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分斜拉桥最新发展(0505大跨桥梁参观会)

部分斜拉桥最新发展(0505大跨桥梁参观会)

1/2倍或斜拉桥的2倍。 (3)梁上无索区较之一般斜拉桥要长,还有较明显的塔旁无 索区段。
(4)边孔与主孔的跨度比值在0.5~0.6左右。 (5)部分斜拉桥的拉索多成扇形布置,拉索集中在塔顶通过。 在建成的部分斜拉桥中,索鞍鞍座普遍采用双套管结构。 (6)斜拉索在梁上宜布置在边跨中及1/3中跨处。没有斜拉桥的 特征构件-端锚索。
放射形布置
扇形布置
对称平行布置
单面索布置
双面索布置
索鞍布设形式(分离固定方式)
索鞍布设形式(贯通固定方式)
外钢管
环氧水泥浆 内钢管 钢铰线
双套管结构:外钢管埋设与混凝土塔内,内钢管 套在外钢管中,斜拉索穿过内钢管,并在两塔顶 侧出口,设置抗滑锚头。
索鞍应满足:1、斜拉索的可换性 2、斜拉索的抗滑移 3、鞍座的受力要求
跨径布置(m)
塔高(m)
22.0 13.0 16.25
索塔/拉索布置
独塔/扇形双索面 四塔/扇形单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独塔/扇形三索面
通车 时间
2002 2002 2003 在建 在建 在建 拟建 拟建
114.0+114.0 38.5+45.0+90.0+130.0+80.5 70+130+70 91.75+180+91.75 140+170(155+160) 88.501+122.34+81.220 75.9+157.0+75.9
60.8+105.0+60.8m,高跨 1/8.5, 塔高12.3m,桥宽15.8m
日本冲原桥(1997年)
65.4+180.0+76.4m,高跨 1/11.25, 塔高16m,桥宽12.8m
日本都田川桥(2001年) 133.0m+133.0m, 塔高20m , 高跨比1/11.9 , 桥宽19.9m
序号
桥名
跨径布置(m)
塔高(m)
索塔/拉索布置
通车 时间
在建 在建
6 7
山西离石高架桥 山西汾河桥
85.0+135.0+85.0 90+150+90
18 28
双塔/扇形单索面 双塔/扇形单索面
8 9
10 11 12 13 14
京杭运河宿迁南二环大桥 平顶山市开发路湛河一桥
宁夏银川市丽兴路一号矮 塔斜拉桥 广西柳州三门江大桥 台湾斗山二号高架桥 台湾河曲高架桥 台湾西埔里交流道连络道 南港溪桥
66+110+66 96+72
14
单塔双索面 单塔单索面
单塔双索面
在建 在建
在建 在建 在建 拟建 拟建
21 85+4×140+8585+4×140+85 75+5×140+75 80+140+80 18
双塔双索面
我国第一座铁路部分斜拉桥(2000年)
芜湖长江大桥(180+312+180m)
我国第一座公路部分斜拉桥(2001年)
75+5×140+75m
二、桥型特点 2.1 受力特性
梁桥
部分斜拉桥
斜拉桥
当结构在受外部竖向荷载时:
a) 1、连续梁:梁受弯、受剪
b) 2、部分斜拉桥:梁受压、受剪;斜拉索受拉 c) 3、斜拉桥:梁受压,斜拉索受拉
部分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过渡
形式,如果说连续梁是刚性桥梁,斜拉桥是柔性桥
11.8
16.5 15.0
独塔/扇形双索面
独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2000
2000 2000 2001 2001 2001 2001 2001 2001 2002
20.0 10.0 30.0 30.0 27.0 8.5
独塔/扇形三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四塔/扇形单索面 五塔/扇形单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日本蟹泽大桥(1998年)
82.0+247.0+82.0m, 高跨1/9.1, 塔高27m,桥宽11.6m
帕劳群岛Koror-Babeldaob新桥 (2001年)
菲律宾第二曼达-麦克坦大桥(1999年)
111.5+185.0+111.5m, 高跨1/10.2,塔高18.2m,桥宽21m
老挝巴色桥 (2000年)
51.4+58.4m,高跨1/10.6,
塔高9.9m,桥宽13.2m
日本新川高架桥(1999年) 日本屋代橋(1995年)
南桥64.2+105.0×2+64.2m, 高跨1/8.75,塔高12m,桥宽12.8m
北桥54.3+90.0+54.3m,高跨1/9, 塔高12m,桥宽12.8m
日本佐敷大桥(2000年)
2.3应用范围
适用跨径宜选择在100m~200m之间,如果采用组合梁或复
合梁,则跨径可达300m。采用多跨时较大的挠度问题。 日本的屋代南桥采用了3塔4跨,而日本Kiso(木曾川)桥和Ibi 桥则分别为4塔5跨和5塔6跨。
