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文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高二文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高二(文)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60分)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联系是()A.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知识,具体科学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B.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各门具体科学C.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研究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客观物质世界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这种观点()A.强调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肯定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这句话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具有可知性 D.说明了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4、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这句话强调()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B.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2004年2月中旬召开的第三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实施“973”计划七年来,成就显著,事实证明,实施“973”计划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学前沿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据此回答5-6题:5.在组织实施“973”计划过程中,国家科技部坚持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哲学理论根据是()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C.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6.“973”计划实施7年来,国家投资25亿元,各项研究顺利进行,科研成果丰硕,前景辉煌。

这种对问题的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C.看问题应把握事物的本质与主流 D.事物之间无条件地联系着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以下各项能体现这二者关系的是()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②马与黑马的关系③办事情要学会“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④规律与符合规律的现象之间的关系⑤高二年某班与高二年段的关系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③④⑤8.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哲学上要求我们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比如,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那么,“到群众中去”体现了()A.个性到共性的过程B.共性到个性的过程C.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过程D.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是普遍性的表现9、前几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年末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②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人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I + we = full I.”(我 + 我们 = 完整的我)。

这句话包含的主要哲理是()A.人与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C.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D.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有意义11.2005年11月8日,中美正式签署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

《人民日报》在“中美纺织品贸易——双赢的博弈”一文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将愈益加深,贸易保护主义也会有新的表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打不成交。

经贸关系总在曲折中前行,只要立足互利双赢,即使遇到再多的摩擦,每一场谈判也都是一个上升螺旋的一环。

这一材料包含的哲理有()①联系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③矛盾的观点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慎独是国人所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意思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严格自律、谨慎不苟,而一个社会要保持公正和公平,又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制约机制,这就是监督,防人为恶的监督制度与倡人为善的道德感化相呼应,一硬一软,一反一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一材料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有()①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④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①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③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④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切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下列既体现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发展的观点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邯郸学步 D.唇亡齿寒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告诉我们( )A、原因和结果具有必然性B、凡是事物都有结果C、要善于根据原因预测结果D、一个结果有多个原因16.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

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

这一特点()A.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像 B.是源于客观实在的艺术抽象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高于现实的科学预测17.下列看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双方“统一”的是()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18.“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中关于非和平方式的规定,完全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决不针对台湾同胞。

这体现的哲理主要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9.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A.变化发展 B.前进性 C.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D.曲折性20.目前,我国青少年吸毒现象越来越显著。

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要想不陷入“毒坑”,最好不要尝试“第一次”,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办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B.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结果,防微杜渐C.要抓住机遇促成质的飞跃 D.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1、发展市场经济“商品要适销对路,生产要面向实际”这种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只有生产的商品适应消费者需要,使用价值才能顺利转让22.当下,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

这种现代经营理念()A.忽视了内因的作用 B.夸大了外因的作用C.承认了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否认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3.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节目主持人各自亮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联,与国人共度新春,如福建的对联是: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云南、海南的对联是: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攀天(海南)。

同是山谷地貌,但两地或群峰拔地,或五指攀天,这是因为()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是对立统一的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目前,全国网络教育方兴未艾,不少名牌高校都开设了网上的学位课程.据此回答24-25题:24.网络教学在高等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不能一概而论。

网络教学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缺乏一种人文的氛围,缺乏一种切实的与教学相关的实践。

由此可以看出()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C.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D.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25.虽然网络教育目前存在不少缺陷,但网络教育方兴未艾,其前景是激动人心的。

网络教学在很多方面因其独到的优越性将至少部分取代传统的口耳传授,依然是大势所趋。

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问题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

能否解决好科教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改善,全民素质提高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了()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C.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D.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适当安排27、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A、关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B、关于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的原理C、关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原理D、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原理28、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

从辩证法角度看,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B、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C、只有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D、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29、目前,有些地方似乎走进了这样的怪圈;为了生存而想方设法发展,但许多发展却反过来影响着生存本身;一部分地区发展了,另一部分地区却因这种发展而难以生存。

材料中的“怪圈”说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B、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相矛盾的关系C、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D、原因和结果是随时可以相互转化的30、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主要能源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与“油荒”,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

这一事实说明A、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C、人的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D、认识和利用自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31.简要阐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0分)32.前不久,华南地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油荒”警报,这次“油荒”让国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能源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为确保稳定的石油来源,国家积极落实同世界主要石油伙伴的长期合作关系,包括中东国家、非洲、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