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1.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化用了《论语•微子》中“,两句。
3.颜渊赞誉孔夫子,说他的道理越仰望显得高远,越钻研越显得坚实的句子是:,。
4.孔夫子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用文献典籍使人知识广博,用礼来约束人的句子是:,,。
5.孔夫子告诉弟子,只要符合“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6.孔子评价自己时说,自己只不过是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罢了:,。
7.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的句子:,,是知也。
10.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
,。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1.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12.孔子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13.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认为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14.孔子说“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是别人通达:,。
15.“,。
,。
”这些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
16.孔子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必须有机结合的治学主张:,。
17. 《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18.《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19.《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做事尊重他人意愿而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是的句子是:,。
20.《论语》讲到志士仁人“,”,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1.《论语》中“,。
”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写上层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2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论语•里仁》)24.在跟人相处时,孔子警醒我们“,。
”(《论语•卫灵公》),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25.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两千年前孟子的一句话:“,。
”(《孟子•公孙丑下》)26.《论语》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句子是“,。
”27.孔子直接表达自己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句子:,。
28.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
29.表达读书人为什么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
30.君子不会贪生,而会牺牲生命的句子:,。
31.仁德的人、精明的人对待仁的态度不同的句子:,。
32.君子无论是急迫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做:,,。
33.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
34.古代学习的人与现在学习的人目的有何不同:,。
35.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
36.《孟子•离娄下》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
37.《孟子》中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句子:,。
38.《孟子》中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言论后世有深远影响。
39.《孟子》中认为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没有敌对国家就容易懈怠,长安于享乐的气氛,国家会从内部被腐蚀掏空,然后就容易灭亡的句子:,,。
40.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4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
4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3.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44.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48.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
《荀子·荣辱》中:“,;,。
”形象准确地说明了这种感觉意识。
49.《荀子》:“君者,民之源也,,。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施行仁政。
50.荀子说:“,。
”这句话表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参考答案】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4.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5. 当仁,不让于师6.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9.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彫)也1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27.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0.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3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3.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34.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6.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9.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0. 学不可以已4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4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5.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6.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7.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8.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49. 源清则水清,源浊则流浊50.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大纲要求的《论语》默写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品格,孔子在《论语》中就对一个人不讲信用发出了“_____,_____”的感慨。
9、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跟人相处的时候,孔子警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11、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许多人认为这是孔子在提倡“平均主义”,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说,不公正才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12、《论语·颜渊》中说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的语句是,。
1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4、陶渊明化用了《论语》中“ ,”表达了自己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还可以补回。
15、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16、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17、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18、《论语·子路》中说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的语句是19、《论语·学而》中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语句是20、《论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1、《论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22. 、《<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23.《论语·子罕》“,”,意思是说,天气寒冷,松柏晚于其他植物谢落,比喻人要坚韧不屈,不改初心。
24.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用“,”来概括君子与小人对待“义”与“利”的不同态度。
25. 《论语》“,”两句,指出人们要善于借助他人言行修养自身,反思自我。
26、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准则,他对“恕”的解读是“,”。
27、《论语·雍也》中的“,”两句说到“立人”与“达人”,意思是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
28、《论语》讲到志士仁人“,”,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9、《论语》中子夏谈到人生要多学习,多发问,多思考,从而达到“仁在其中矣”的句子是“,”。
这句话后来成为复旦大学的校训。
3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31、在《论语》中,有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孔子强调了功课要及时温习或实习,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32、《论语·学而》中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是有修养的君子的两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