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电化学技术
一、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解法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传统的电解反应器采用的是二维平板电极,这种反应器有效电极面积很小,传质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
而在工业生产中,要求有高的电极反应速度,所以客观上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电解反应器。
1969 年,Backnurst等提出流化床电极(Fluid Bed Electrode简称FBE) 的设计。
这种电极与平板电极不同,有一定的立体构型,比表面积是平板电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电解液在孔道内流动,电解反应器内的传质过程得到很大的改善。
1973年,M.Fleischm amm与F.Goodridge等研制成功了双极性固定床电极(Bipolar Packed Bed Electrode简称BPBE)。
内电极材料在高梯度电场的作用下复极化,形成双极粒子,分别在小颗粒两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每一个颗粒都相当于一个微电解池。
由于每个微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距离很小,迁移就容易实现。
同时,由于整个电解槽相当于无数个微电解池串联组成,因此效率大大提高。
第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