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_临床医学论文相关合集:临床医学论文相关热搜: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学科,实践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娴熟的临床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 21 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学条件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削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以基础实验课程为基础、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但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11 实验教学 (1)缺乏创新意识。

1 / 9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而且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很少有创新型、综合型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实验条件落后。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不少实验是以演示为主,同时实验分组后,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出现了实验课上只听不看、只看不做的现象。

(3)考核方法不完善。

由于基础医学实验没有独立设课,不计学分,很难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做一个较准确的量化考核。

12 临床见习和实习 (1)临床教学的资源不足。

由于招生人数的増加,人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病床数减少,造成学生动手机会、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减少;同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理论教学中的部分病种很难在临床中见到,造成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

(2)缺乏严格的技能训练。

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导致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不严格和不规范。

(3)对临床见习和实习的认识不足。

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考研、就业的冲击,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临床见习和实习认识不足。

临床基本功不扎实、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纪律松懈是临床见习和实习中常见的问题。

如果再缺乏严格和规范的考核机制,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2 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与内容 21 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12。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按照増强能力、强化技能、面向临床、协调发展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増强能力就是要増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交流的能力,强化技能就是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面向临床就是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突出临床技能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协调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2 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内容 221 改革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基础课程实验分为 3 个层次,即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

①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以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和一般验证型3 / 9实验为重点,并増加实用性实验技术为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②综合设计型实验以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使学生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1341。

我们打破了原来以课程为主独立设置的单纯验证性实验的格局,设置了人体机能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形态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人体显微结构学(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的 5 大实验模块。

③研究创新型实验则以学科前沿课题为重点,训练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自行设计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基本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基本验证一综合设计一研究创新相互支撑的实验教学体系。

(2)重组实验教学内容。

在整合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筛选整合 15,压缩传统的以验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验证型实验,増加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内容。

---------------------------------------------------------------最新资料推荐------------------------------------------------------ 并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按照功能相近、相关学科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及时淘汰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増设以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为主的实验项目,建立了涵盖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充分体现实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仿真实验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实验教学的多媒体化、模拟化和网络化,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解决某些常规实验因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问题。

改变以教师示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变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究式实验,将实验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强化临床技能训练指导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临床技能和适应能力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1)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训练主要分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

①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以诊断学、外科手术学的基本技术为重点,并増加了腔镜手术、各种穿刺技术等临床实用性技术的训练,为5 / 9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打下基础。

我们打破了原来以课程独立设置的技能训练,设置了临床技能学,将诊断学病史采集、基本查体手法、病历书写等)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学等技能融合,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②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在临床主干课程学习阶段和临床实习期间进行,以系统的病史采集和书写病历的能力、实施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运用各种检查手段的能力、对常见疾病初步诊断的能力和对常见疾病进行初步处置的能力为主。

通过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理论学习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形成了新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2)重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

将分散在各专业的临床技能重新组合,重组后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等临床技能。

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指南,我们编写了《临床技能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问诊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

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为重点,要求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

---------------------------------------------------------------最新资料推荐------------------------------------------------------ (3)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方法。

运用模拟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模拟病人、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临床见习、实习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使临床技能教学手段先进、内容丰富。

①体格检查采用一对一、模拟病人、临床见习和实习进行训练;②病史采集采用在医院见习、实习训练问诊,并强化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技巧、临床思维的训练;③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和急救技术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训练;④症状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心电图学、影像诊断学采用讨论式教学;⑤外科基本技术在模拟手术室使用模型、离体组织、动物手术及腹腔镜虚拟装置进行训练;⑥通过晨间查房、晚间查房和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思维训练。

3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与监控评价体系学科研办公室是三级管理体制中的指挥控制中心,各部系(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堤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的中转站,教研室(科室)是实践教学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32 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实践教学考核不能单纯地从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61。

实践教学考核的方式有:①水平测试: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②能力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7 / 9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考核中重视水平测试,増加实验课程的考试比重,严格考核制度。

在临床技能训练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

33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验教学质量检查不仅要注意最终的教学效果,更要了解实验教学过程,是各种影响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17。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督学督导、建立质量标准和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全程质量监控不断线。

①依靠学院督学的力量,检查、督导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达到有效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②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如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管理规范,以及教学查房、临床基本操作技术、各种穿刺术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标准等;③坚持期初、期中、期末实践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以实践教学评价为突破口坚持评价与经常性教学工作相结合、日常监控与周期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程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