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1级土方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01-1级土方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名称: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工程编号:YJJSJD- 施工单位: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交底级别:一级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工程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54+398.799,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27m,其中路基填方共计1012万方。

2、主要技术规范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F10-2006)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5)《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6)《山东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文件汇编》
7)《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8)《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9)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资料;
10)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施工能力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等。

3、标准化施工建设
施工过程中及时完善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水路畅通,做到路基表面不积水。

路基施工清理与掘除的地表土物应运至指定弃土场堆放,不得随意堆弃。

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设施,对现场进行灭尘,不得出现天晴“扬灰”、下雨“泥泞”现象。

二、施工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法
1、路基基底处理
1)水塘、沟渠处理
路基在改移沟渠、水塘路段,采用清除淤泥后换填透水性材料,路基部分占压时采用4%石灰土回填至塘顶原地面,全部占压时采用普通路基填料回填;最底1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0%,由下至上逐渐增加压实度,通过2~3层提高至93%。

水塘、沟渠处理时,
在水塘边缘处沿塘边界方向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底做成内向倾4%的坡度。

水塘、沟渠路段严格按照图纸给出的两种处理方案进行施工,处理方案I左侧适用于完全填压渠、塘路段,右侧适用于部分填压并防护的不可排水渠、塘路段;处理方案II左侧适用于改移沟渠路段,右侧适用于部分填压并防护的可排水渠、塘路段。

2)过湿土地基处理
本项目沿线过湿土地基清表后,基底采用翻挖、晾晒和掺4%水泥处理,具体参照4%水泥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此不赘述!
2、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断面坡脚点至中线的距离,并根据曲线参数编程计算出各断面中桩、坡脚桩坐标,利用附近的导线控制点,用GPS放出各特征点的具体位置(坡脚桩应根据实地高程用渐近法进行测放),并标明桩号、中心填筑高度。

2)为确保填方边坡的压实度,其路基两侧坡脚桩应向外侧加宽30cm,用石灰、旗杆实地标出坡脚线。

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

3、填料运输
采用挖掘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将符合规范填料要求的土方装运至路堤填筑,将不能用于路堤填料的土方运至指定弃土场地。

4、路基填土
①填土方作业要求实行“划格上土,平地机整平”。

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以≤ 30cm
一层予以控制,松铺厚度按试验段所取得松铺系数进行计算。

②填筑时确定填土面积及坡脚位置,最后立出施工标尺,按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和每车土方的运量确定单位车辆的卸土方面积,用白灰线打出方格控制卸土范围,汽车土运至填筑路段后,在专人的指挥下每格一车进行卸料。

5、摊土
摊铺前,根据松铺厚度在路基边缘纵向钉桩,钉桩采用长70cm,断面5*5cm的木桩,用红白漆每10cm交错标注,沿路线每7m设一处,要求钉桩竖直,且推土机摊铺时专人进行指挥,以免损毁钉桩。

路基填土采用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法,为保证路堤全断面压实一致,确保边坡压实质量,边坡两侧各超填不小于30cm,待边坡整修时刷去超填部分,局部土料不足应及时补平。

6、初平
采用推土机对摊铺好的填料延线路纵向进行初步平整,使摊铺表面较为平顺,横纵
向坡度较为顺畅。

同时对路肩部分进行初步碾压,以防止下道工序机械施工时造成路肩的松塌。

7、精平
①在推土机初平后,采用平地机延路线纵向进行精平,使填铺表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以保证压路机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压实效果。

②精平期间进行测量放样来配合平地机进行填铺面的横向(路拱横坡坡率2%~4%)、纵向坡度的控制。

③随着填料的精平,需要对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采取晾晒或洒水的方法,使碾压前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保证压实达到最佳效果。

8、路基碾压
路基碾压时,先静压一遍(稳压)后采用振动碾压,振动碾压至压实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静压一遍(收面),采用灌砂法测量其压实度。

具体要求:
①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是含水率、土类,以及压实功能。

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压实前应实测一下路基土的实际含水率。

现场实测含水率的简单办法是用酒精燃烧法简单易做很适合施工现场操作,若含水率较大应进行晾晒以减小土的含水率。

②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由两
边向中间进行碾压,超高段由底向高进行碾压,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轮重叠轮宽的
1/3~1/2,并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③碾压控制按静碾压1遍(稳压)+振动碾压+静碾压1遍(收面)的碾压方法进行施工;压路机一进一退计为压实一遍,静压开始后,如有凸凹不平现象,必须配合人工找平处理,保证压实均匀。

并应注意速度一致,不得中途转向。

第一遍稳压时不带振,待基本压实后用高振幅低频率振动碾压,压路机有反弹现象时,改用低振幅高频率碾压,同时在压实时注意配合洒水,直到碾压后无明显轮迹为止。

9、压实度检测
每层土碾压成型后,必需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达到设计压实度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的填筑。

10、灌砂法压实度计算
(1)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
灌砂时试洞上放有基板的情况
m b = m
1
-m
4
-(m
5
-m
6
)
灌砂时试洞上不放基板的情况
m b = m
1
-m´
4
-m
2
式中:m
b
一砂的质量(g);
m
1
一灌砂入试洞前筒内砂的质量(g);
m
2
一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
m 4、m´
4
一灌砂入试洞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m 5-m
6
一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总质量(g)。

(2)计算试验地点土的湿密度:
ρ= m
t ×ρ
s
/m
b
式中:ρ一土的湿密度(g/cm³),计算至0.01;
m
t
一试洞中取出的全部土样的质量(g);
m
b
一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g);
ρ
一量砂的密度(g/cm³)。

s
(3)计算土的干密度:
=ρ/(1+0.01ω)
ρ
d
一土的干密度(g/cm³),计算至0.01;
式中:ρ
d
ρ一土的湿密度(g/cm³);
ω一土的含水率(%)。

试验点测定的土的干密度与本段填料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为测定点的压实度。

11、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填料含水量控制(施工时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内),防止因含水量过干、过湿或干湿不均现象,造成松散、弹簧等质量问题。

2)路基碾压实时,按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的原则进行碾压。

3)沉降观测
路基填筑施工时,仔细核对图纸,确定是否需要布设沉降观测装置。

①测点位的布设原则
沉降观测仪在主线每一个断面设置3处,分别于路中心和土路肩内。

在交匝道每个断面设置2处,位于土路肩内。

第一个观测断面设置与桥台桩位向路基放心5m~10m处,第二个观测断面设于与第一个观测断面相距20m处。

②观测频率
路堤填高达到设计高度之前,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路堤填高达到极限高度之后应每天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应每3天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后,应每月观测一次。

四、质量评定标准
(一)基本要求
1、在路基用地和取土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按规定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2、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3、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4、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5、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

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

(二)实测项目
(三)外观验收
1、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2、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3、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