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置沐浴间室温26—
28℃,水温38—40℃。沐浴能促进新生儿全身血液循环。因 足跟采集的是末梢血,采集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末梢血运,
45
万方数据
壶量塑理苤查兰QQ里生筮!主鲞筮!Z塑
所以沐浴后再用流动水冲洗采血侧足部,一般1 min,用柔软 的浴巾立即将新生儿包裹擦干,促进r足跟部的m液循环,按 常规采血,提高r采血的成功率,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 溶血现象p J。 2.5新生儿游泳后采血法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全新的自主 5采血体位的改进 传统采血体位为新生儿平卧位,由于新生儿血容鼍相对 集中于躯干,四肢未梢血液循环较差,血液黏稠度高,故该方 法存在因末梢血营不足而致反复穿刺的缺点。针对存在的缺 点可为新生儿采血专制做一软垫,将新生儿头部及躯干抬高 45。,形成头高足低位,抬高躯干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流人下 肢的动脉疵流鼍增加,而同心血量(即静脉血)减少,下肢静脉 血短时I’日J内允盈,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容苗充足,易于采m。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进行足底采ff}L时俯卧位可以减少对新生 儿的损害,是新生儿接受必要刺激时的合理体位。 6血样保存 血样采集后,在审温下自然干燥4 h送检。未能及时送 检的标本应装于特制甥料袋内放置冰箱2~8℃保存,7 d之 内送检。血样干燥时间以4—6 h为佳,避免潮湿及直接只光 照射;不得将lllL样放置暖气上烘f;不得将未凉干的血样重叠 放置,以免相互污染。如果血样保存不妥,使血样固化于滤纸 上,则实验巾尤法全部洗脱被测物,导致TSH或PKU患儿出 现假阴性结果。 7采血注意事项 ①)l!Il察新牛儿健康状况。室温应保持22—24℃,当室温 过低,新生儿四肢寒冷,血流小畅,因局部血流量不足而导致 采血失败;室温过高,新牛儿大量出汗,因汁液中水分占99%, 固体成分则不到l%,大甚f}{汗可致II}L液黏稠度增高,血容最 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会使外周阻力增大,在此种状态下即使 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流至局部的血流量仍缓慢不足,造成采血 的m斑过小,而且血滴在滤纸圆圈内迟迟不渗透,严蓖者可导 致标本凝固而需要重新采血。采IffL前还要观察新生儿一般健 康状况,如体温超过37.5℃,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异常情 况,严禁采血,并通知值班陕师,给予处理;如新生儿足底温度 低,应采取加温抚触等护理措施后再采血;如遇农村婴儿穿土 袋返院采血,应先洗澡后再采血;针刺前嘱其家属使新牛儿头 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人呼吸道而引起窒息。选择采血部 位,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酒精干燥后再穿刺,否则,标本被 酒精稀释,影响榆验结果。②采血时避开炎症及瘀血部佗,针 刺深度适宜,正确使用滤纸。采血时避开炎症及瘀JIIL部位,以 因为此处血管较 防组织液渗f“而影响检验结果;同时要控制好针刺深度(2—
万方数据
综上所述,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改进既体现科学性, 又体现了人文关怀,既达到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目的,又减 轻新生儿痛苦。目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种类繁多,应进 一步研究总结已改良的方法,对传统的采血方法进行补充和 修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智勇.在新生儿筛查采血中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 志,2005,21(16):1771. [2] [3] 张双燕,赵玉芳,秦瑛.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 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4J4. 叶丽明.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保存体会[J].解 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16.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 哺 口 № b
2.4
d,因为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最初2~3 d内都会出现
生理性体重下降及脱水热,而新生儿出生后6~10 d摄取的 母乳量逐渐充足,体重基本恢复,由脱水引起的发热逐渐消 退,所以此时采血最易成功心J。但此时产妇大多已出院,我院 根据实际情况对住院期间符合采血条件的新生儿选择最佳时
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
46
mill),快速进针易导致入皮深(超过3 mm以上),此时针头
恰好穿过真皮下部血管丛而到达皮下疏松脂肪层,该层血管 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是导致采血不足的原因。对1次采血 不成功者应距针眼2 mm外再次进针;血流不畅者应从较大 范嗣推压,忌局部用力挤捏,以免组织液挤出稀释血液而影响 检验结果。采血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因为第 一滴血可能含有体液或皮肤碎皮),挤出第二滴血做采血标 本。为提高血片的质最,血液应从滤纸的一面渗入,自然渗 透滤纸正反两面,不能由正反两而渗透成同一血斑。采IilL时 滤纸轻轻接触血滴,使其自行吸人滤纸中(正反两而的血斑应 相同)。③采血完毕后保护针眼以预防感染采血操作完毕用 消毒干棉球盖住针眼,胶布固定,观察至不出血为止。如为穿 土袋婴儿采血后,用创町贴保护针眼,并嘱其家属72 h内不 准给婴儿穿土袋,以防感染。 8小结
10
d后才能采血"1。
1.4标本大小每张滤纸上至少有两个血斑,正反两面直径 大为8—10 mm,各自独立滤纸两面必须充分渗透,否则血量 不足,将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采血时机的改进 2.1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置于室温22~24℃、相 对湿度50%~70%的采血室,足浴时间为5~10 min,水温38 ~4l℃。足浴促进足跟部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血流量增加,有利于采集血样。 2.2酒精按摩足跟采血法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用酒 精按摩足跟可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充盈,使末梢血运增强, 从而增加采血的成功率。 2.3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 自然状态下新生儿末梢血运受 血容量影响较大,而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每次哺乳以新生 儿吃饱为准MJ。新生儿的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适 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哺乳后1—1.5 h,乳汁中水分 经胃肠进入血液循环,形成一个相对的容量高峰。因而哺乳 后1—1.5 h足跟毛细血管血流量得到充分灌注,此间采血血 斑正常率高。
(1):45.19.