2.4 部分斜拉桥的名称 1、extradosed PC bidge “超预应力量混凝土桥” 2、部分斜拉桥 严国敏 3、依外形 矮塔斜拉桥、低塔斜拉桥、坦拉式预应力混 凝土连续箱桥《中国大桥》 4、脊背式桥梁 台湾
31 16.5 22.6
独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单索面
全长5.58km
拟建 拟建
43.0 + 75.0 +105.0 +126.0
36
巴西Rio Branco Third Bridge
54.0+90.0+54 .0
在建
序号
桥名
跨径布置(m)
塔高(m)
索塔/拉索布置
通车 时间 在建
37
韩国Pyung-Yeo 2 Gyo
6
7 8 9 10 11 12 13
日本西唐柜新桥
日本东唐柜新桥 瑞士森尼伯格桥 日本三谷川二桥 日本新川高架桥 日本士狩大桥 日本Matakima大桥 日本雪沢3号桥
74.1+140.0+69.1
66.1+120.0+72.1 140 57.9+92.9 51.4+58.4 94.0+3×140.0+94.0 109.3+89.3 70.3+71.0+34.4
序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桥名
日本指久保桥 日本新川大桥 韩国Keong-An Bridge 日本日见桥 日本粟东桥 日本新名西桥 美国new Pearl Harbor Memorial Bridge 美国Saint Croix River Bridge 孟加拉国Padma Bridge 法国Viaduc de la ravine des TroisBassins
(4) 主塔的设计
独塔
双塔
门形
A形
倒Y形
四.最新发展动向
4.1高塔型部分斜拉桥
110m 5.0m NWL65m 10m
90m
33m
PC箱桁桥
110m 4.0m 6.5m
90m 15m
33m
PC部分斜拉桥
110m 3.0m 5.5m
90m 26.4m
33m
高塔型部分斜拉桥
110m
90m
46.5m 2.0m NWL65m 2.0m 33m
70.0+102.0×9+123.0+143.0+91.5+34.5m,
主跨143m,高跨1/9.5,塔高15m,桥宽14.6m
瑞士太阳山桥(1998年),
总长528m,主跨长140m, 桥宽12.37m,最大塔高77m。
国外部分斜拉桥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桥名 日本小田原港桥 日本屋代南桥 日本屋代北桥 日本冲原桥 日本蟹泽大桥 跨径布置(m) 73.3+122.3+73.3 64.2+105.0+105.0+64.2 54.3+90.0+54.3 65.4+180+76.4 99.3+180.0+99.3 索塔高度(m) 10.7 12.0 10.0 16.0 22.1 索塔/拉索布置 双塔/扇形双索面 三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通车时间 1994 1995 1995 1997 1998
跨径布置(m) 60.8+105.0+60.8 84.2
塔高(m) 12.3 16.5
索塔/拉索布置
双塔/扇形双索面 独塔/扇形双索面
通车时间
2000 200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日本中池桥梁
日本摺上大坝附属1号桥 老挝巴色桥 日本长者桥 日本都田川桥 日本保津桥 日本木曾川桥 日本揖斐川桥 帕劳群岛Koror- Babeldaob新桥 日本深浦大桥
12.0
12.0
双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四塔/平形双索面
1998
1998 1998 1999 1999 2000 2000 2000
12.8 9.9 10.0 26.4 9.0
独塔/扇形单索面 独塔/扇形单索面 四塔/平形单索面 独塔/扇形双索面 双塔/扇形双索面
序号 14 15
桥名 日本佐敷大桥 日本摺上大坝附属1号桥
部分斜拉桥最新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陈宝春 教授
2005年5月
1、部分斜拉桥发展概况
2、桥型特点
3、结构设计要点
4、最新发展动向 5、展望
一、部分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1.1国外发展概况
1988年,法国人Mathivat提出这一新的桥梁结构形式。1994年 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部分斜拉桥—小田原港桥。 73.3m+122.3m+73.3m 塔高10.7m 高跨比1/11.4 桥宽13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