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安全规定(正式版)

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安全规定(正式版)

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安全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安全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选择钢丝绳时, 作为提升用的钢丝绳其抗拉强度不得小于155kg/m m2 。

2.提升钢丝绳应做定试验, 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
自悬挂时起一般每隔一年试验一次。

3.各种提升装置用的新钢丝绳, 悬挂时的安全系数,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专用升降人员的, 不得低于9 ;
(2)用于升降人员和物料的, 在升降人员时, 不得低于9 , 升降物料时, 不得低于7.5 ;
(3)专用于升降物料的, 不得低于6.5 。

4.在井筒内悬挂水泵、水管、风管、安全梯和电缆用的钢丝绳, 一般使用年限为2 年。

经试验合格者, 可继续使用, 但要加强维护和检查。

5.对提升钢丝绳, 要每天检查一次, 每周还要以0.3m/s 以下的速度进行一次详细检查,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此外, 每月要对平衡绳(尾绳)和罐道绳进行一次详细检查。

检查结果要进行记录。

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更换新绳:
(1)提升钢丝绳, 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5 %(如断丝在端部, 允许切去断丝部分继续使用);
(2)平衡钢丝绳, 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10 %;
(3)倾斜角在30°以下的斜井提升钢丝绳, 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10 %, 倾角在30°以上的提升钢丝绳, 按照竖井提升钢丝绳的要求执行;
(4)提升钢丝绳, 直径比开始使用时缩小10 %, 或捻距比开始使用时延长0.5 %, 或外层钢丝直径减小30 %时, 应更换新绳。

6.禁止提升装置使用带有断股、接头或其他易造成事故缺陷的钢丝绳。

7.钢丝绳受到卡罐或突然停罐等猛烈拉力时, 应立即停止运转, 进行检查。

如发现钢丝绳受到损伤, 或因剧烈拉动使钢丝绳延长0.5 %或直径缩小10 %时, 必须更换新绳。

8.平衡钢丝绳(尾绳)的长度, 应能满足罐笼过卷的需要。

平衡钢丝绳不得被水淹没, 也不许有托绳现象。

9.正在使用的钢丝绳, 每月至少涂油两次。

10.单绳提升, 钢丝绳与提升容器之间必须用桃形环连接。

钢丝绳穿过桃形孔用绳卡与主绳卡紧, 绳卡应不少于5 个, 其间距为200 ~300m m 。

然后再掐一个视察圈。

提升容器须用带拉杆的耳环和保险链、或其他类型的连接装置
及保险装置, 分别连接在桃形环口。

安装好的保险链, 不准有打结现象。

11.必须经常检查防坠器的全部连接部件, 并注油润滑。

每半年应对使用中的防坠器进行一次清洗和脱钩试验, 其下滑长度应不小于100 m m , 不大于300 m m 。

新安装的或大修后的防坠器, 必须进行试验, 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12.确凿井悬挂吊盘时, 吊盘至少要有4 点连接在钢丝绳上。

井筒深度超过100 m 时, 悬挂吊盘用的钢丝绳不得兼作导向绳使用。

13.斜井提升时, 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挂钩之间的连接, 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开的连接装置。

倾角超过12°的斜井提升, 要加装保险链或保险绳。

14.连接装置和其他有关部分的安全系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专门升降人员, 或升降物料和人员的升降装置的拉杆、保险链和其他类型的保险装置的安全系数不得低于13 ;
(2)用于专门升降物料的升降装置的拉杆、保险链和其他类型的保险装置的安全系数不得低于10 (升降物料和人员的, 不得低于13);
(3)矿车的连接钩环、连接杆的安全系数不得低于6 ;
(4)斜井提升的绳头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不得低于10 。

各种连接装置要定期检查, 发现不合格的要立即更换。

15.凿井用的钢丝绳和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 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悬挂吊盘、水泵、排水管用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6 ;
(2)悬挂风筒、压缩空气管、混凝土浇注管、电缆及拉紧装置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5 ;
(3)悬挂吊盘、水泵及其他设备的连接装置(钩、环、链、螺栓等)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0 ;
(4)吊桶提梁的安全系数不小于8 , 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