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为什么要融资?
创业型企业是指处于创业阶段,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
存的创新开拓型企业,创业型企业应以奖励股权和购买股权相结
合为重点,建立创业型企业家激励制度,实现创业型企业家价值
的主要形式是以奖励股权和购买股权相结合,根据创业型企业家
过去为企业所做的实际贡献,将国有或集体资产增长净值的一部
分折合为相应股权拿出来奖励给他们,以此作为对其价值的承认
和贡献补偿。
创业型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精
神激励、政策激励和工作激励。
创业企业一开始必须想清楚三个问题:公司为什么融资,什么时候融资,以及该融多少资。
Hootsuite创始人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公司融资需要考量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且及时回馈早期投资人和早期员工,并确保
自己有一定的备用金。
你还记得 Color 这家初创公司吗?这款照片分享 APP,
曾经向市场许诺:用户借此能够跟附近的人一起查看和分享照片。
它在得到了 4100 万美金的融资之后正式发布。
不到两年的时候,因为缺乏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以及在中途战略重点上的偏移,
这款 APP 最终夭折。
这是有关一个太多钱涌入,太快崛起的初创
公司失败的典型案例。
但是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如今 Color 放到今天如此火热
的创业环境,最炙手可热的初创公司甚至自己都能够拿出巨额的
投资基金,它是否能够避免重蹈覆辙?让我拿我的公司发展历史
来说明问题吧。
我们在六年的时间里,公司员工人数从7个人增长到700人,一路走来也学到了很多融资领域的经验。
每一个初创公司的创业环境都不一样,这固然是不用说的事儿,但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初创公司应该遵循的原则,即什么时候融资,为什么融资,以及该融多少资。
这三点问题如果能够在创业者的心中有着明确的答案,那么创业路上会避开很多弯路和陷阱。
一开始就要精益创业
科技公司创业的最大一个好处就是它的创业成本相对较低,从想法迈向产品测试并不需要你花太过高昂的成本。
通常情况下,你并不需要为了让一个想法成型,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过多。
摆在你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能够尽快的让想法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哪怕它还不完美。
将这个产品拿出来,然后你去观察用户们的反映,根据意见来调整自己的开发方向。
当然,在上述的例子中,Color 肯定解决了市场的「痛点」。
当然这一点是最容易的,在一大堆董事会成员,投资人进场之前。
让我们拿 2008 年的经历做个例子吧。
我们非常低调的发布了 Hootsuite,它实际上是标准的「最小可行化产品」,一个非常简单基础的 APP,看上去就像是急匆匆拼凑而成,就为了实现通过一个平台来管理多个社交媒体账户的功能。
在发布的首周,数千人蜂拥而至前来注册,我们见此情景,决定专门委派一个工程师团队来开发新的工具。
我们在基于用户的反馈基础上进行调整,利用数据来评估到底哪些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也只有在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确实把握住了市场上的某个先机,这个时候我们才敢将眼光放向外界,去寻找新的投资资金。
到底该不该融资时得看当时当下的市场环境的
如果你真的确认自己的产品拥有着无穷的潜力,那么你
是否会为此而信心满满,迫不及待的走出门去寻找投资人?到底
是否应该这个时候寻找投资,你得看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周边条件
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在开发一个大家都不怎么知道的项目,你的身
边几乎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者,再加上(又或者)你的这
个创业想法并不需要很多的资本才能实现,那么你应该去尽可能
地利用自有资金来创业,将你的资产实现最大化,并且也能避免
外界的干扰。
这家招聘网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通过自
有资金不断运营好几年之后,最终以 10 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其
他公司。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公司致力于实现快速的增长,竞争
会威胁到你的地位,甚至会让你出局,而你也很急需要钱来尽可
能维持目前的局面,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向外界寻找投资资金。
这也是 Hootsuite 做出的选择。
曾经,我们在发布了 Hootsuite 这个产品之后,依靠自
有资金维持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但是市场上的竞争正在迅速加剧,而我们的动作又显得太慢了。
那个时候,很多致力于管理社交媒
体的软件都在冲击着市场。
面对这种情景,我们的当下之急就是
要尽快实现市场份额上的扩张。
于是在 2009 年,也就是在发布
产品的一年后,我们得到了190万 A 系列融资。
让所得投资中的每一分钱都能确保花在刀尖上
钱,当然能改变很多事情。
但是它并不能改变任何事。
在当时我们获得了首批融资之后,后续的投资陆续进场,正因为
有了这些钱,我们才能够聘请顶尖的工程师团队来为我们打造世
界级的产品,收购竞争对手,让执行层面的人才进入董事会,租
用办公环境来容纳不断壮大的员工队伍。
也正是得益于这些资金,我们才能够率先成为市场上首批胜出的赢家。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变的是在开销上面的原则。
我们决定让每一分钱都不浪费。
所以我们新的办公环境也不过如此,根本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
它是位于 Vancouver 的一个
仓库,里面全都是二手的家具。
我们并没有把钱花在各种庆祝融
资成功的派对上,我们的销售人员出差的时候都是秉持着节省的
原则。
那个时候鉴于传统的广告费用都不低,我们就不断的逼
着自己寻找其他方式来增加产品的曝光率。
其中最让我得意的一招,是在 2012 年的 SXSW 大会上,我们买了一辆二手的大巴,
然后将它打扮的像是我们的图标:一只猫头鹰!这样一来,这个
费用可比当时在会场办一次产品推介要低得多了。
但是在会后,
我们的产品在 USA Today 以及其他若干份报纸上都得到了介绍和
曝光!
在后期的数轮融资中将你的权益从台面上拿下来
在后期的融资中,也许确保产品的优势地位已经不是最
重要的事了。
这个时候,你应该重新评估事情的轻重缓急,你得
开始分心,考虑如何回报早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然后再打造出
一个能够持续运营下去的商业模式。
让我还是拿 Hootsuite 举例吧!
当 Hootsuite 在 2013 年破纪录地取得了 1 亿 6 千 5 百万的融资之后,其中一部分都去向了如今所谓的「二级市场交易」。
实际上,我们的投资人开始从创始人以及早期那些辛辛苦
苦为公司打拼的员工那里收购股票。
对于我们当时很多人来说,
这是第一次看到「流动性」的模样。
(流动性的还有个小名叫
「现金」)这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精神层面来说都让我们振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