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基本方法:☆体会句子的含意各种方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是关键。
一、让学生明确要体会的是什么首先让学生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
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如:《长征》诗中“万水千山只等闲”字面上讲的是长征路上有很多山山水水,红军都不怕。
但句子所蕴含的意思是:红军把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只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的练习,让学生理解了“体会句子含义就是要体会句子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感情和思想”。
这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二、让学生掌握体会的方法其实学生感到体会句子难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怎样去体会,因此,教给学生体会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
1.抓住关健词的方法如:《伟大的友谊》中的“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的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争论”这三个词想一想,它们指的是什么?在学生弄清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把整个句子的意思联系起来想一想,体会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讨论问题时,各自充分发表意见,说话时连续不断,为把问题讨论清楚,还发生争论,这说明他们有严格的科学态度。
2.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如:《金色的鱼钩》中“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这句话学生往往只会孤立地从句子本身去思考,因此,难以体会到句子深刻的含义。
如果引导学生把句子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想:老班长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他为什么拒绝喝鱼汤?学生很自然就能体会到:老班长在牺牲前还坚持把鱼汤让给同志们,一心想着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例“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荔枝》。
这句子表面看是说:到现在荔枝和以前一样年年都红、都成熟。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句子全文的结束呢?联系上下文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生前作者时常买荔枝孝敬老人家,可是现在母亲已不在人世了,作者看到年年红润如前的荔枝自然忆起母亲],可见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作者面对年年依旧红的荔枝,常常怀念自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3.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一句话,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那就是作为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如果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想的话,台湾刚刚光复,被日本人统治了五十年,许多台湾人不会说中文,不会写中文,他们重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我是中国人,我热爱中国”出自被日本人奴役了五十年的台湾同胞之口,那种真挚的情感,学生能从句子的语气中体会到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一片深情,从而激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4.注意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意思,再理解句子内在含义。
例“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这个句子中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排比部分说明了邱少云不动的原因,比喻部分说明了邱少云意志坚强。
整个句子“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和这次战斗的胜利他严于律已、勇于献身的精神。
”5.问为什么的方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就能体会到:“我‘当时心情的矛盾、焦虑和痛苦,既担心年轻的战友会忍受不住烈火的煎熬,又不忍心看着战友牺牲,心情既矛盾又痛苦。
在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后面都安排了说说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含义或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有关练习。
这类练习对于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求体会句子含义的规律,掌握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和技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达到的标准:本意、深层含义、表达的感情或作用例题:天才少年——比尔·盖茨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
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
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
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
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
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
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
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
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
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
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
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
”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说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这句话的原意。
含蓄——直白分析:因为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语义很含蓄,我们只需要还原本意就行了。
绿洲——环境舒适秃丘——环境艰苦小草——平凡人橡树——伟人原意为:盖茨与其做一个在环境舒适中的平凡人,还不如做一个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伟人。
2.“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这句话从盖茨的那些生活经历可以说明或证明或看得出?分析:这句话是一句很概括的语句,概括了盖茨的特点,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就要求我们从上下文找出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后然后概括答出。
概括——具体——概括通过下文“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
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
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
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寻找简化概括答案:他梦想成为人中豪杰,作业尽力争第一,善于思考,喜欢创新。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文中那一句话的?分析:段落中的语句都是为了段意服务的,因此该题答案为【段义】考查文章句语句之间的关联的题型。
是为了说明盖茨从小志向远大。
4.“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这句话反映或说明了什么?【表达方式】分析:这是一句盖茨的语言描写,是为了反映人物品格,性格,情感或者心理状态的。
因此这是考查我们表达方式的作用的题型,答案为:反映了盖茨从小志向远大,有理想的性格特征。
5.如何理解“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这句话分析:以上方法都是对句义的理解:①修辞作用②上下文,段义,中心句③表达方式。
所以此题答案为:①盖茨与其做一个在环境舒适中的平凡人,还不如做一个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伟人。
他梦想成为人中豪杰,作业尽力争第一,善于思考,喜欢创新。
反映了盖茨从小志向远大,有理想的性格特征。
专项习题一:兰州最吸引人的就是中山铁桥了,也叫“黄河第一桥”,黄河铁桥有很悠久的历史,不愧是“黄河第一桥”,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龙横卧在黄河之上,它由五个拱形的桥洞和六个桥墩组成。
它长234米,宽7.5米,桥上有5个交叉的弧形钢架。
远远望去,它像一位老人,因为它已有102年的历史了。
走在桥上,交叉的钢架上有很多彩色的霓虹灯,每到节日,就像一条条彩虹,往下看,感觉自己就站在黄河之上,还感觉桥也在动。
这里真的像仙境一般啊!摘自《我的家乡》1.说说画线句子“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龙横卧在黄河之上”的含义【含蓄——直白】2.为什么说“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龙横卧在黄河之上”,具体说明【概括——具体】3.作者为什么要说“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龙横卧在黄河之上”这句话?【段义】【具体——概括】4.如何理解“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龙横卧在黄河之上”这句话【综合能力,揣摩老师命题的目的】专项习题二: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
午饭后我刚刚躺在宿舍的床上准备休息,门被敲响了,王老师在外面喊我名字。
我高声答应着,问他什么事。
他说你有电话。
打开门,王老师已顶着随风打脸的雪花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了,我踩着他的脚印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摘自《乡间学校的敲钟人》1、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
【表达方式,描写,具体——概括抽象】专项习题三:一元钱呆呆地坐在灯下,我又想起那件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小时候的事。
六岁的我酷爱画画。
因为想得到一张洁白的画纸,我偷偷拿了母亲的一元钱。
那个年代,一元钱可以买许多东西。
钱到手后,我仍不敢用,藏在母亲的枕下——倘若母亲发现了,我就说她记错了地方;倘若没发现,我就得逞了。
早上拿的,放学的铃声还没响完,我已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我要把钱放回原处。
还未进家门,我就看见母亲阴郁着脸,手里握着根竹条等候着我与哥哩。
母亲高举竹条,厉声问我:“是你偷了那一元钱?”“偷”这个刺耳的字眼,令我闻之惊心。
望着细细的竹条,我越发不寒而栗。
“没有!”我断然否认。
这时,哥也回来了。
一听母亲也怀疑他偷了,涨红了脸大声叫屈。
母亲望着这对都不承认的儿女举棋不定。
女儿成绩好,又文静;儿子不用功,还特爱搞破坏活动。
哥自然成了重点“嫌疑犯”。
竹条不由分说打在哥身上。
哥流着泪,不躲不闪,倔强地承受着狂风式的疼痛,哭着喊:“不是我!”母亲也流着泪说:“打你们就像打在我身上一样,我也心疼啊!谁叫你们不争气,居然去偷!你们要妈妈几时没给过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不打,你们记不住教训!”晚上,我哪能睡得着,躲在被窝里流泪。
母亲走进来,抚摸着另一个床上熟睡的哥,自责地哽咽:“我的手怎么这么狠?”我一听,越发不可收拾,泪如泉涌……我可怜的哥,不明不白地替我挨打呀?我掀开被窝,低声说:“妈,钱是我拿的,您冤枉了哥。
打我吧!”这件事虽然判断不公,但是母亲的竹条帮着我与哥健康而正直地成长。
回答问题1【心理情感】2、如何理解“这件事虽然判断不公,但是母亲的竹条帮着我与哥健康而正直地成长。
”的含义。
【中心思想】专项习题四:最棒的玉米①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
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②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