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建筑工程测量

第9章-建筑工程测量


已知点A B,用距离交会法测设P点。
1.计算测设数据
P (XP,YP)设计
DAP (xP xA )2 ( yP yA )2
DBP (xP xB )2 ( yP yB )2
DAP
2.测设距离交会点
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1;
在测站B用钢尺测设D2, 相交得P点位置。
A
(XA,YA)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场地平坦、
最原始的方法为悬挂垂球线得到一条铅垂线。
(二)经纬仪垂直投影法
用两架经纬仪或全站仪(也可以用一架仪器两次安置),在
两个大致垂直的方向
C2
上,利用置平仪器后 的视准轴上下转动为 一铅垂面,两铅垂面
Bz
铅垂面一
Az
铅垂面二
C1
相交而测设铅垂线。
经纬仪垂直投影法在
C
建筑施工中有广泛的
用途。
两铅垂面相交
72
2.极坐标法测设P点
用经纬仪测设水平角β,用钢尺测设水平距离D;或用
全站仪测设β和 D,在实地标定 P点。
72
1111
例:右图中J、K为已知导线点,P为 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
K
XK=746.202m YK=456.588m
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
样数据β、D。
极坐标放样算例
解:
XJK=XK-XJ=+244.092 YJK=YK-YJ=- 39.637
72
5
一. 水平角测设
测设设计的水平角时,地面上应有一个已知的方向,一般 为两个固定点,需要测设水平角度的点为测站点(A),另 一点为“定向点”(B),或称为“后视点”。测设水平角 (β)随着精度要求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方法:
B
B
B
β
A
(a)
C
A
β (b)
β β1
C1
C1
C
A
C2
Δβ
C
(c)
半测回法
XJP=XP-XJ=-52.110 YJP=YP-YJ=+63.775
Jb
XJ=502.110m
YJ=496.225m
D
D ( 5.1 21 )2 0 6.7 37 2 5 8.3 25 m7
aJK=tg-1
-39.637 +244.092
=360-
9°13′25“ =350°46′ 35"
P
XP=450.000m YP=560.000m
格网形
72
O
C
D
B
29 H
建筑方格网特点: *精度要求高; *采用建筑坐标系(坐标轴方向与建筑群主轴线平行 或垂直); *各边相互平行或垂直,且为整数; *点位便于保存(布置于设计的通道位置); *测设控制点,然后调整。 应用于大型公矿企业的施工,例如钢铁厂等
按建筑方格网进行施工放样的优点: *计算简单— 用加、减法计算直角坐标法放样数据 *使用方便— 布置在待测设建筑物的就近位置 *放样迅速— 可用直角坐标法放样
72
15
深基坑的高程测设
当需要测设高程处与水准点的高差很大时,可以用垂直
悬挂的钢卷尺代替水准尺。先后视立于水准点A(高程为
HA)的水准尺,读数为a1 ,前视悬挂的钢卷尺(尺的零
点在下),读数为b1 ;移置水准仪于基坑内,后视悬挂
的钢卷尺读数为a2 ; 按下式计算需要测设
b1
1
a1
其高程为HB 的木桩旁
72
一测回法 (正倒镜分中)
多测回法修正法 (修正值Δβ)
6
二、水平距离测设
一.设计长度的 测设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设计:距离AB 测设:在地面标定B点
AB方向
1.钢尺法测设水平距离
用经纬仪定线,指出A-B方向; 用钢尺测设DAB; 用木桩(或其他方法)标定B点。
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加距离的尺长改正、温度改正; 地面倾斜时应加高差改正。此时,实际测设的距离应为:
便于用钢尺量距且测设距离
不大于一尺段的场合。
72
DBP B
(XB,YB)
114
四、点位高程测设
1.测设设计高程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设计:B点的高程HB 测设:测设B点高程标志
例:水准点A的高程
a
Hi
1.534
A
0.910 b B
HB=5.000 HA=4.376
HA= 4.376m,要测 设某设计地坪高程
型号 DZJ200 PD3 WILD NZL WILD NL WILD ZL
铅垂线精度 1/40000 1/40000 1/30000 1/200000 1/200000
72
22
PD3铅垂仪及内部光学结构
铅垂仪
4
5
9
OO
1
10
1
2
2
11
3
3
12
OO
6
3
13
7
8
14
1.上目镜 2.下目镜 3.水准管 4.上物镜 5.上物镜调焦螺旋 6.下物镜调焦螺旋 7.脚螺旋 8.底板 9.上调焦透镜 10.上直角 棱镜 11.下直角棱镜 12.下调焦透镜 13.下物镜;14.连接螺旋 孔及向下瞄准孔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将土木工程设计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数据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测设, 使能据此施工,因此又称为“施工放样”。
在施工现场,由于各种建、构筑物的分布面较广,而且施 工有先后。为了保证各建、构筑物在平面位置和高程上都 能整体合乎设计要求,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和“先控 制后细部”的测量原则,也需要先进行控制测量。
A
水准尺的应有读数b2:
HB HA (a1 b1) (a2 b2) hAB a 2 2 b2
b2 a2 (a1 b1) hAB
B
h AB HA
HB
72
16
五、坡度线测设
在铺设管道、修筑路面等工程中,需要测设设计的坡度线,
采用的仪器为水准仪或经纬仪。设A点桩顶高程为HA,A、 B两点间的平距为D,两点间的设计坡度为i,则B点的设计 高程为: HB=HA + i×D,按坡度测设B点的高程。
b aBP aBA
2.测设交会角α,β
α
在测站A测设α,得AP方向; A
在测站B测设β,得BP方向,
两方向相交得到P点。
(XA,YA)
bB
(XB,YB)
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的方向线打“骑马桩”(图中红点),
然后交会出 P点位置。应使交会角 30o <γ< 150°。
72
113
(四)距离交会法
E2 Δx
B
72
10
(二)极坐标法
A B为已知点,设计P点的坐标
(XP,YP),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
1.计算测设数据
aAB=tg-1
YB-YA XB-XA
aAP=tg-1
YP-YA XP-XA
aAB aAP
Ab
(XA,YA)
D
b=aAP-aAB
B
(XB,YB)
P
(XP,YP) 设计
D=(XP-XA)2+(YP-YA)2
aJP=tg-1
+63.775 =180-50°44′53″=129°15′07″ -52.110
β =aJP-aJK=129°15′07″-350°46′35″
=138°28′32″
72
112
(三)角度交会法
已知点A B,用角度交会法测设P点。 P (XP,YP)设计
1.计算交会角α,β :
g
a a AB a AP
72
接收靶接收激光光斑
26
精密垂准仪 — 高精度测设铅垂线
WILD-NL


