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天煤制天然气项目全厂工艺及供热外管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山东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10日目录一、编制说明 0二、工程概况 0三、编制依据 0四、施工准备 (2)五、施工流程图 (2)六、施工工序 (3)七、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要求 (3)7.1材料检验 (2)7.2 焊接 (5)7.3.管廊钢结构安装 (7)7.4钢结构施工重点、难点及采取的措施: (10)八、质量检查 (11)8.1工程质量目标 (11)8.2 工程质量保证的原则 (11)8.3施工前的质量预控及材料验收: (13)8.4质量控制措施: (13)九、施工安全措施 (14)9.1 HSE管理目标: (14)9.2 HSE组织网络 (14)9.3 安全管理细则 (16)十、工程验收 (20)十一、施工进度计划 (20)十二、施工机具 (20)12.1施工机具明细表 (21)十三、施工人员 (22)一、编制说明本方案为伊犁新天煤制天然气项目全厂工艺及供热外管钢结构工程施工而编制。
为了较好地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作为指导性文件。
施工中除应符合本方案的同时,还应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应的国家标准。
二、工程概况2.1本工程为伊犁新天煤制天然气项目全厂工艺及供热外管钢结构安装。
2.2工程说明序号工程特点特点叙述1 工程地点新疆伊宁市巴颜岱镇2 结构形式钢结构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4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6 施工图设计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7 钢结构工程量约3320T8 层数二层,局部4层9 管廊延长米4085.65米2.3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工程施工范围包括:钢结构按半成品散件到货。
2.4管廊横向为X轴和竖向为Y轴X轴X5/1-32轴、 X6/1-27轴、 X7/1-31轴、 X8/1-15轴、 X9/1-82轴、 X11/1-21轴、X12/1-28轴、 X13/1-22轴、 X14/1-16轴、 X15/1-8轴、 X16/1-8轴。
Y轴Y2/1-34轴、 Y3/3-5轴、 Y4/1-13轴、 Y4/1a-2a 轴、Y5/1-9 轴、Y6/1-82 轴、Y7/1-6 轴、Y8/1-40轴、Y9/1-6轴三、编制依据3.1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3.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073.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5-20013.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BJ81-20023.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053.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及除锈等级》GB8923-88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53.8《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9现行的国家有关安全规范四、施工准备4.1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当需要修改设计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签署设计变更文件。
4.2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编制制作工艺和安装施工方案。
4.3钢结构的安装,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并应实行工序检验,当上道工序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
4.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检测器具,并应按有关规定操作,制作、安装和质量检查所用的钢尺等检测器具应具有相应的精度,相关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5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已经会审,技术人员已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6材料齐备,劳动力安排合理。
4.7安装前,基础已交接并验收合格。
4.8现场应具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场地,半自动切割机、起重机、电焊机等生产设备、设施,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平坦,电力满足要求。
4.9参加施焊的焊工必须有相应位置的焊工合格证,经现场业主实际考核合格后,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五、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基础交接→构件验收→地脚螺母找平→钢柱安装→地脚螺栓固定→揽风绳固定→钢柱安装→地脚螺栓固定→揽风绳固定→第一层钢梁安装→安全网铺设→安装螺栓连接→第二层钢梁安装→钢柱安装→地脚螺栓固定→钢柱安装→第一层钢梁安装→安全网铺设→第二层钢梁安装→支撑安装→依次顺序安装→整体校正→连接处焊接→验收六、施工工序6.1装置内管廊钢结构为厂家半成品到货,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总包方及监理方进行共检。
6.2以下为管廊钢结构安装过程:6.3.1管廊基础、地脚螺栓验收合格后,用地脚螺母找平到设计标高。
6.3.2安装钢柱,将柱子初步找正,将地脚螺栓拧紧。
6.3.3安装横梁钢结构,横梁和立柱间利用螺栓连接。
6.3.4安装支撑钢结构,连接处采用螺栓连接。
6.3.5对钢结构进行找正,测量垂直度、轴线、对角线等各项尺寸,对超出规范和图纸要求部位进行校正。
6.3.6当所有钢结构安装完毕,进行整体测量。
6.3.7测量合格后,对各部位图纸中要求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注意焊接变形。
七、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要求7.1材料检验7.1.1钢结构半成品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钢材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GB700或《低合金结构钢》GB1591的规定,如对钢材质量有疑议时应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钢结构所用的钢材、焊接材料和连接材料均应做外观检查,不得有严重的变形、锈蚀和损伤,当钢材表面有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钢结构成品件表面锈蚀、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
