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一、知识讲解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步骤(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

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没有径流。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

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立方米每秒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

(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解析第(1)题,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作用明显减弱,第6年,植被得到恢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能力较第1年有所增强,故第1年的流速峰值、流量峰值、含沙量都应大于第6年,A、B、C项错误,D项正确。

第(2)题,由第(1)题解析可知,第6年的河流径流量较第1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故B项正确。

答案(1)D(2)B2.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对湖泊和河流之间相互补给关系,考查对湖泊调节径流作用的理解,及读图、析图和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湖泊和河流互补关系,洪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而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流。

答案 B三、跟踪训练读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1~2题。

1.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2.该河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④[解析] 1.C 2.D 第1题,结合该河的补给类型知,该河流域内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据此推知该河流域内降水季节差异大,故不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

第2题,结合图示及上题分析知,该河流域可能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或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结合选项和全球气候分布规律即可确定结论。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解析] 3.D 4.B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森林火灾使森林面积减小,植被的涵蓄水源作用减弱,水降落到地面以后,下渗减少,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汇入河流,所以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所以D正确。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同一流域不同年份的降水量相差不大,据图可知,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森林减少后对径流的涵蓄作用减小,下渗减弱,所以B正确。

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甲乙丙5.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处——冰川融水增多B.②处——大气降水增多C.③处——积雪融水减少D.⑤处——湖泊补给减少6.导致④⑥两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④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减少B.⑥处——上游用水量减少C.⑥处——下游截水灌溉农田D.④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解析]5.B 6.D 第5题,结合三条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知,甲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①②处所在时期河流分别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乙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③处径流量主要受雨水补给影响,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来自上游的冰川融水增多;丙河位于华北地区,⑤处所在时期为当地春季,降水量少,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湖泊补给河流的水量增多。

第6题,据图并结合上题分析,乙河④处时间为7、8月份,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增多,同时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丙河⑥处所在时期上游降水量较少,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较多,而下游降水量相对较多,截水灌溉较少。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7~8题。

7.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8.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解析] 7.B 8.D第7题,由图中流量数值可以看出,该河径流量小,冬季除深层地下水外,几乎没有其他补给,即冬季易发生断流,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a为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受温度影响大,夏季多,所以b代表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夏季积雪消融完,补给消失,所以d代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且在刚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所以c代表浅层地下水补给。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下图,完成9~10题。

9.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0.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9.D 10.C11.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 B本题考查对湖泊和河流之间相互补给关系,考查对湖泊调节径流作用的理解,及读图、析图和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湖泊和河流互补关系,洪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而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流。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的吞吐。

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鄱阳湖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鄱阳湖水位最高时,输沙量最大B.输沙量和径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C.4—6月湖水输沙能力减弱D.7—8月长江干流水位高于鄱阳湖的13.关于鄱阳湖2—4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A.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大B.长江干流水位低C.出湖流量达一年最小D.江水倒灌鄱阳湖,输沙能力增强14.三峡水库9—11月蓄水后,对鄱阳湖的影响不可能包括( )A.蓄水期湖泊水、沙输出量增大B.鄱阳湖蓄水量减小C.有利于减缓湖泊泥沙淤积,湖泊萎缩现象减轻D.鄱阳湖水位下降[解析] 12.A 13.B 14.C 第12题,据图可以看到鄱阳湖输沙能力最强是在2—4月,此时为鄱阳湖枯水期,水位低。

第13题,2—4月鄱阳湖输沙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长江干流水位低。

第14题,三峡水库9—11月蓄水后,长江泥沙大量滞留在水库,三峡水库下游长江干流水位下降,鄱阳湖补给长江增多,鄱阳湖水位下降严重,大面积湖滩裸露,更容易导致湖泊萎缩。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积雪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16.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明显冬汛B.流量大C.无明显汛期D.有断流现象[解析] 15.B 16.D第15题,图中河流位于我国新疆,流量较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可判断出该河流量受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明显,故补给形式为冰川积雪融水。

第16题,结合上题答案,图中河流流量小,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可推测该河流在冬季由于气温低,有断流现象。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18.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解析] 17.C 18.C 第17题,图示从4~10月,其入库流量始终大于出库流量,故水库水量不断增加,而10月之后出库水量大于入库水量,则蓄水量开始下降,故10月水库的蓄水量达到最大值。

第118题,根据图示该河流的入库水量主要集中于6月和9月,而7月和8月入库水量较少,是由于受副高控制所产生的伏旱影响,降水量少。

据此可判断该水库位于长江流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