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基础知识1
二、星星的命名 • 星座中星星的命名规则是按照每颗星星的亮度,从明 到暗,每颗星各由一个希腊字母代表。当所有二十四 个希腊字母用完后,接着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希腊字母ΑΒΓΔΕΖΗΘΙΚ∧ΜΝΞΟ∏Ρ∑ΤΥΦΧΨΩ
(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οπρςτυφχψω)
三、星等
“星等”是天文学上对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种表 示方法,记为m。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
一、天文距离单位
天文学家利用三角视差法、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
法、造父视差法和力学视差法等,测定恒星与我们的距离 。
恒星距离的测定,对研究恒星的空间位置、求得恒星的光度和运 动速度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 离太阳距离在16光年以内的有50多颗恒星。其中最近的是半人 马座比邻星,距太阳约4.2光年,大约是40万亿千米
学上写作-12.6 m )
• 太阳是我们看到的最亮的天体,它的亮度 可达-26.7 m
•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暗至 24 m的天体。
三、星等
• 视星等:我们这里说的星等,事实上反映的是从地球上 “看到的”天体的明暗程度,在天文学上称为“视星等”。 太阳看上去比所有的星星都亮,它的视星等比所有的星星 都小得多,这只是沾了它离地球近的光。更有甚者,象月 亮,自己根本不发光,只不过反射太阳光,就俨然成了人 们眼中第于亮的天体。 • 绝对星等:天文学上还有个“绝对星等”的概念,这个数 值才真正反映了星星们的实际发光本领。
天文学基础知识1
沧江中学 梁爱珍 2014年03月
一、天文距离单位
1、天文单位(英文:Astronomical Unit,简写AU)是长度的单 位,历史上约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天文常数之一。天文
学中测量距离,特别是测量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单位,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一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1.496×10^8km )。 2012年国际天
四 天球 “天球”是天文学上为了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适应,把天空 假想成一个巨大的球面,这便是天球。天球的中心自然就 是我们地球,它的半径无穷大。天球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 是一种“理想模型”,引入天球这一概念,只是为了确定 天体位置等方面的需要。
五 “双星”、“聚星”和“星团”
“双星”、“聚星”和“星团”。不但看上去离得近,实际距离
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
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约相 差2.5倍。
三、星等
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6m) 天空中亮度在6等以上(即星等数小于6),也就是我们可以 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当然,每个晚上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 一半,3000多颗。
三、星等
• 满月时月亮的亮度相当于-12.6等(在天文
七 “星云”与“河外星系”
后来经过深入的研究,天文学家才发现二者完全是两码事:
河外星云实际上是和我们银河系类似的星系,而上面所说的 真正的“星云”,都是我们银河系的内部成员,是由气体和 尘埃组成的。因此,现代天文学再也不用“河外星云”这个 词了,而一律改称“河外星系”。
八 恒星的颜色
恒星的颜色与其表面温度的关系。其它所有恒星也和太阳一样, 是炽热的大火球。不过,它们的表面温度并不相同,天文学 家发现,恒星的表面温度越高,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越偏向 紫色,温度越低,越偏向红色。因此,通过恒星的颜色,可 以较为粗略地判断出该恒星表面温度的相对高低。
一、天文距离单位
3、秒差距(英文Parsec, 缩写pc)是天文学
上的一种长度单位。秒差距是一种最古老的, 同时也是最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它是 建立在三角视差的基础上的。从地球公转轨道 的平均半径(一个天文单位,AU)为底边所 对应的三角形内角称为视差。当这个角的大小 为1秒时,这个三角形(由于1秒的角的所对应 的两条边的长度差异完全可以忽略,因此,这 个三角形可以想象成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想象 成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地球到这个 恒星的距离)就称为1秒差距
也很近的两颗星,通过万有引力互相吸引,彼此围绕着对方不
停地旋转。只有这种关系,才能称作现代天文学意义上的双星。
天文学上把双星中比较亮的一颗称为主星,比较暗的那颗称为
伴星。三颗或三颗以上靠引力聚在一起的星,称作“聚星”。
如果聚星的成员超过了10个,一般就称之为“星团”。
六 “双重星系”、“星系群”和“星系团”
1 秒差距等于 3.261564 光年,或 206264.8062479044天 文单位,或30.8568万亿 千米。在测量遥远星系 时,秒差距单位太小, 常用千秒差距( kpc )和百 万秒差距为单位
思考活动:比较 天文单位、光年、秒差距的大小
天文学中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 : 一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 一光年约等于63,240天文单位
所观测到的是雾状斑点,称为星云。河外星系(例如室女
座和后发座的河外星系),指的是银河系之外的其它星系, 通常干脆简称为“星系”,它们都是与银河系属于同一量 级的庞大恒星系统。河外星系一般用肉眼看不见,就是通 过一般望远镜去观察,也还是一片雾气,跟星云简直一样。 所以以前人们一直把它们也当做星云,称为河外星云。
文学联合会重新定义为一个常 数。
一、天文距离单位
2、光年(ly)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而非时间单位。光年就是光 在真空中一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不 变的(速度是约30万公里/秒 ) 1ly=9.46x10 ^12km
光年的准确长度:以1年=365天5小时48分45.9747秒,光速=299,792,458米/秒来计算, 1光年=9454254955488千米。(9.4608×10 ^ 12km )
Hale Waihona Puke “双重星系”、“星系群”和“星系团”。群星璀璨的星系, 也和单个的星星类似,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与双星、 聚星和星团类似,我们称他们为“双重星系”、“星系群” 和“星系团”。对于双重星系,把较大的叫做主星系,较 小的称为伴星系。
七 “星云”与“河外星系”
“星云”与“河外星系”。宇宙空间的很多区域并不是绝对 的真空,在恒星际空间内充满着恒星际物质。恒星际物质 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其中宇宙尘埃物质密度较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