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医学教育学ppt课件

高等医学教育学ppt课件

和临床医学教育三个单元,以满足医学兼有 科学和艺术属性的要求; ③ 临床医学教育多半在教学医院进行; ④ 临床医学教育保持浓厚的师徒制;
4
2002医学教育白皮书:
⑤ 世界先进诸国的医学院评鉴过程特别谨慎而 复杂;
⑥ 医学与生物技术的国际交流活动比任何其他 学科热络;
⑦ 医学教育为医学通才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年 限因各专科而异;
⑧ 一个国家每年需要培育多少医师,应受到政 府人力评估与调整,国际医学界认为医师过 多,会导致医疗品质的下降;
⑨ 医学系毕业生,与任何其他行业相比,很少 跳出医学领域。
5
2006年北京大学王德炳教授:
①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医学教育的质量要求 更高,医学生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
② 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实验室、 临床教学基地等;
7
三、未来医学教育的新视野和目标
2010年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教育医师-号召 医学院校和住院医生教育改革报告》指出:
3、具备卓越的责任感,培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健系统质量 的思维习惯,包括机构和个人。医学院和教学医院应该支持培 训医师的系统革新需求。 4、职业素质的形成:加强职业价值行为和精神-医学教育。其 基础包括临床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伦理和法律等,致力推动 培养成绩卓越、具备责任感、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医师。
简言之:追求科学化、标准化、个性化、整合化、卓越化、职 业素质化,这是今后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8
四、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60年来,初步建立了包括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 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连续统一的高等医学教育体 系,规模、数量和质量、效益均有很大的提高。
高等医学院校由新中国成立时的44所,发展到2008 年的184所,在校生由1.52万增加到2008年的165万 多,毕业生40多万。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健康促进、康复医学、社区医学等新 课程。
2、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 新理念过渡。
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老年医学、卫生管理学,增 加人文学科课程。
3、适应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
4、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变化。医生为引导,病人主 动参与型的新型医患关系。
5、切实加强职业道德与临床能力的培养。
1、Flexner医学教育的模式,即“基于大学的教育,两年的基 础科学教育,接着两年的临床实习”,已经通过国家系统的医 学教育认证被强化,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模式,不能动摇。但在 强调学习结果和综合能力标准化的同时,为学生和住院医师的 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机会。
2、在临床工作的医师必须不断地整合他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 观,而且医师是教育者、倡导者、革新者、研究者和团队管理 者。学生和住院医生需要理解和准备为多方面角色、责任、知 识和技能的整合。其在基础、临床和社会科学的经验应当被整 合到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应当尽早地接触临床,住院医师在实 践中应当更重视科学和循症。
卫生人员综述2009年达到616万人,增长10倍,其 中执业医师171.47万,助理医师36.76万,注册护士 165.33万,每千人执业医师数由1952年的0.1增至 1.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9
(一)医学院校的数量和分类
大学和学院(本科)103所,专科学校56所,包括13 所职业技术学院。 分为:部属院校、省属、市属和民办四类。 学制:3-8年不等
③ 医学教育成本高,属于精英教育; ④ 医学教育周期长,应当实行长学制; ⑤ 医学教育需要优秀的师资力量; ⑥ 医学教育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是一种终
身教育; ⑦ 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性强。
6
三、未来医学教育的新视野和目标
2010年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教育医师-号召 医学院校和住院医生教育改革报告》指出:
11
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趋势
(一)医学目标的变化 1、传统医学目标的问题和挑战
SARS、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和以控制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医疗 费用高涨、医疗保险不健全、医学伦理问题、医疗纠纷问题
缺点: (1)把病人看成疾病的载体,忽视病人作为整体, 忽视其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2)重治疗,轻预防,轻保健 (3)由传统的追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完美 状态的健康观念向现实的身体和精神的和谐与完整 的体验的健康概念转变。
第一阶段:医学院校教育或基本医学教育;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科)
第三阶段:继续职业发展或继续医学教育
3
二、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殊性
医学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医疗服务关系到人的 生命,医学是非常特殊的职业。
2002年台湾黄昆岩的医学教育白皮书: ① 修业年限长; ② 教育内涵包括大学教养教育、基础医学教育
12
2、医学目标的变化和新要求 (1)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 (3)对病患的治疗和护理,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 (4)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
我国2004年: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13
(二)高等医学教育的适应性变化
1、适应“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 模式的转变;
(二)关于院校合并
59所合并,47所独立
(三)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 (四)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办学 (五)传统中医学的教育现状
10
我国医学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1、近十年,医科类高校招生迅速扩大,忽视医学教育 的特殊性。 2、教育资源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3、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4、临床教学实习质量滑坡。 5、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学习方法。 6、停滞的医学课程模式。 7、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结果不够理想。 8、在校医学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缺乏衔接。
14
(三)医学教育的标准化
美国:培养准备服务于医学基本目的的医生,医生必须具备多种素 质,以承担其个人以及团体担负的社会责任:
高等 医学教育学
1
一、什么是医学教育?
是培养医学实践者(医生)的教育活动,包括在 校医学教育、毕业后住院医生和专科医学培训, 也包括继续教育。 是按照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 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一般多指大学水平的 医学院校教育。
2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医学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