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简介--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编号:2040191学时/ 学分:64/4.0主讲教师:张德臣、周新祥、王太川、倪尔有课程主要内容:《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静力学中,能够将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力学模型,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受力分析方法,正确列出与求解平衡方程。
特别要重点掌握平面力系问题中的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
在材料力学中能将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材料力学模型,能够比较熟练地分析构件在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基本变形时的内力,做出相应的轴力图、扭矩轴、剪力图、弯矩图。
熟练掌握构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应力计算和变形计算,正确应用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和稳定性条件,熟练计算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对一般常用材料的机械性质具有明确的了解,正确计算在平面应力状态问题中主应力的大小及其截面的位置,计算相当应力,求解一般的组合变形问题。
适用对象:交通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参考教材:•《工程力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机械设计基础/Machine Design Basis课程编号:2040211学时/ 学分:64/4.0主讲教师:高兴岐(教授),黄秋波(教授),唐萍(教授),楼永平(讲师)课程主要内容:《机械设计基础》是工设、材料、热工、建环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中的通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常用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齿轮轮系)的基本知识,常用联接(螺纹联接、键联接)、常见机械传动(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系零部件(轴、轴承、联轴器)的设计及选择计算,并简要介绍有关国家标准及规范。
该课程每章后面安排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安排了必要的实验及课程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工作中使用、维护相关机械设备打下基础。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工程力学》等。
参考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ical Basic课程编号:2040301学时/ 学分:48/3.0主讲教师:课程主要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的覆盖面较广,包括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和工艺方法、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等。
其中在每章的后面均布置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机械制造这一知识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掌握,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及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参考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张世昌李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8 月第一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周宏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3 月第一版画法几何及阴影与透视∕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Shadow Perspective课程编号:204033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王玲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正投影原理与作图法第一节点、直线及平面的投影第二节线与面的各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第三节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第四节立体与立体相贯第五节轴测图画法第二章阴影图的图示原理与方法第一节点和直线的落影第二节平面图形的落影第三节建筑形体的阴影第四节曲面立体的阴影第三章透视图的图示原理与方法第一节透视图的概念第二节透视的基本规律第三节透视图的基本画法第四节曲线和曲面的透视第五节透视图的辅助画法第六节鸟瞰图的画法第四章透视图中的阴影与虚像第一节透视图中的阴影第二节倒影与虚像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建筑制图》后续课程:《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参考教材:•《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形体的构成与表达》天津大学出版社•《形体的构成与表达习题集》天津大学出版社•《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基础素描∕课程编号:2040342学时/ 学分:64/4.0主讲教师:课程主要内容:《基础素描是工业设计》是一年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通过临摹写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塑造形体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参考教材:•《素描》朱万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之路——素描》辽宁美术出版社•《素描基础知识》郭少纲(著)岭南美术出版社•其他相关资料若干工业设计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Design课程编号:204036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徐景芬课程教学内容:工业设计概论部分:工业设计概念、认知设计与实践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战略、设计管理、市场营销、设计教育。
工业设计史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工业设计以前的设计,主要内容是历史上几次大的形式主义运动。
第二部分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主要包括现代主义的萌起,发展和灭亡;战后西方国家在工业设计上的发展及其所带动的几次设计运动;工业设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第三部分是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西方国家、日本、及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及其风格。
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除了应掌握其具体内容外,还应树立正确的工业设计观念和用正确的方法看待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参考教材:•《设计概论》荆雷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工业设计史》(修订版)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何晓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产品设计》刘国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平面构成∕Graphic Design课程编号:204038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总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点点的概念、特点、点的构成方式、点的变化;线线的概念、特点、线的构成方式、线的变化;面面的概念、特点、面的构成方式、面的变化。
第三章平面构成中的错视:错视的含义、分类。
第四章平面构成中的空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矛盾空间。
第五章平面构成形式:基本形与骨格、对称与平衡、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密集、放射灯构成形式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参考教材:•《平面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平面构成》陈楠著河北美术出版社色彩构成/color课程编号:204039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梅云课程主要内容:《色彩构成》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造型基础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和规律,通过色彩的物理学、生理学及心理学,色彩的构成学及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的教学,从而综合的培养学生设计色彩的能力,为进入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平面认知基础。
学生理解与掌握色彩构成的光色原理与色彩三原色;培养学生掌握色彩构成色彩体系及应用、心理因素;培养学生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形式美,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设计素描》、《平面构成》参考教材:《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年12 月赵国志著设计素描∕课程编号:204040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课程主要内容:设计素描是工业设计一年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通过绘制素描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表现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物象的审美能力。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基础素描》参考教材:•《设计素描——为了设计的造型训练》冯峰(编)岭南美术出版社•《从素描走向设计》王中义、许江(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设计素描》关阳、张玉江(主编)•其他相关资料若干立体构成∕课程编号:204041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课程主要内容:立体构成是工业设计低年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能使初学者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对立体设计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立体设计能力和立体审美能力。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基础素描》、《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参考教材:•《立体构成》赵殿泽(编)辽宁美术出版社•《立体构成》辛华泉(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立体构成》卢少夫(著)浙江美术出版社•《立体构成艺术》吴翘璇(著)江西美术出版社•《立体设计》任仲权舒剑平(著)江西美术出版社•《立体构成》邹红(编著)福建美术出版社•其他相关资料若干效果图(1 )/课程编号:2040431学时/ 学分:48/3.0主讲教师:课程主要内容:广告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全面的了解广告设计的目的和作用,掌握广告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设计理念,多角度、全因素地了解广告设计在实际设计中涉及的问题。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设计与创造的能力。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素描》、《效果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课程参考教材:相关材料若干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Procedure and Method of Design课程编号:2040441学时/ 学分:32/2.0主讲教师:王玲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述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工业设计的社会作用.工业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工业设计师的基本工作界面.第二部分设计程序接受项目,制定计划;市场调研,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概念;解决问题;设计展开,优化方案;深入设计,模型制作;设计制图,编制报告;设计展开,综合评价.造型创意:中国社会消费意识的转变和企业觉醒,设计构思与方法第三部分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人机工程学应用法则形式美法则经济性法则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后续课程:《产品设计》参考教材:•《工业造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工业造型设计》成都大学出版社•《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主品造型设计原理和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设计程序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效果图(2 )/课程编号:3040131学时/ 学分:64/4.0主讲教师:梅云课程主要内容:《效果图(2 )》是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之一,是工业设计技能教学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