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材烘干温度一览表、焊接缺陷

焊材烘干温度一览表、焊接缺陷

焊材烘干温度一览表TD-577、TD-656、TD-707铸铁低氢系T-CAST 0.5% 300~350℃30~60分钟石墨系T-CAST50、T-CAST70、T-CAST100 1.5% 70~100℃30~60分钟镍基低氢系TNC-70A、TNC-70B、TNC-70C、TNM-10、TNM-9、TN-110、TNM-17、TNC-60 0.15% 350~400℃30~60分钟埋弧焊剂烧结型TF-385,565(碳钢用)350℃60分钟烧结型TFS-300(不锈钢用)200~300℃60分钟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一、缺陷名称:气孔(Blow Hole)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焊条不良或潮湿。

(2)焊件有水分、油污或锈。

(3)焊接速度太快。

(4)电流太强。

(5)电弧长度不适合。

(6)焊件厚度大,金属冷却过速。

(1)选用适当的焊条并注意烘干。

(2)焊接前清洁被焊部份。

(3)降低焊接速度,使内部气体容易逸出。

(4)使用厂商建议适当电流。

(5)调整适当电弧长度。

(6)施行适当的预热工作。

CO2气体保护焊(1)母材不洁。

(2)焊丝有锈或焊药潮湿。

(3)点焊不良,焊丝选择不当。

(4)干伸长度太长,CO2气体保护不周密。

(1)焊接前注意清洁被焊部位。

(2)选用适当的焊丝并注意保持干燥。

(3)点焊焊道不得有缺陷,同时要清洁干净,且使用焊丝尺寸要适当。

二、缺陷名称咬边(Undercut)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电流太强。

(2)焊条不适合。

(3)电弧过长。

(4)操作方法不当。

(5)母材不洁。

(6)母材过热。

(1)使用较低电流。

(2)选用适当种类及大小之焊条。

(3)保持适当的弧长。

(4)采用正确的角度,较慢的速度,较短的电弧及较窄的运行法。

(5)清除母材油渍或锈。

(6)使用直径较小之焊条。

CO2气体保护焊(1)电弧过长,焊接速度太快。

(2)角焊时,焊条对准部位不正确。

(3)立焊摆动或操作不良,使焊道二边填补不足产生咬边。

(1)降低电弧长度及速度。

(2)在水平角焊时,焊丝位置应离交点1-2mm。

(3)改正操作方法。

三:缺陷名称:夹渣(Slag Inclusion)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前层焊渣未完全清除。

(2)焊接电流太低。

(3)焊接速度太慢。

(1)彻底清除前层焊渣。

(2)采用较高电流。

(3)提高焊接速度。

四、缺陷名称:未焊透(Incomplete Penetration)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焊条选用不当。

(2)电流太低。

(3)焊接速度太快温度上升不够,又进行速度太慢电弧冲力被焊渣所阻挡,不能给予母材。

(4)焊缝设计及组合不正确。

(1)选用较具渗透力的焊条。

(2)使用适当电流。

(3)改用适当焊接速度。

(4)增加开槽度数,增加间隙,并减少根深。

CO2气体保护焊(1)电弧过小,焊接速度过低。

(2)电弧过长。

(3)开槽设计不良。

(1)增加焊接电流和速度。

(2)降低电弧长度。

(3)增加开槽度数。

增加间隙减少根深。

自保护药芯焊丝(1)电流太低。

(2)焊接速度太慢。

(3)电压太高。

(4)摆弧不当。

(5)坡口角度不当。

(1)提高电流。

(2)提高焊接速度。

(3)降低电压。

(4)多加练习。

(5)采用开槽角度大一点。

五:缺陷名称:裂纹(Crack)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焊件含有过高的碳、锰等合金元素。

