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特色解析
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特色解析
范读和跟读的关键是要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倾听与模仿,学生倾听的清晰度与完整度,直接影响认读的 质量。在学生集体跟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倾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纠正读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追求一天学会,但要持续跟踪,落实个别化听读。在学习过程中,可多开展同桌之间的相互听读,纠正 各自读音。相互听读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别人发音的优势,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相互帮助,相互纠 偏。还可以借助微课、录音进行听读,学习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地朗读生字,从读准字音到读得掷地有声。
三
“提前识字”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整体识记,在语境中学习巩固 借助生活场景、生活经验进行反复认读,使识字向学生生活延伸。
提供直观图片,复现生活图景,在唤醒体验中整体识记。如第一课“天”字学习时, 让学生看图片中的天气变化,读读词语“晴天、阴天、雨天”;教学合体字“地”时,出示 图片,认认“草地”,找找“沙地”,看看“田地”,辨辨“山地”,通过各种语境,引导 学生看图认读“地”,从而实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目标。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自主独立。
复习汉字,感知语音。
识字与拼音的结合:看拼音写字,看拼音读 生字。
易混字音的分辨。
提供语境,读准字音的同时巩固识字。
字母表的新功能。
准确把握 目标要求
强化运用, 突破难点 在具体语 境中学
体现弹性
在活动和游戏中学
在生活中学
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
高年级 二至中年级 一年级 逐渐满足信息社 会对拼音程度的 要求。
04 重视“部编本”所体现的某些教学理念改革方向
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是大家关心的,但更要关注这些 “不同”、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和文本,是满足 教学需要的,也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02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
若干板块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为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
写字,三是汉语拼音。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 组织单元,但又不像 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 (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 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 个 “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 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
主要特点
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
保护天性 幼小衔接
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
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引导发现 倡导自主
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教材概览
一年级上册
我上学了 集中识字 汉语拼音 课文 4个单元 14课
2个单元
10课
2个单元
13课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我上学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的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 是相对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个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 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 记前人的功劳。 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 教材看做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和蓝图。
温儒敏: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 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一
教材编排顺序的改变
教材安排了充满童趣的三字文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识字、对对子识字
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蒙以养正”的教学理念。(三百千)
比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韵味。
二
“提前识字”的编写内涵
(三)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如开篇第一课六个大字“天、地、人、 你、我、他”,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书法元素。 又如课文插图采用窗花、水墨画、国画、京 剧脸谱等形式,较好地将中华古典文化的意 境和韵味融入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傅抱石《一望大江开》
二
“提前识字”的编写内涵
(二)优先编排高频字,做好提前阅读铺垫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
要求认识300个字,书写 100 个字。其中 要认的 300 个生字,源于北京师范大学
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生活、
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 300 个字安排在语 文教材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三
“提前识字”的教学策略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 要求,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识字
方法,重视在语境中识字,在运用中识字,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一)凸显听读学习,在跟读中纠正“乡音”
范读、听读(跟读)、纠读
我是 中国人
我是 小学生 我爱 学语文
语文园地
识字 加油站
字词句 运用
我的 发现
日积 月累
和大人 一起读
TEX 展示台 T TEXT 书写 1 TEX 提示 T
识字 加油 站
字词句 运用
我的 发现
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 效率
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呈现
我的 发现
鼓励“发现”意识,让主动学习成 为习惯
三
“提前识字”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整体识记,在语境中学习巩固 如在学习“你、我、他”时,将认识新朋友与识记“你、我、他”相结 借助生活情景,开展口语游戏,在反复运用中整体识记。 合。 第一步,师生谈话交流,再现交友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你叫什么名
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我
解读教材理念
创新课堂教学
淮安市新安小学 刘兰兰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
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从起始
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
编本”语文教材。
01
为什么要编一本“部编本”教材
01 为什么要编一本“部编本”教材
一个国家实施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教材,反映并决定了这
02 这套教材的编写资源是空前雄厚的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学者、作家、教 研员、老师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民社中语室和小语 室在其中起到组织和编写的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 家有上百人。教材还先后经过几十多轮评审,几百位特 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在字形方面,先安排独体字,再安
排合体字,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认识的 40 个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常用独体字,会 写17字和10个笔画。
二
“提前识字”的编写内涵
(二)优先编排高频字,做好提前阅读铺垫 在字义方面,选择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
最易理解的汉字,如“口、耳、目、手、足”
等字,结构简单,在童书中使用频率高,而 且易与其他汉字组合,构字能力强;再如 “你、我、他、坐、站”等合体字,都是儿 童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学生交往、学习、 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儿童阅读的故事中出现 的高频字。通过对此类字的学习,可以帮助 学生学习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例如 “喝、吃、叫、唱”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 习、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个国家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
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 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国家教材委员会、江苏省原副省长 王湛
01 为什么要编一本“部编本”教材
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从治国理政
——国家教材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
01 为什么要编一本“部编本”教材
部编教材的重大意义
1.这是把握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的战略选择。
2.这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 3.这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01 为什么要编一本“部编本”教材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公民。 ——教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 ——一代一代往下传递的内容。必须要有国家意识,要 有值得学生们相信和实践指导的智慧与价值观。 ——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在国家教材得到真正的 体现。
音节
词语
由学生可以拼读的音节组成的 常用词语。 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 关系。
在词语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 步体现拼音学习的价值。
词语
儿歌
复现音节,巩固拼音。
增加趣味性。
儿歌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拼音书写
形近字母,放在音节词中辨析。
在有趣的活动中复习音节。
复习拼音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促进学生思 维发展。
幼小衔接
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
亲子阅读
和大人 一起读
分享阅读
无压力阅读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
定位
学习普通 话的工具
识字的工具
编排原则
综合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便捷高效原则
汉语拼音
字母
情境图
音节
词语
儿歌
识字
拼音书写
音节
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 系学生的口语实际。 精选高频常用音节,提高 学习效率。 优选呈现方式,注重拼读结 果。
二
“提前识字”的编写内涵
遵从母语学习的要求,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相对简单、儿童熟识
度的识字内容,凸显语文学习向儿童生活延伸的理念;编排了高频常用字,为学生提早阅读做 铺垫;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幼小衔接,开启语文学习之门 一方面,体现了对儿童学习规律的尊重。 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 再则,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学生逐渐适应了小学课堂学习的方式,具有了一定 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接下来相对枯燥的拼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