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读书报告时间:2012.07.02-2012.07.06地点:翡翠湖校区图书馆20 12 年 7 月 13日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2010级 指导教师 陈道政、方诗圣 院系名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目录目录一、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专题讲座读书报告 (2)二、参考文献 (16)三、致谢 (17)四、指导教师评语 (18)一、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专题讲座读书报告1、关于《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及沉降观测技术》的读书报告昨天下午在翡翠湖校区图书馆我很荣幸的听了中铁四局集团总工何贤军老师的专题讲座《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及沉降观测技术》,从中获益匪浅!何老师告诉我们,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包含很多方面,有地基工程,路基本体工程,支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防排水工程以及各类相关工程。
在进一步学习这诸多方面之前,我们有必要清晰地了解路基这一概念。
路基是经开挖天然底层形成的路堑和用压实土石方填筑的路堤组成的一种条形建筑物,它是铁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
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同时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
根据轨道是否有砟(就是铺不铺石子),路基分为有砟轨道标准路堤与路堑,无砟轨道标准路堤与路堑(有咋轨道建设周期短,成本低,收效快,但是由于高铁速度快方便,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向公交化发展的趋势,发车密度很高,因此导致道砟粉化严重,给维护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高成本,而无咋轨道虽然修建成本较高,但是50年免维护的,或者是维护的成本很低,所以世界上大多数高铁使用无咋轨道。
)无论哪种路基,它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往往是和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相间分布的。
路基与桥梁的连接部位,设置过渡段----路桥过渡段,其设计结构与路基基床底层是不同的;路基与隧道的间接部位,设置过渡段----路隧过渡段,设计结构也是和路基基床底层不同的;路堤和路堑也设过渡段;有可能路堤路堑是在路基横断面过渡,也有可能是在总断面过渡,一般情况下,横断面过渡较常见,斜向过渡的一般都调整成横向过渡;路基与涵洞及横(斜)向交叉时,也设置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为20m,可以用级配碎石掺3%的水泥过渡。
铁路过渡段施工一般要经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段落作为试验段,待工艺总结后,使用相同方法施工其他过渡段。
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地基工程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地基塌陷、滑坡等变形造成的事故举不胜举,那么,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使得在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费用低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得到良好的地基加固效益呢?其实,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力学原理有以下几种:拌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灌浆法:土工合成材料土钉墙技术加筋土置换法:换填法振冲置换法夯(挤)置换法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法电渗法压实与夯实法: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挤密法:振冲密实法沉管砂石桩(碎石桩、灰土桩、 OG桩、低标号桩等)夯击碎石桩(块石墩)一般来说,在选择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以前应充分地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质等对每一具体工程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应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采用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工程实例塑料板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里程桩号K599+100—K600+080,路基位于沼泽湿地,淤泥层较厚,常年积水。
地质情况原地面下90cm内基本为有机质土,其下为低液限粉土和粘土。
为保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对基底采取塑料排水插板结合横向砂沟的排水预压固结的办法进行下处理。
处理长度954.5m,其中塑料插板需用21010根,总长162690m,砂砾垫层16044m3,钢塑格栅20045m2。
只有高效优质地组织好软土地基施工,才能确保该段路基施工以及预压期沉降稳定,并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1.2作业条件施工部位位于原海拜路边,交通较为便利,工作区域长期受水浸泡,施工机械难以进入施工场地施工,必须先进行围堰施工,排水完毕后才能进行下序施工。
按处理措施,本工程适宜在冬期施工。
2. 施工布署2.1部署原则:⑴、充分考虑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难点,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我单位所坚持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等目标。
⑵、确保在合同期限内完成合同内所有工程的施工任务。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通过人、材、机的优化配置和施工全过程的严格管理,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⑶、依据我单位现有的技术实力、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充分发挥多年来我们在类似道路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全面创优。
⑷、坚持文明环保施工原则,力求把工程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2.2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部下成立基底处理施工作业队负责下处理的施工。
确保工程按计划工期和质量完成施工。
