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合起来 ,形成一套独特的作文教学体系。
(三 )从教 材 中挖掘 、探 索 、体 验 写作 的有效 方 式
(一 )为学生创设出“以读促 写 。读写结合”的情
教材中蕴涵有丰富的内容 ,而且根据新课标所

编排的教材选取 了大量的优秀内容供学生们学 习、
首先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根 体会。从教材中,学生能够对写作的系列知识进行积
是 ,能 够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 ,这对他们 的 多具有创造性 的文章。如果只是一味纠缠 于“别人
写作相 当重要。
如 何写 我就 该如何 写”,这种仿 写态度 是不 可取
(四 )拓展 教材 ,在 阅读 中提 高 作文水 平
的 。
在语文课本中安排有专门的写作单元 ,并且有
(三 )注重 内容 的选 取
都的秋》之后 ,可以让学生进行借鉴仿 写。由于让 积极 向 上 。
学生整篇仿写存在 一定的困难 ,可 以让 学生们 分
四 、结语
为小组 ,进行分段仿 写 ,让学生从生活 中找那些相
实现 阅读 与 写作 的互动 能让 阅读 与写 作都 变得
近 的 东 西进 行 描 写 。
鲜活 ,让学生的阅读学 习与写作学习都变得更加轻
三 、读 写互 动需要 注 意 的问题
松愉快 ,而且对于拓展教材 的利用空间也有着十分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并不是简单地相互渗透 , 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材的利用率 ,从
而是在互动中要区别各自的侧重点 ,因此有很多问 而造就高效的课堂教学 ,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面对
题都 需要 注意 。
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 的实际认知情况 ,为学生 累。通过新课改 ,教材具有更强的权威性与实用性 ,
构建一个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 的平台,从而激发学 其中不仅仅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教材 中的名篇 ,同时
生的思维和表达欲望 ,让学生可以各抒 己见 ,让语文 还增加了很多具有时代感的文章 。通过对这 些优秀
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必须正确理解 阅读与写作 的内 往往都形成了 自己所独有 的习惯 ,其中有好 的,也
I2OI教学
有坏 的。因此 ,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也各不相 同,所以 相》之中所蕴涵的那份对诸葛亮 的景仰之情等 ,这
在教学的过程 中想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互动 ,将会 些都需要学生投入感情才能够 有真正的理解 ,而不
(二 )阅读与 写作 相互促 进
合 ,为学生的学 习与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是高
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阅读能够获得
中语文教学却是多以高考 为目的的教学 ,其中多是 许 多东西 ,例如最基本的是字 、词 ,然后就是思维与
将 语文教学分成三块 的独立教学 (语知教 学、阅读 表达 的方法 ,甚至是各种做人的道理等 。写作则是
很多可供学生参考 的综合性学 习内容 。这说 明教
实现互动时 ,阅读教学需要担 当起 阅读教学与
材 的编制者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已经加以重 作 文教 学的任 务 ,但 是却不 能够 让作 文教 学 占据 过
视 ,我们要好好利用教材的特 点去训练学生的写 多的比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所选的内容都有一定
高考 时更 有 自信 。
(一 )注意 区分 教学 的 主体 与 学 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
开展教学 的主体 是教师 ,只有教师有意识地 [1]魏萌.浅谈 阅读与作 文教 学的双 向互动 [J].课程教 材教 学
开展阅读与教学的互动 ,师生才能够在课堂上实现 研 究(教 育研 究版 ),2010,(03).
