注射,直至达到要求;危重病人、年幼及年老病人的用量减小至0.025~0.05mg。
(3)维持麻醉当病人出现苏醒状时,静注或肌注0.025~0.05mg。
(4)一般镇痛及术后镇痛肌注0.05~0.1mg。
可控制手术后疼痛、烦躁和呼吸急迫,必要时可于1~2小时后重复给药。
[注意](1)静注时可能引起胸壁肌肉强直。
如一旦出现,需用肌肉松弛剂对抗。
静注太快时,还能出现呼吸抑制,应注意。
(2)个别病例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约l小时后,自行缓解,还可引起视觉模糊、发痒和欣快感,但不明显。
(3)孕妇、心律失常病人慎用。
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对本品特别敏感的病人以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
(4)有弱成瘾性,应警惕。
(5)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帕吉林等)合用。
中枢抑制剂如巴比妥类、安定药、麻醉剂,有加强本品的作用,如联合应用,本品的剂量应减少1/4~1/3。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布诺啡)[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
起效慢,持续时间长。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
药物依赖性近似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