瞪 № 1●_1J
吴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1):591. 冯丽君,吕义美.正肾素盐水治疗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 溃疡的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5B):580. 罗祖明,董佑忠,彭国定.脑血管疼痛治疗学[M].北京i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6. 张银清,陈汉民,黄国河,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胃 泌素变化与应急激性溃疡的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
密集,而且当操作者将新生儿右下肢抬起同定于操作台上时 采血点恰好与操作台呈水平位,这样溢出的血液呵最大限度 地保留于穿刺局部,避免侧流,保证血片有效浸透,将血片直 接放于血滴上,能够准确定位,提高了一级片率。 4.2选择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属支或足跟内侧静脉作为穿 刺点采血部位选择是含恰当是采集合格m标本的前提一J。 由于新生儿皮肤较薄,体表可清楚看见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 属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侧静脉,故操作方便。另外,一次采血 成功可以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及家长的精神负担,同时也提高 了工作效率。 4.3选择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 脉处作为穿刺点沿新牛儿外侧足踝前缘向足底外侧缘做垂 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处为采血点.沿此点进针,深度 约2—3 mm。该穿刺点为浅静脉汇集点,血量丰富,出血快, 对血片渗透好,大大缩短了采血时间,采血一次成功率高。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于金明
(乐陵市人民医院
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乐陵253600)
机全部进行采血,如因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未吃足6 次饱奶,提前出院等)没有采血者嘱其家长20 d内返院采血。 如母亲或新生儿用抗生素时,母亲需停药1 d,新生儿需停药

母婴保健法规定每个新生儿出生后3—7 d,经过充分哺 乳后(至少6次以上)必须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 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为了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我院建立了新生儿采血专业小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 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进行严格培训,对 采血的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采血体位、血样保存、采血 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现将此方面的护理 进展综述如下。 1采血要求 1.1采血环境设专用采血室,环境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 消毒2次,1 h/次,地面用500 mg/L的健子素喷洒,每天一次 进行消毒,以防感染。 1.2无菌技术采血操作者必须戴口罩、帽子,规范化洗手, 采用一人一针,同时严格三查七对。 1.3采血时间血样采集必须在新生儿出生满72 h经过充 分哺乳6次以上后进行。如未摄入足够乳汁,新生儿血液中 苯丙氨酸(PA)浓度偏低,易造成PKU假阴性;同时72 h后采 血可避开生理性促甲状腺素(TSH)上升时机,减少CH筛查 假阴性…。理论上讲,采血最佳时问为新生儿出生后6~
2004,32(3):46.
尿湿应及时更换;④每2 h为患者翻身1次,保证每次翻身的
质量;⑤每次翻身后按摩骶尾部、髋部、足跟、外踝等骨隆突 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边连防,陈晓红,李津.急性脑卒中的多器官损害[J]. p 1J
沈发凤,陈娟华,杨晓瑛.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 合征的护理5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10. 本文编辑:王宾 2009—05—07收稿
要。患者一旦发生呼吸道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颅内 压增高更加明显,病情就会进一步恶化。因此,应及时采取切 实有效的多种措施。如多次有效的吸痰、持续吸氧、密切观察 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等措施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减 轻肺部感染。 3.3.4高热此类患者大多数出血后有高热,如超过38℃ 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昏迷者可持续在腹股沟j腋窝、颈部 等大动脉处冰敷。在物理降温过程中,每30 min测量体温1 次,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降温效果,神志清楚者可给予药物 降温,如冬眠灵等,并配合物理降温如全身温水或酒精擦浴 等,使体温降至37℃左右。 3.3.5预防压疮具体做法:①严格床头交接班,包括皮肤 清洁,有无皮肤受损及受损程度;②建立床边翻身卡:包括床 号、姓名、翻身时间;③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若有潮湿或 眵 1J 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