2.2施工顺序:施工放样——围堰施工——排水、挖临时排水沟——部分砂垫层施工——塑料排水板施工——剩余砂垫层施工——铺设钢塑格栅——路基填筑施工(沉降板埋设、观测)2.3投入的资源为保证工程按计划工期及要求质量完成,软基处理作业队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人员来组织施工。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所需的工程材料及时运入现场,并及时对其进行检验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周、月计划,增强预见性,周密考虑,妥善安排。
浦南高速某段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工程概况本软基路段位于YK125+682~YK126+144.977与ZK125+480.334~ZK126+184.115段,从我工区4号便道进入,上部为水田,积水,表层多为耕植土,分布淤泥、淤泥质土,换填厚度一般约为2.2m,性质差,强度低,影响路基稳定,易引起不均匀沉降。
挖除非适用材料:15066m3;换填土方:15066m3。
根据设计中软弱层的工程地质及路基填高等特性,对软土路段进行了综合处治设计,本软基段采用的处理方式为:先施工纵横排水沟、把水排干,回填透水性材料,最后用细粒土换填逐层压实。
施工方案在软基处理前,首先在路基两侧开挖排水沟,以保证路基施工期间的排水畅通,并结合地形在软基路段开挖纵横向排水沟,对个别排水不利的地段,则采用集水坑抽水的方式排除路基范围内的水,为后续的软基处理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施工工艺审核施工图设计及有关资料→储备换填透水性材料→测量放线→挖除软土及淤泥→基底检查→分层铺筑换填透水性材料→逐层压实此外还有复合地基法,像深层搅拌桩,砂(碎石)桩,CFG桩,预制桩等,以及新方法如桩板结构、伐板等。
处理好了地基工程,接下来就是路基本体工程。
路基本体包括基床以下路基、基床底层(2.3m)、基床表层(0.7m)三部分。
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
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即California bearing ratio,它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基层材料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施工方法多种多样,有层铺、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等。
路基支挡和加固通常采用重力挡土墙,其防护工程有植物防护以及工程防护,相关工程像端刺基坑(倒T型、∏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各种检查设施更为铁路路基的稳固加了一层保护层。
在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观测极其重要,它能够指导现场施工填筑速率,也能推算其工后沉降,工后沉降是由路基填土压密下沉、行车引起的基床累计下沉和地基下沉三部分组成。
观测要求,差异沉降须≤5mm,折角须≤1/1000。
路基对铁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着一条铁路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直接关乎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所以不论对地基投入多么多的研究,将其设计的多么稳固牢靠,都是不过分的。
何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从一名工地总工的角度看到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使我们认识了路基的结构,了解了关于路基的各种加固处理措施,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明确了学习方向,激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虽然我不是学道桥的,但建工与道桥在大多方面是相通的,尤其在地基这一块,都要防破坏,求稳定,小变形,测沉降,所以这场讲座是既带着我回顾与前瞻了部分专业知识,又大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真是感谢何老师!7月3日2、关于《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初步设计汇报》的读书报告昨天孙业香老师给我们做了场关于《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初步设计汇报》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高速公路设计的大门!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项目,起于滁州天长市平安,穿越天长市至秦栏镇,与已规划建设的滁州至扬州高速相连接,道路全长53.4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孙老师系统的阐述了项目概况,建设条件,总体设计,路线设计以及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线路交叉等各种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建设条件和路线设计上做了详细讲解。
关于建设条件,孙老师告诉我们,一条路的建成,既要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像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气象、地质稳定评价等方方面面,还要将社会条件纳入考虑范围,要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对沿线环境敏感点、重要设施的分布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以及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至于路线设计,要参考着平面技术指标,考虑平纵组合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不执行情况以及对工可方案的优化、多个路线方案的比选、安全设施的设计等。
在孙老师讲的内容之外,我们有必要认真的了解一下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
所谓公路的设计标准,就是在公路设计时为使各断面组成的线形要素之间保持相互均衡而制订的技术标准。
不同的道路等级具有不同的技术标准,等级越高技术标准越高,而高速公路为最高。
对于一个设计路段,设计标准应尽量保持一致。
1、设计道路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使车辆能在其上行驶,所以,设计车辆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单位:m)2、设计车速是确定公路线形几何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
行驶速度不同,对道路的要求亦不相同,因此道路设计前所确定的计算行车速度是道路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各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3、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它是道路规划、设计和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的依据。
4、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状态和环境下,单位时间内(良好的天气情况下),一条车行道或道路的某一断面上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或行人数量,它也是道路规划、设计和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