够在读写教学 中使学 生的思路 完全跟随教师 的脚 批判了封建 思想 习俗的不合理 。在 《五猖会》中,鲁
步 。
迅先生通过 前后心境 的对 比 ,表达 了对封建社会
(二 )在 写 作教 学 中指导 学 生的 阅读 状态
的反感和批判 。这能够让学生去进行更多的思考。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 ,应该对学生的阅读状态进 又如 《碗 花糕 》中 ,作者通 过回忆一 件件 的小事来
更加困难 ,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会更高。
是只停留在表面的所谓理解 。要让学生形成 “虔诚
二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实现读写互动
优雅地阅读 、有借鉴有创新地阅读 ”的状态 ,这种阅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就需要注重教学过程 读状态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学生之间 的经验
中的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关联 ,并要将读书与写作结 交流 。
在高考 中是考查的重点 ,同时也是语文学 习者所 必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 ,将从 书籍 、字词中所 获取
备的基本素养 。而作为语文教师 ,处理好阅读 与写 的各种信息录入到 自己的内心 中去 ,而通过写作 ,
作的关系也应是必备的素质 。其实 ,这两者在本质 学生 则能够将 内心所想与从外界获取的信息表现
然是将两者分开教学 ,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
力 ,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随着课改的深入 ,
一 、 阅读与 写作 紧密相 连
在高 中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 开始受 到更多的关
【一 )阅读 与 写作是 语文教 学 的重 要支柱
注 ,阅读教学的比重也变得较高。提高阅读教学 的
阅读与作文是语文学科的两个支架式 的部分 , 效率 ,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考 “为什么很多人都是毫无感觉 ,但是诗人却 又能
在 写作 的过程 中往往会涉及到一 些 “写作借
够联想到如此之多? ”又如 《心术》中提到“凡 兵上 鉴”,但是这 种借 鉴并不等 同于“写作模仿 ”。这两
义 ,不义 ,虽利勿动 ”,此 时可以让学 生们 思考 “纵 者的主要 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创造性 ,有创造性 才
2012年 2月 第 670卷 第 2期
语文教学通讯
Bu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eb.,2012 Vo1.670 No.2
◆教 学探索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郑建 华
(广州市第五中学,广东广州 510250)
摘 要 :在 高考语 文中,阅读与写作都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十分重要 。在教学 过程 中“以读促写,读 写结合”能够更好地提 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学生参咖 高考打 下良好的基础 。
语言说出自己心 目中的荷塘月色以及荷 花的相关内
利 用教材能够帮助学 生形成 一种正确 的世界
容 ,学生们说了很多 ,课堂气氛极其热闹 ,在这种良 观 ,并能够进一步地沉淀审美体验 。例如学 习《中
好的氛 围下 ,再带领学生进入到对《荷塘 月色》的学 国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五猖会》。《五猖会 》中追忆
富 的情感 ,学生如果不能投入 自己的感情 ,那 么很 枝赋并序》中并不是简单地对荔枝进行赞叹 ,张九
难体会到作者于作品中所寄托 的情感 ,也就很难 有 龄还将 怀才不遇 的人才比作荔枝 。
所积累 。例如 《道 士塔》中所体现 出来的“恨 ”,《蜀
对课文进 砰价 ,让学生打开 自己的思维。打开
关键 词 :高中语文 阅读 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097(2012)02—0020—03 作者简介 :郑建华 (1977一 ),女 ,广东茂名 人 ,本科学历 ,中学 语文一级教 师 ,现 任教于 广州市 第五中 学 。研究方向 :语文阅读 与写作 。
原 因是什么 ,王道士所踏出的那一步带来了什么 要 有创造性会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我们 必须 要善
样 的后果”等 。通 过这 一类的拓展训练 ,不仅 仅能 于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的闪光点 ,发现之后及 时表
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 入的理解 ,更重要 的 扬 ,通过鼓励来让他们 的思维 飞得 更远 ,仿 写出更
观整个世界史 ,特别是 中国近现代史 ,是否真 的就 是“借鉴”,没有创造性就 只是纯粹的模仿 。要让 阅
是 ‘凡兵上义 ,不义 ,虽利勿动 ’呢?”在《道士塔 》一 读 与 写 作 互 动 ,就 必须 要 提 倡 “写 作 借 鉴 ”,而 不 是
文 的教 学中则可 以让 学生们去 思考 “作者 限’的 单纯的“写作模仿 ”。虽然对于高 中生来说 ,仿写时
教学、作文教 学)。在课改 之后 ,语文知识教学被 弱 通过对语 言文字的运用进行表达 。在进行写作时 ,
化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被强化 ,也更加重视 阅读 学生能够获得更加深层的体会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
教学与作文教学 。但是在教学 的过中,很 多教9币仍 基础 ,而通过写作学生则能够体现出他们 的阅读能
教学 l21l
思维能够让思维更加放得开 ,受到的束缚更小 ,这对 须坚持写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阅读与作文的互动
学生 的成长以及写作都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 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并积累实践 。
如在 《致橡树》的教学 中 ,教师 应该 引导学 生去思
(二 )注意 区分 借 鉴与 单纯 模仿
作 。例如通过 “借鉴式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的特点,因为这些内容会或多或少地对学生们产生
解决 “假如让我写 ,该 怎么写”的基本 问题 ,让学生 影响 ,但是阅读教学的影响并不是唯一的影响 ,例如
更好地表达 自己的见解与情感。例如在学习了《故 向学生推荐的仿写材料以及阅读材料都应该尽可能
行指导 。通过指导让学生知道会阅读不代表会写 ,但 体现 “嫂 嫂 ”的性 格 ,如在 除夕夜将 包有铜 钱 的饺
是一个会写的人却必须成为一个会读的人 。
子放在 “我 ”的碗中 ,这件 事体现 出了她 的善良 、大
在进行 写作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 ,帮 方与有爱心 ,而通过把 “我 ”抱到她屋里 睡觉 、缝 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