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侵权责任的承担
¯ (一)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 1、侵权损害赔偿以全面赔偿为原则 ¯ 2、侵权损害赔偿以统一赔偿为原则 ¯ 第十七条 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
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二)确定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 1、预防损害的发生 ¯ 2、考虑加害人的过错程度 ¯ 以上为主观因素、比重较小 ¯ 3、过错相抵(混合过错) ¯4、损益相抵 5、人道主义
第四十三章 侵权责任的承担
¯第四条 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 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 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醉驾因赔偿额不同而带来的不同判决结果
¯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 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 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节 侵权责任的方式及其适用
停 排 消 返 恢 赔 消恢 赔 止 除 除 还 复 偿 除复 礼 侵 妨 危 财 原 损 影名 道 害 碍 险 产 状 失 响誉 歉
外来原因
正当理由 依法执行公务 受害人同意
甲坐公交车遭乙刺伤案
不可抗力 意外事件 受害人过错 第三人过错
甲坐公交车遭遇车祸案
第六节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 一、责任竞合概述 ¯ (一)规范竞合问题 ¯ (二)民事责任竞合 ¯ 是指同一违法行为虽然符合多种民事责
任的构成要件,可以成立几种民事责任, 但受害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而请求。
¯ 2、没有上列人员的,可以由其他 近亲属作为原告
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不予受理或者不 予支持的情况
¯ 1、主体限制: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受理;
¯ 2、诉讼限制:当事人在侵权诉讼后单 独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不予受理;
¯ 3、后果限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 般不予受理;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 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 4、亲权受损害 ¯ 5、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物品,因侵
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的。 ¯ 主体限制:所有权人
(二)侵犯死者导致死者近亲属精神 损害的情况
¯ 1、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 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 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差异
构成要件
举证责任
赔偿范围
• 责任方式
• 诉讼时效
免责条款的效力
违约 责 任 与 侵 权 责 任 竞 合 的 处 理
三种基本理论: 1、法条竞合说 2、请求权竞合说 3、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三种法的模式 1、禁止竞合模式—法国民法为代表 2、允许竞合模式---德国民法为代表 3、有限制的选择诉讼模式---英国法为代表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
一、概念: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 然人在人身权或某些财产权受到不 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财产利 益受到损害并遭受精神痛苦时,受 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 权律依据
¯ (一)《民法通则》第119、 120条 (实务解释)
¯ (二)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 (三)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8条 ¯ (四)《侵权责任法》第22条: 侵害他
¯ 1、(一); ¯ 2、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普
通);
¯ 3、被扶(赡、抚)养人的生活费; ¯ 3、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
要的康复费、护理费;
¯ 4、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死亡的
¯ 1、受害人没有立即死亡的,(一); ¯ 2、丧葬费;死亡补偿费; ¯ 3、被扶(赡、抚)养人生活费; ¯ 4、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
费、住宿费和误工费等其他合理费用。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与《人身损害赔 偿解释》的法律冲突
¯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规定,精神损 害抚慰金包括下列方式:1、致人残疾的, 为残疾赔偿金;2、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 偿金;3、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将残疾赔偿金和死 亡赔偿金定位为物质损害赔偿金,而受损 害人还可以根据解释第18条的规定要求精 神损害赔偿;
第三节 财产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
¯ 一、财产损害赔偿 ¯ 财产损害赔偿,应是受害人遭受的全
部损失的赔偿。包括: ¯ 直接损失(现有财产的减少) ¯ 间接损失(可获利益的丧失) ¯ 注意:损失必须是侵权行为能够必然
引起的结果
甲散播谣言说乙中奖引发的索赔案
二、人身损害赔偿
¯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 致残或死亡
我国法的选择 《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致残的 ¯ (三)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死亡的
¯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与《人身损害 赔偿解释》的法律冲突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致残 或者死亡的赔偿范围
¯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 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 养费。
¯以上全部以必要为基础
(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致残的赔偿 范围
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 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与条件
¯ 精神损害赔偿所依据的人格权基础 ¯ 侵犯死者导致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的情况 ¯ 侵害他人生命权或者自然人死亡后近亲属
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时的范围及顺序 ¯ 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支持
的情况
(一)所依据的人格权基础
第二节 侵权损害赔偿
一、概念
是指支付一 定的金钱或 者实物赔偿 侵权行为所 造成损失的 责任方式。
(一)适用最广泛的侵权责任 承担方式;
(二)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构成一项法律制度;
(三)既可以是金钱赔偿也可 以是实物赔偿;
(四)基础是造成损害的侵权 行为;
二、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与确定赔 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 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 害死者隐私;
¯ 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 侵害遗体、遗骨。
(三) 侵害他人生命权或者自然人死亡后 近亲属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时的范围及顺序
¯ 1、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为损 害赔偿诉讼的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