7.1.3普通螺栓和钢结构所用焊接材料均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7.1.4收到的所有构件、配件等均须有合格证明书、设备到货后要核对实物与设计图纸及质量证明书相符。
7.1.5按照到货装箱单核对到货的数量、规格与装箱单中是否一致并检查到货的表面质量,检查到货规格、数量是否满足图纸中的要求。
7.1.6钢结构组件到达现场后,核对钢结构的尺寸与图纸是否相符,钢结构的表面不得有大面积的损坏。
7.1.7所有部件的螺纹部分均涂脂保护,没有锈蚀、破损的情况。
7.1.8钢构件的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8规定钢构件的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mm)表7.4.5项目允许偏差单层柱、梁、架受力支托(支撑面)表面至第一个安装±1.0孔距离实腹梁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3.0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尺寸±3.0柱、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2.0受压构件(杆件)弯曲矢高l/1000,且不大于10.07.1.9钢构件的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中的有关要求。
7.1.10钢构件的堆放◇钢构件堆放要减少钢材的变形和锈蚀,节约用地,也要使钢材提取方便。
◇钢构件露天堆放,堆放场地要平整,并高于周围地面,四周有排水沟,雪后易于清扫。
堆放时尽量使钢材截面的背面向上或向外,以免积水。
◇堆放时每隔5~6层放置楞木,其间距以不引起钢材明显的弯曲变形为宜。
楞木要上下对齐,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为增加堆放钢构件的稳定性,可使钢构件互相勾连,或采取其它措施。
这样,钢构件的堆放高度可达到所堆宽度的两倍;否则,钢构件堆放高度不应大于其宽度。
一堆内上、下相邻的钢材须前后错开,以便在其端部固定标牌和编号。
◇钢构件的标牌应定期检查。
选用钢构件时,要顺序寻找,不要乱翻。
◇考虑材料堆放时便于搬运,要在料堆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通道以便运输。
7.2 焊接7.2.1焊接及焊接检验(1)钢结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2)焊接前将坡口表面及两侧25mm以内的油污、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
施焊前焊工要检查坡口的组对质量,组对质量不合格的坡口,焊工拒绝焊接。
(3)焊接时在焊道内引弧,不得在母材上引弧。
亦可利用引弧板引弧。
(4)焊接工艺严格地按照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执行,焊工不得私自修改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参数;(5)一道焊缝应一次连续完成,如因特殊原因中断焊接,下次开始焊接前要仔细检查原来的焊道是否出现裂纹,如出现裂纹,处理完毕后方能进行焊接工作。
(6)焊接结束后将焊缝表面的药皮、焊渣、飞溅清理干净,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焊缝外观成型良好,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7) 图纸中要求,焊缝表面检验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8)焊缝返修:现场无损检测发现有不合格缺陷时应按要求进行进行返修,返修后重新进行探伤,当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超过两次,需制订专门的焊缝返修工艺并报业主、监理及焊接工程师批准;(9) 焊接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对不同材质、不同牌号的焊接材料要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7.2.2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评定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和《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进行。
7.2.3 针对所焊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考试,焊工必须具备合格证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合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
焊工停焊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7.2.4焊条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7.2.5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温度进行烘焙。
低氢型焊条经烘焙后应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7.2.6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7.2.7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7.2.8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7.2.9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7.2.10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7.2.11对接接头、 T 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手工电弧焊应大于20c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t为垂直钢板厚度)。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大于或等于 50t 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的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 t/2,且不应大于 10mm 。
7.2.12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 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 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 10.0mm,弧坑应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