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

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房室结、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于上述传导通路的任何部位。

按阻滞的严重程度分为:一度、二度、三度,P 波能下传至心室,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 P 波不能下传心室,称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 P 波均不能下传心室者,此时房室分离,P 波和 QRS 波之间没有任何传导和被传导的关系,被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工作中一度和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比较好鉴别,所以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后,重点来辨别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PR 间期延长大于 0.20 秒;
2.每个 P 波后都有 QRS 波群,房室始终保持 1:1 的关系;
3. 病人多无不适症状。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即(心电图中有 P 波,有 QRS 波,但P 波和 QRS 波之间没有关系) ;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

当阻滞部位较高时,心室率约为 40~60 次每分,QRS 波群正常,心律较稳定,当组织部为较低时,心室率可在40 次每分以下,QRS 波群增宽,心室率常不稳定。

如下图 (A 为阻滞部位较高时,B 为阻滞部位较低时):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 (常见于健康人,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且预后良好);
二度 2 型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下,预后不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容易变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面我们来依次介绍。

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1.一定是窦性心律;
2.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次 QRS 波群,造成心室脱落,每次仅有一个 P 波无波下传;
3.心室脱落后的第 1 个下传 P 波的 PR 间期通常缩短。

二度 2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1.心电图上存在两个或以上 P 波下传,仅有一个 P 波被阻滞无法下传;
2.心室脱落前后的 PR 间期恒定 (正常或延长) ;
3.RR 间期恒定(心室脱漏时 RR 间期为正常的两倍)。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1.能正常下传下去的 PR 间期是恒定的;
2.房室传导比例超过 2:1 表现为 3:1、4:1、5:1 等;
3.是即将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

总结
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简图(脱落的 QRS 波后面紧跟的是一个缩短的 PR 间期):
二度 2 型房室传导阻滞简图(脱落的 QRS 波后面紧跟的是一个恒定或延长的PR 间期):
一些特殊情况:不典型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

下图在心室脱漏前PR 间期变化不规则,有长有短但脱漏后的第一个PR 间期是短的:
下图在心室脱漏前的几个PR 间期恒定,但脱漏后的第一个PR 间期是短的:
综上,区分二度 1 型或是二度 2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重点不在于心室脱漏前的规律是否符合典型规律,而在于,心室脱漏后的 PR 间期是不是缩短,缩短为二度1 型,反之则为 2 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