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高三地理培优试题3

【精品】高三地理培优试题3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

完成1-2题。

1.该地区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导致图中a 线数值高于b 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高度和昼长
B .地表状况和昼长
C .太阳高度和纬度
D .地表状况和纬度
读下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 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 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回答3—4题。

3.甲图中的河流
A .流向为自北向南,且位于南半球
B .流向为自南向北,且位于北半球
C .流向为自南向北,且位于南半球
D .流向为自北向南,且位于北半球 4.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
B .泉水涌出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C .河谷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D .湖泊为咸水湖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 .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 .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6.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 .四川B .贵州C .安徽D .浙江
下图“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情况”.读图回答7—8题。

7.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主要是 A .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 B .灾害损失、农业结构调整 C .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 D .灾害损失、建设用地 8.“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是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减少蒸发量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进水循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9—11题。

9.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0.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11.A 、B 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读图,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4时从旭日东升的A 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 机场正值日落,完成12—15题.
12.从A 机场飞行到B 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生态退耕
建设用地
灾害损失
农业结构
调整
5 -5
-5
5
A.6小时B.8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
13.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A.1/2 B.3/4 C.4/5 D.2/3 14.降落到B机场时,飞行员看到太阳位于
A.西南方B.西北方C.正西方D.正南方
15.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16.右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时段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则该地地理纬度为A.19°26′N B.23°26′N
C.13°26′N D.无法确定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 高三下学期地理培优试题(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