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二审刑事判决书

第二节 二审刑事判决书


3、判决结果:
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二种情况: (1)全部改判的。可表述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年度)×刑初 字第×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姓 名)……(写明改判的内容)”。
(2)部分改判的。可表述为:
“一、维持××××人民法院(年度)×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即 …… (写明维持的具体内容); 二、撤销××××人民法院(年度)×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即… … (写明撤销的具体内容); 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姓 名)……(写明部分改判的内容)。”
2、理由: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二审刑事判决书的理由和写法应当是: 第一、对于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或者量 刑不当,上 诉或者抗诉有理的,应写明原判决的不当之处和进行 改判的理由。 第二、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上诉或者抗诉有理 的,应指出 原判决的错误之处,具体写明原判决认定的哪些事实 不清,哪些证据不充分,然后 写明改判的理由。
(二)正文
正文部分包括:事实、理由、判决结果三个部分。 1、事实:包括原判的基本情况和二审法院认定的事实。 (1)概述原判决的基本内容;写明抗诉、上诉的主要理由和 辩护人的辩护要点;人民检察院在二审中提出的意见。 (2)、二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在写作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案情 采取不同的写法: 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如果抗诉、上诉及二审人民法院对原判认定事实皆没有 异议的,对事实可以概括叙述。 第二、如果抗诉或者上诉对原判的事实部分肯定,部分否定, 二审人民法院应对肯定部分的事实采取概述的写作方法,而对否定 的事实详写,并要说明二审法院对有争议事实的明确态度和理由。 第三、如果抗诉或者上诉对原判事实全部否认,二审人民法院 要以自己调查证实的事实和证据来说明认定或者否定原判事实的理 由和根据。
(2)如果是检察院抗诉的,这部分表述为:“……, ××××人民检察院不 服,向本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出庭支持 公 诉。……。” (3)如果是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者近亲属提出上诉的, 可表述为:“……,经 被告人同意,上诉人×××(姓 名)不服原判,向本院提出上诉。……。”。
附录一、格式 (本样式是按公诉案件的被告人提出上诉设计的) ────────────────────────────── ××××人民法院 刑 事 判 决 书 (二审改判用) (××××)×刑终字第×号 原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写明姓名、姓别、出生年月日、 民族、籍贯、职 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 制措施情况等,现在何处)。 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 ××××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写明姓名和案由)一案, 于××××年× 月×日作出(××××)×刑初字第×号刑事判 决。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 (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检 察长(或员) ×××出庭支持公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 ×、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末 开庭的改为:“本院依 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 结”。)
第三、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均不当,抗诉或者上诉有理 的,应用二审查证的事实、证据和法理分析来说明改判的根据和 理由。
理由写完之后要引用法律条款来作为改判的法律依据,在引用的顺 序上要先引 用程序法,后引用实体法。理由部分自成一段,常 常作如下表述: “本院认为,……(概述具体意见与理由)。依照……(判决 所依据的法律条 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二、二审刑事判决书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一)首部 1、标题、文书编号:标题中人民法院要写全称; 文书名称里不得写审级。文 书编号中审判程序的代字 为“终”字,其他与一审刑事判决书相同。 2、公诉机关及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 第一种情况:原判为公诉案件的。 (1)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一项写“抗诉机 关××××人民检察院”; 第二项写“原审被告人” 项;第三项写“辩护人”项。 (2)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原公诉机关 ×××人民检察院”;第二 项写“上诉人”项,写作 时,要加括号注明上诉人为原审被告人。第三项写 “辩护 人”项。
(3)由非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如果是末成年的被告人 的法定代理人或者指定 代理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 “原公诉机关”项,第二项写“上诉人”项,并在后 面加括号注明与原审被告人的关系,第三项写“原审 被告人”项;如果是被告人的 辩护人或者近亲属经过 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原公诉机关”项, 第二 项写“上诉人”项,并加括号注明其与原审被告 人的关系,第三项写“原审被告人 ”项。 (4)既有人民检察院抗诉,又有被告人上诉的:第一 项写“抗诉机关”项; 第二项写“上诉人”项,并加 括号注明其为原审被告人;第三项写“辩护人”项。
第二节 二审刑事判决书
概念 法律依据 适用范围和作用 内容与写法
二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上 诉或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依照第二审程 序开庭审理后,对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 律效力的判决做出处理决定时所制作的司法 文书。
