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教案电和磁教案【篇一: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教案】祥芝镇201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教学设计执教老师紫湖小学蔡燕瑜指导教师紫湖小学蔡美霜、蔡燕瑜一、教材分析本课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科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
他发现了什么呢?书中没有说出来,这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自己来做实验发现。
第一部分:通电导线和指南针学生学过的磁铁的知识、简单电路的知识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开始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教科书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
第一步是正常的电路,实验现象不会很显著,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多探索一会儿。
第二步用的是短路大电流,现象非常明显,但只能在老师带领下做一两次。
这样安排注重的不是只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第一步探究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作比较,能初步意识到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把非正常短路电路作为特例处理也是恰当的。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教科书要求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最后归纳出只能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教科书插图呈现了做线圈的方法。
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用一节电池效果已经不错。
让学生在实验中试一试,会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本课电生磁的实验,先用小灯泡电路做,再用短路电路做,最后绕线圈做,三个实验形成了一个活动结构一一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研究过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铁的磁性能使放入磁场的磁针发生偏转;而且在四年级下册《电》主题单元的学习,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有一定的认识。
经过三年科学课的指导,学生都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经验。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展现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导线和小磁针的关系。
另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线圈与小磁针的关系。
两条主线并行,前一条主线为后一条主线打基础,有效降低了自主探究的难度。
同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六、教学器材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短导线3根、指南针、长导线七、教学流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片段提问:军队行军过程利用什么指引方向?(指明学生回答)用了指南车还是走错方向,为什么?总结:磁铁的磁性吸引指南针,使得指针偏转。
(板书:磁)[设计意图:上课之初,利用观看电视剧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上公开课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中。
接着有针对性的提问,将学生从视频引入新课的教学中,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基础,便于理清思路。
]关于磁,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课件出示奥斯特图像)在给他的学生做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时,偶然把通电的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课件出示导线在磁针上方),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奥斯特到底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大家先猜想一下。
(指名生回答)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一回奥斯特。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在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中,使小灯泡发亮的是一一(板书:电)电和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板书:和),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介绍实验方法:连接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电路,然后把指南针放到水平桌子上,等指针静止后,把闭合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多媒体展示)注意观察:接通电流前,小磁针有什么变化?接通电流后,小磁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小磁针又怎样了?如果导线方向与小磁针垂直,小磁针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讨论总结:接通电流前,小磁针没有偏转;接通电流后,小磁针有偏转;断开电流后,小磁针复位;导线与小磁针垂直,小磁针没有偏转。
[设计意图:通过重演”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现需要有心人,同时激发学生研究电磁现象的兴趣。
实验中我展示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的方法,还提示学生可以用导线不同的放法试一试,让他们通过探究发现更多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为后续课文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当年奥斯特也是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疑问,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你们知道吗?引导回顾课前导入视频,发现磁性使指南针偏转,进而得出磁针偏转应该是电流产生磁性的原因。
(板书:电流产生磁性。
)[设计意图:1.本课教学的设计尽量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演”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
这里学生发现现象后立刻会产生疑问,这是引导学生分析的最佳时机。
2.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本课的难点。
我这里把推理分析分成了两个层次:首先是磁性使小磁针偏转,然后分析没有磁铁,是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
]四、如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利用短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我们通过实验把孤立的电和磁联系起来了,有谁愿意上来展示操作过程呢?(指名生1上台在投影仪下做实验)生1发现没有小灯泡,短路情况下,试验小磁针的偏转偏转会不会不同?总结:短路电流使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更大。
电流增大,偏转角度变大。
[设计意图:用短路的方法加强电流,蕴涵了’电流越强,磁性越大的思想。
但短路不是加大电流的常用方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短路的危害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所以我这里采用讲解配合演示的方法,加大了指导力度。
](二)利用通电线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你还有其他办法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预设学生的想法:a.电池多用几节;b.加粗导线;c.去掉绝缘外皮; d.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等。
把多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指南针的方法,会不会磁针偏转更明显呢?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
质疑:a :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b.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学生实验,巡视指导)汇报总结:将导线绕成线圈,套住指南针竖着放,小磁针偏转的角度会更大。
[设计意图:利用线圈是另一种能让磁针发生较大幅度偏转的方法,但绕线圈是一个难点,因此作了充分的指导。
另外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学生会发现不同的放置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更加体现科学探究的开放性。
]五、课堂小结,延伸产生新的问题同学们,通过以上的探索发现,我们来回顾两个探究实验:实验一:电流产生磁性;电流越强,磁性越大实验二:线圈越多,磁性越大。
那么线圈的圈数多少、线圈的圈的大小会影响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吗?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也存在两极???总之,电和磁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奥妙,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会进一步探究。
作业:思考:电能产生磁,那么磁能不能产生电?八、教学反思本课的实验材料很多,例如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磁针等,如果哪一个小【篇二:《电和磁》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一一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探究使小磁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怎样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指南针,线圈教师准备:除了小组准备外还有条形磁铁,大的指南针,铁钉教学过程:课前复习:我们在四年级学过电路,一个基本电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你能不能组装一个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怎么组装?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使小灯泡亮起来?一、磁铁和铁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1.师:这是指南针,在手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办法使指南针动起来?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磁铁,我们来试一下。
磁铁为什么使指南针动起来?二、发现通电导线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1.师: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电只用于实验中。
2.(1)做这个实验除了需要同学们桌上的材料外,还需要一个指南针,把指南针放在桌子中间,让磁针停止摆动。
(2)接下来我们来组装一个能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然后双手把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要求与磁针方向平行。
(3 )观察接通电流前,磁针有没有什么变化?接通电流时,磁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么样了?3.出示提示:(ppt4 ) 4 .师:请材料员上来拿材料,请同学们开始实验。
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指南针)5 .师: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1.师:细心的奥斯特在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后喜出望外,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小,而且不是很有规则,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是奥斯特的脑中却产生了一个问题。
2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一下。
3.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引导: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②那么刚才电流有没有直接接触到小磁针呢?电流周围可能产生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经过科学家的反复研究后,确定了电流周围产生了磁性,使小磁针发生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