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花类生药鉴别

第10章 花类生药鉴别

• 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 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16
附注
母丁香为丁香的干燥果 实,又名鸡舌香、雌丁香, 系在果实近成熟时采摘。
呈棕色至深棕色,长椭 圆形或纺缍形,顶端有4片 宿存的萼片,基部常具短果 柄,表面有细皱纹,果皮与 种皮易分离。
小、萌发孔类型或数目、外壁构造及雕纹等。
6
花粉粒表面 有的光滑(西红花、槐米), 有的有刺状突起 (菊花、旋覆花、红花、金银花), 或有辐射状纹理(洋金花), 网状纹理(蒲黄)等。
西红花花粉
洋金花花粉
红花花粉
金银花花粉
7
4、雌蕊群: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分化 成绒毛状(如西红花),但也有不突起的(如洋金花)。 ❀子房壁的表皮层:常有毛茸或突起;有的含草酸钙细 柱晶(如旋覆花)。
5
3、雄蕊群 雄蕊分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1)花丝 构造比较简单,表皮细胞大多呈纵向延长的长 方形,有时有表皮毛茸。
(2)花药 花粉囊内壁细胞和花粉粒在生药鉴定上有重要 意义。
花粉囊内壁细胞:常不均匀增厚,呈网状、螺旋状、 环状或点状增厚,且多木化,数量不多,可作为鉴别 依据指示花的存在。
花粉粒:为花类生药的重要特征,注意其形状、大
头状花 序
19
[性状]
•外形: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黄红色或红色。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
20
[性状]
•雄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黄白色;
•柱头(雌蕊)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露出于花药筒外;
•质轻,柔润; 气微香,味微苦。
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
21
红花Flos Carthami
5、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 束及髓部是否明显。
8
第二节 常用花类生药
• 丁香 红花 西红花 金银花 • 槐花 洋金花 款冬花 菊花
9
丁香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 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主产于坦桑尼亚、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地。我国南海省、广东省 有引种栽培。
13
显微特征(粉末) ★
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 含黄色油状物,完整者椭圆形。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略呈三角形, 具3副合沟,赤道面观双凸镜形。 草酸钙簇晶众多,存在于较小的薄 壁细胞中。 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 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有不定式气孔, 副卫细胞6~7个。
丁香粉末图 1.油室 2.纤维 3.花粉粒 4.草酸钙簇晶 5.气孔
②以花序入药者除单朵花的观察外,需注意
花序类别、小花的形状及数目、总苞片数目、
形状等。菊科植物花序还需观察花序托的形 状,有无被毛等。
如果花序或花很小, 需先将干燥药材放入
③以花的某一部分入药者要分别述其药用部 水中浸泡后,解剖观
分的特征。如西红花(柱头),玉米须(柱头及 察,并借助于放大镜、
花柱),莲须(雄蕊),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解剖镜观察清楚。
母丁香含少量挥发油。 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17
红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 干燥管状花。
[采制]夏季花冠由黄变红时, 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采收时留下子房,使能继续生 长结果实(中药白平子),阴 干或晒干。 [产地]主产于新疆、河南、河 北、云南。
18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叶长椭圆形,叶互生, 无柄,基部抱茎,齿端有尖刺。上 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初 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
第十一章
花类生药
1
花类中药包括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
已开放(红花) 未开放(辛夷、丁香、槐米、金银花)
花的一部分
雄蕊(莲须) 花柱(玉米须) 柱头(西红花) 、旋复花) 未开放(款冬花)
2
一一、、性性状状鉴鉴别别
①以花朵入药者要注意观察花托、萼片、花 瓣、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 颜色、气味等。
下部花萼筒扁圆柱形,略显纵棱, 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突 起,刻划可显油痕。萼片4枚,三角 形,肥厚十字状分开。
香气浓郁,有麻舌感。
入水萼管垂直向下(未去油)。
12
显微特征(萼筒中部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 气孔少见。 皮层外侧有多数卵圆形油室 2~3列排成环状;内侧为一轮 双韧型维管束,其周围伴生少数 纤维;维管束环的内方为通气组 织; 中心轴柱薄壁组织外有15~ 25个小型维管束排列成不整齐 的环状。 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
14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丁香 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 β-丁香烯、乙酰丁香酚等。
【功效应用】温中降逆,补肾 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 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15 第八章 花类药材
•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 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 五灵脂。
4
二、显微鉴定
除膨大的花托、花梗做横切片外,一般只做表面制片、粉末 制片。 1、花萼:构造与叶相似。注意表皮的气孔及毛茸;叶肉组织多 呈海绵组织状。需注意有无分泌组织、草酸钙结晶以及它们的 类型和分布等,如洋金花中有草酸钙砂晶。 2、花冠:构造与叶相似,但变异较大。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无气孔; 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和少数气孔。 相当于叶肉的部位常为数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有细小 维管束,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如丁香的花冠有油室、红花有 管状分泌细胞。
正品
加料伪品
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 22
[显微特征] 红花粉末 橙黄色
•①
花粉粒
1.长管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纵向单列连接,含黄棕 色至红棕色分泌物。 2.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橄榄形,外壁有短刺或疣状雕 纹,3个萌发孔。 3.花柱碎片深黄色,表皮细胞呈圆锥形,先端尖。 4.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乳头样绒毛状。 5.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23
【采收加工】 8-9月花蕾 由绿转红时采摘,除去花 柄,晒干。
丁香香气浓郁,在古代它还被用来治“口 气”(口臭),因此,又名“古代口香糖”。 现代为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温里药,民间常用 做香料。
11 第八章 花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深棕 色。
上部花冠球形,花瓣4片,膜质, 淡棕色,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向 内弯曲于花蕾中,搓碎后可见众多 黄白色细粒状花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