(2)焊条品质不良或潮湿。

(3)焊缝拘束应力过大。

(4)母条材质含硫过高不适于焊接。

(5)施工准备不足。

(6)母材厚度较大,冷却过速。

(7)电流太强。

(8)首道焊道不足抵抗收缩应力。

(1)使用低氢系焊条。

(2)使用适宜焊条,并注意干燥。

(3)改良结构设计,注意焊接顺序,焊接后进行热处理。

(4)避免使用不良钢材。

(5)焊接时需考虑预热或后热。

(6)预热母材,焊后缓冷。

(7)使用适当电流。

(8)首道焊接之焊着金属须充分抵抗收缩应力。

CO2气体保护焊(1)开槽角度过小,在大电流焊接时,产生梨形和焊道裂纹。

(2)母材含碳量和其它合金量过高(焊道及热影区)。

(3)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道过小。

(4)焊接顺序不当,产生拘束力过强。

(5)焊丝潮湿,氢气侵入焊道。

(6)套板密接不良,形成高低不平,致应力集中。

(7)因第一层焊接量过多,冷却缓慢(不锈钢,铝合金等)。

(1)注意适当开槽角度与电流的配合,必要时要加大开槽角度。

(2)采用含碳量低的焊条。

(3)第一道焊着金属须充分能抵抗收缩应力。

(4)改良结构设计,注意焊接顺序,焊后进行热处理。

(5)注意焊丝保存。

(6)注意焊件组合之精度。

(7)注意正确的电流及焊接速度。

埋弧焊接(1)对焊缝母材所用的焊丝和焊剂之配合不适当(母材含碳量过大,焊丝金属含锰量太少)。

(1)使用含锰量较高的焊丝,在母材含碳量多时,要有预热之措施。

(2)焊道急速冷却,使热影响区发生硬化。

(3)焊丝含碳、硫量过大。

(4)在多层焊接之第一层所生焊道力,不足抵抗收缩应力。

(5)在角焊时过深的渗透或偏析。

(6)焊接施工顺序不正确,母材拘束力大。

(7)焊道形状不适当,焊道宽度与焊道深度比例过大或过小。

(2)焊接电流及电压需增加,焊接速度降低,母材需加热措施。

(3)更换焊丝。

(4)第一层焊道之焊着金属须充分抵抗收缩应力。

(5)将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减低,改变极性。

(6)注意规定的施工方法,并予焊接操作施工指导。

(7)焊道宽度与深度的比例约为1:1:25,电流降低,电压加大。

六:缺陷名称:变形(Distortion)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焊、CO2气体保护焊、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自动埋弧焊接。

(1)焊接层数太多。

(2)焊接顺序不当。

(3)施工准备不足。

(4)母材冷却过速。

(5)母材过热。

(薄板)(6)焊缝设计不当。

(7)焊着金属过多。

(8)拘束方式不确实。

(1)使用直径较大之焊条及较高电流。

(2)改正焊接顺序(3)焊接前,使用夹具将焊件固定以免发生翘曲。

(4)避免冷却过速或预热母材。

(5)选用穿透力低之焊材。

(6)减少焊缝间隙,减少开槽度数。

(7)注意焊接尺寸,不使焊道过大。

(8)注意防止变形的固定措施。

七:其它焊接缺陷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搭叠(Overlap)(1)电流太低。

(2)焊接速度太慢。

(1)使用适当的电流。

(2)使用适合的速度。

焊道外观形状不良(BadAppearance)(1)焊条不良。

(2)操作方法不适。

(3)焊接电流过高,焊条直径过粗。

(4)焊件过热。

(5)焊道内,熔填方法不良。

(6)导电嘴磨耗。

(7)焊丝伸出长度不变。

(1)选用适当大小良好的干燥焊条。

(2)采用均匀适当之速度及焊接顺序。

(3)选用适当电流及适当直径的焊接。

(4)降低电流。

(5)多加练习。

(6)更换导电嘴。

(7)保持定长、熟练。

凹痕(Pit)(1)使用焊条不当。

(2)焊条潮湿。

(3)母材冷却过速。

(4)焊条不洁及焊件的偏析。

(5)焊件含碳、锰成分过高。

(1)使用适当焊条,如无法消除时用低氢型焊条。

(2)使用干燥过的焊条。

(3)减低焊接速度,避免急冷,最好施以预热或后热。

(4)使用良好低氢型焊条。

(5)使用盐基度较高焊条。

偏弧(Arc Blow)(1)在直流电焊时,焊件所生磁场不均,使电弧偏向。

(2)接地线位置不佳。

(3)焊枪拖曳角太大。

(4)焊丝伸出长度太短。

(5)电压太高,电弧太长。

(6)电流太大。

(7)焊接速度太快。

(1)·电弧偏向一方置一地线。

· 正对偏向一方焊接。

·采用短电弧。

·改正磁场使趋均一。

·改用交流电焊 (2)调整接地线位置。

(3)减小焊枪拖曳角。

(4)增长焊丝伸出长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