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丝正毛负)
2.元电荷:e=1.6×10-19C
3.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电荷的变化是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接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③感应起电(切割磁感线或磁通量发生变化)④光电效应
4、电荷守恒定律
二、库仑定律1.k=9.0×109N·m2/C2
2.适用条件: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相似于力学中的质点。
三个自由点电荷平衡问题
①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②中间电荷靠近另两个中电量较小的
③关系式为
3
1
3
2
2
1
q
q
q
q
q
q=
+
三、电场:
1.电场是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传递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物质。
电荷间的作用总是通过电场进行的。
只要电荷存在它周围就存在电场,电场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力和能的特性。
四、电场强度(矢量)
1.求E的规律及方法
①E =
q
F
(定义、普遍适用) 单位是:N/C 或V/m ; ②2r
Q
k E = (导出式,真空中的点电荷,其中Q 是产生该电场的电荷)
③d
U
E =
(导出式,仅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 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2.方向:场强的方向与该处等势面的方向垂直。
五、电场线: 定义:在电场中为了形象的描绘电场而人为想象出或假想的曲线(描述E 的强弱和方向)。
电场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①疏密表示表示该处场强的大小。
电场线越密,则电场强度越大。
②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但场强不一定减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
③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电场线由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
④电场线不是电荷运动的轨迹.也不能确定电荷的速度方向。
六、电势差U
意义:反映电场本身性质,取决于电场两点,与移动的电荷无关,与零电势
的选取无关。
七、电势ϕ 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
必须先选一个零势点,(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点而言,常选无穷远或大地作为零电势。
1.定义:某点相对零电势的电势差叫做该点的电势,是标量.
2.特点:① 标量:有正负,无方向,只表示相对零势点比较的结果。
②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由电场本身因素决定,与零势点的选取有关。
八、电势能E P
1.概念:由电荷及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荷的电势能。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与零参考点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地面或∞远为电势能零点) 九、等势面
①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路径不一定沿等势面运动,但起点、终点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十、电场中的导体
1.静电感应: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E外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定向移动,使得导体两端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
2.静电平衡状态:发生静电感应后的导体,两端面出现等量感应电荷,感应电荷产生一个附加电场E附,当E附增到与原电场等大时,合场强为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停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注意:这没有定向移动而不是说导体内部的电荷不动,内部的电子仍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特点:
①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在导体内部中断。
②净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制避雷针)
4.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导体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导体内部区域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十一、电容、电容器、静电的防止和应用
1.电容:容纳电荷本领,是电容器的基本性质。
2.特点:①电容是定值,跟电容器所带电量及板间电势差无关
②单位:法库/伏法拉F,μF,pF, 进制为106
③电容器所带电量是指一板上的电量
④平行板电容器C=
d
k
S
π
ε
4
,S为板间正对面积
⑤电容器两极板接入电路中,它两端的电压等于这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当电
容变化时,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电容器所带电量不变。
3.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分析
①始终与电源相连U 不变: E=U/d ; 仅变s 时,E 不变
②充电后断电源q 不变: E=
s
kq
4d q/c επ=不变;仅变d 时,E 不变 E 取决于面电荷密度q/s ,可以解释尖端放电现象
十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不论带电粒子的m 、q 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所以两粒子的偏转角和侧移都与m 与q(比荷)无关。
第二章 恒定电流
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
1.电流 ①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②I=Q/t ;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 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N 个电子,则I =Nes v
2.电阻定律: R=S
L
ρ
(决定式) 3.电阻率: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
影响。
①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 2的柱形导体
的电阻。
②有些材料ρ随T ↑而↑(铂用来做温度计);有些材料ρ随T 而↓(半导体);有些材料ρ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康铜、锰铜)。
4.半导体特性:光敏特性、热敏特性
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率突然降到几乎为零的
现象。
二、欧姆定律
特别注意:在并联电路中①增加支路条数,总电阻变小 ②增加任一支路电阻,总电阻增大
三、电源 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
()r
R
r R E Rr r R R E R r R E R I IU r I IE P P P 44)()(
22
2222
2+-=+-=+===-=-=内总出
当R =r 时, 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 r
E P 42max =
输出功率随外电阻R变化的图线
四、动态电路
1.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程序法: 局部变化⇒R 总
⇒I
总
⇒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
变化部分
直观法: 即直接应用“部分电路中R 、I 、U 的关系”中的两个结论。
①任一个R 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 R 增加
②任一个R 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 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 串减
小(称串反并同法)
总结规律如下:
①总电路上R 增大时总电流I 减小,路端电压U 增大;
②变化电阻本身和总电路变化规律相同;
③和变化电阻有串联关系)的看电流(即总电流减小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
减小);
④和变化电阻有并联关系的看电压(即路端电压增大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
都增大)。
2.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能的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路里有充放电电流,一旦电路达到稳定状态,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的元件,在电容器处电路看作是断路。
①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所以在此支路中的电阻上无电压升降,因此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就等于该支路两端的电压
②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并联的电路放电.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所以要根据正极板电荷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方向。
第三章磁场
一、磁场1.磁感线
①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的曲线。
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也就是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②磁感线是封闭曲线(和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同)。
③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对直导线,四指指磁感线方向;对环行电流,大拇指指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对长直螺线管大拇指指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
2.磁通量
B与S的乘积为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
Φ是标量,但是有方向。
单位为韦伯,符号为W b。
1W b=1T∙m2=1V∙s=1kg∙m2/(A∙s2)。
二、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安培力方向的判定
①用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
②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只适用于磁铁之间或磁体位于螺线管外部时)。
③用“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相斥”(反映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
三、洛伦兹力
1.洛伦兹力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叫洛伦兹力,它是安培力的微观表现。
计算公式的推导:如图所示,整个导线受到的磁场力(安培力)为F安=BIL;其中I=nesv;设导线中共有N个自由电子N=nsL;每个电子受的磁场力为F,则F安=NF。
由以上四式可得F=qvB。
2.洛伦兹力方向的判定
在用左手定则时,四指必须指电流方向(不是速度方向),即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对负电荷,四指应指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的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