WILD-ZL


向 下 投
铅 垂 线



线
72
27
§9-3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一、施工控制网概述
在建筑施工时,需要建立施工控制网。工业厂房、民用 建筑、内部道路等大部分是沿着互相平行或垂直的方向 布设的,因此,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工地上,施工的 平面控制网一般布设成矩形格网,称为“建筑方格网”。 对于面积不大而又不太复杂的建筑设计,常采用平行于 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布设一条或若干条基线,作为建筑施 工的平面控制,称为“建筑基线”;也有布设导线作为 建筑施工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布设水准网或水准点。
72
23
激光垂准仪
DZJ200
用激光指示 铅垂线方向
激光束
水准管 光学对中器
72
发射激光束 物镜调 焦螺旋 激光发射器 目镜
24
激光垂准仪目镜视场中—
看到的瞄准十字丝及激光光斑
目镜视场
十字丝及 激光光斑
目镜
72
25
高层建筑施工中激光垂准仪作垂直投影
用接收靶接收激光光斑
垂 准 仪 发 射 激 光
72
8
三、 平面点位的测设
三.设计平面点位 的测设
将设计的平面点位( x, y )测设到实地上。
测设方法: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测设数据: 角度β(直角), 距离D 角度β , 距离D 距离D1, 距离D2 角度β1, 角度β2
●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
72
HB=5.000m。
大地水准面
在A、B间安置水准仪,在B处设木桩;对水准尺A读数:
设 a = 1.534m,则:
水平视线高:Hi= HA+a= 4.376+1.534= 5.91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