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 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 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 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 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 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 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应当改判 ;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 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 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首部
首部 3原公诉机关 上诉人 辩护人 4案由和案件来源
1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编号
正文
正文 1原判决内容 上诉、辩护主要意见 3判决理由和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二审提出的新意见
2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和 证据
4判决结果
尾部
尾部
1交代终审判决
3书记员署名
2审判人员落款 院印、制作时间、核对章
注意问题
二个强调:1强调针对性。(事实、理由) 2强调论证性。(判决理由部分) 写作二审刑事判决书事实时,要根据二审判决的性质和特点 来写,它不用全面地详细地叙述所有的案情事实,而是要 根据一审判决中的错误和上诉或者抗诉的意见和理由,有 所侧重地写事实和证据。所以写作时,要注意它的针对性 的特点,不要照搬一审刑事判决书事实部分的写法,而是 要抓住重点,作到详略得当。论证理由时要使用结论性的 语言,强调论证性特点。
2、理由: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二审刑事判决书的理由和写法应当 是: 第一、对于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或者 量刑不当,上诉或者抗诉有理的,应写明原判决的不当之处和进 行改判的理由。 第二、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上诉或者抗诉有 理的,应指出原判决的错误之处,具体写明原判决认定的哪些事 实不清,哪些证据不充分,然后写明改判的理由。 第三、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均不当,抗诉或者上诉有 理的,应用二审查证的事实、证据和法理分析来说明改判的根据 和理由。
3、案由及审判经过:
这一过渡段的内容主要包括:案件来源、一审判决结果、抗诉 机关名称或上诉 人姓名、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审判组织和审判 方式。这一部分可作程式化表述。 (1)如果是原审被告人 不服一审判决提出的上诉,可表述为:“××××人 民法院审理 被告人×××(姓名)××(案由)一案,于××××年××月 ××日 作出(××××年度)×刑初字第×号判决。认定××× (原审被告人姓名)犯× ×罪,判处××刑罚。被告人××× (姓名)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 庭,公开(或不公 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 ×(姓名)出庭支持公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姓名) 及其辩护人×× ×(姓名)、证人×××(姓名)等到庭参加诉 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末开庭的 改为: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 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三、制作二审刑事判决书时应注意的 问题
1、写作事实和理由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地重复一审 刑事判决书的内容,而是要注意结合实际来写,即针对一 审刑事判决存在的错误和抗诉人或者上诉人的理由来叙述 事实和说理论证。 2、写事实和理由不能面面具到,而是要有详有略,有 所侧重。 3、制作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时,对于全部改判 的,一定要先写撤销原判决的内容,再写改判的内容。对 于部分改判的,一定要先写明维持原判决的哪一项,然后 再写撤销原判决的哪一项,最后写改判的内容。
内容和写法
首部 正文 尾部
首部 尾部 1标题 3原公诉机关 上诉人 辩护人 4案由和案件来源 正文
1原判决内容 上诉、辩护主要意见 3判决理由和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二审提出的新意见
2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和 证据 4判决结果
1交代为终审判
3书记员署名
2编号
2审判人员落款 院印、制作时间、核对章
(三)尾部
1、在判决结果的左下方,另起一行写明:“本判决 为终审判决。” 如果是类推定罪判刑的,应在“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之 后,续写:“由本院依 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以后发 生法律效力。” 如果本判决书的制作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改判的结果 中有判处死刑的被告人 ,根据刑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的 规定,在判决书的末尾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即可。 如果本判决书的制作机关为高级人民法院,改判的结果 中有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的被告人,根据刑法第四十三条 第二款的规定,在判决书的末尾处写明:“本判决 为终 审判决。”即可。
第二种情况:原判为自诉案件的。
(1)原审自诉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上诉人” 项,并加括号注明其为原 审自诉人;第二项写“原审 被告人”项;第三项写“辩护人或委托代理人”项。 (2)原审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上诉人” 项,并加括号注明其为原 审被告人;第二项写“原审 自诉人”项;第三项写“辩护人或委托代理人”项。 (3)原审被告人和自诉人都提出上诉的:第一项 写“上诉人”项,并注明其 为原审自诉人;第二项写 “上诉人”项,并加括号注明其为原审被告人。 (4)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 “上诉人”项,并加括号注 明其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项写“被代理人”项;第三项写“原审被告人” 项 。 以上四种情况中,如果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 那么则不写此项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