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调节系统的机制与实验探究”课前诊断卷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调节系统的机制与实验探究”课前诊断卷

“调节系统的机制与实验探究”1.(2011·上海高考)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2.(2012·江苏高考)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多选)( )A.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3.(2015·山东高考)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右。

(1)兴奋沿神经a传到末梢,引起末梢内的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

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图中b处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________和突触后膜。

(2)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__,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维持血糖稳定。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________,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过敏性胃肠炎是由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________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该抗体与再次侵入机体的同种过敏原结合,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4.(2015·安徽高考)右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________关系。

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

(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

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促进细胞c的分泌。

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_______分化。

5.(2015·四川高考)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

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右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

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_______。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胃液分泌量多少)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

②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_____________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6.(2015·广东高考)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 细胞等。

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

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___。

7.(2015·福建高考)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_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 mV。

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_______。

(3)在缺氧处理20 min时,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_______合成。

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 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______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8.(2014·重庆高考)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的兴奋称为________。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________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________,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

答案1.选C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2.选BCD 图中显示从15 min~45 min时,运动组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而45 min~60 min时,运动组胰岛素含量才快速下降,可见胰岛素分泌下降不是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的原因。

由图中曲线可看出运动后,运动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组胰岛素升高幅度明显降低。

从图中曲线可判断,运动组胰岛素分泌在45 min时达到峰值,而对照组胰岛素分泌在120 min时达到峰值,可见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的分泌高峰提前;运动后,运动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可判断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血糖浓度下降。

运动后,运动组的胰岛素峰值低于对照组,可见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3.解析:(1)当神经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2)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它们对水的重吸收,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抗原刺激机体,引起体液免疫过程,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答案:(1)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突触间隙(2)胰岛素(3)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4)浆(或效应B淋巴)4.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细胞a和细胞b分泌的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因此,这两种激素的调节呈拮抗关系。

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促进细胞b的分泌,进而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维持生长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2)当发生急性低血糖时,该信息会刺激相应的神经元发出信息作用于下丘脑的a细胞,引起细胞c 的分泌活动增强。

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完成电信号到化学(激素)信号的转变。

(3)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所以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

(4)在骨髓造血干细胞中产生的淋巴细胞一部分进入胸腺形成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T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

据此可知,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因为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细胞的分化。

答案:(1)拮抗促进(2)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4)T细胞5.解析:(1)胃酸对多种细菌具有杀灭作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胃蛋白酶仅对蛋白质成分起消化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2)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浆)运输到作用部位。

胃泌素对胃酸的分泌起促进作用,而胃酸分泌过多又可以作为信号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由图可知,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神经调节过程中释放的神经递质。

(3)由图可知,胃窦G细胞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所以胃液的分泌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胃液分泌还受饲喂食物的直接刺激,此时为单一的神经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