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他奶市场营销案例资料

维他奶市场营销案例资料

让品牌文化融入到地域文化,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从而使品牌文化能够一脉传承。
总结
3.做好危机公关,维护品牌信誉,建立良好客户 关系。
完善好售后服务,保证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长存且兴盛 发展的根本。
谢谢欣赏
The end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同年12月到次年2月期间,有三位顾客在饮用 仍在有效期内的麦精维他奶发现有酸味,在 传媒报导事件后,维他奶的深圳厂房停产及 回收全部8百万包豆奶产品,但其后仍有两 位顾客发现维他奶产品有酸味,结果维他奶 吧香港屯门厂房全面停产,并回收所有产品。
维他奶集团与专家合作,合力化解这次危机,聘请了瑞典籍专家 到香港厂房展开全面的调查,发现问题来自包装机之后,为确保 产品质量,维他奶把整条生产线拆除及重新组合
产品策略
把维他奶打造成年年轻人喜欢 的消费品,使维他奶向其他汽水一样,与年轻 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息息相关。
营销策略
品牌策略
针对美国等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脂肪过多的问题,维 他奶的定位转为高档的“天然饮品”,即没有加入色素和添加 剂等人工成分、脂肪含量低,这一定位大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结果,维他奶演绎了历史性的趣事,从低价格的穷人 “牛奶”到高价格的低脂健康“牛奶”。
•早餐喝豆奶,是一种健康饮食
新趋势,是社会的潮流!
•一杯豆奶,健康一个民族。早餐喝
豆奶是中国人对自己优秀传统饮食 文化的回归!
•豆奶对人体益处多, 有营养, 没负担
市场分析
顾客需 求
行业机 遇
竞争对 手分析
品牌具体定位
1940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新世纪
Swot分析
• 良好的运营绩 效 • 多样的口味, 精美的包装 • 中国大陆的 低市场份额 • 中国大陆不 成功的推销 方式 • 没有电子零 售的存在 • 原料不足 与原料价 格上涨 • 行业内外
经营状况
创立公司的巧妙动机:有“中国之牛”之称的大豆,
富含蛋白质而价格低廉,大豆制成的豆奶应该可以替代 牛奶 在历史的潮流中起伏:引进高温加热杀菌处理,保 质有了保证,销量开始大增
新时代,新的未来:维他奶一直秉承着健康的理念,
坚定不移的向前迈步
属性:味道好,有营养价值
品牌内涵
价值 属性
利益:安全,可靠,无添加, 是天然饮 料,可放心饮用
全面发展 维他奶出现
70年代以前 经济因素 发展出现新方向 社会文化因素 80年代
低迷发展 70年代初-中
心理因素
70年代中期 企业营销策略
马斯洛需求层次对变身过程的指导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自我实现需 要
尊重需要
企业对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了解
豆浆变身维他奶,顾客心理历程
1.求实动机:有营养的牛奶代替品 2.求美动机:贴近年轻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它
品牌延伸
维他奶集团采用的是同行业品牌延伸策略,原产品“维 他奶”与其延伸出来的其他的产品都是属于快速消费品, 属于食品行业,从关注健康和营养的豆奶类产品,到果 汁,牛奶,茶,汽水等等。
从豆奶到牛奶
从豆奶到柠檬茶
维他奶危机管理 1995年10月,有顾客投诉维他奶有类似火水的味道,维他
奶回收市面上同类产品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迈进国际市场,强调与牛奶不同的地方,
展示维他奶的独特之处。
品牌推广-销售渠道
维他奶公司的分销渠道模式是垂直渠道系统模式。
而在这之前,维他奶除了每日派送外亦通过零售商分校方式销 售。在各地设立的维他奶分公司上,所有分销渠道都是通过厂 商,然后再到所选择的经销商,然后再到零售店,最后才到需 要产品的消费者。在一整条的销售渠道线上,经销商与零售商 占了主导地位。 因此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超市及各大小零售店成为了维他 奶的主要销售渠道,同时配合促销与海报宣传,为维他奶打开 了消费者市场。
的注意。良好的促销有助 于消费者建立购买习惯, 提高销售业绩,争取潜在 顾客,增加顾客对品牌的
接受度。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社会各
界及消费者的信赖和高度肯定,品
产品包装设计
一、包装背景大专色的使用, 让包装在货架中更加醒目与抢 眼,使产品在销售行为中占得 先机;
二、升级使用新版维他奶 LOGO,让产品设计更加时尚、 更加高档,提升产品价值感; 三、新包装设计巧妙加入奶 花,强调维他奶是奶的本质, 固化产品消费的场景和时机, 更有利于抢占早餐奶类饮品市 场。
百变才有未来
从豆浆到维他奶
1.品牌发展历程及经营业务状况 2.品牌内涵与核心价值 3.品牌决策及定位 4.品牌命名与设计 5.品牌推广与延伸 6.品牌危机管理及其国际化策略 7.品牌管理实践的评价
目录
品牌命名
维他奶这个名字创新并且独特,维他奶的 本质是“豆浆”但它舍“浆”而取“奶”, 不但套用了英语中“豆奶”(soya milk)的概 念,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它的营养价值和 作为牛奶代用品的身份。此外,“维他” 来自拉丁文vita,意即“生命”,而在英语 中,又有vitamin一字,指人体不可缺少的 营养成分;也有vitality一字,意即“活力”。 维他奶这个命名,正好迎合了当时在欧美 刚刚开始流行的营养学说。可以说。无论 在产品本身的构思和它的名称来说,维他
用户:无论是走在时代尖端的 年轻人,还是注重营养的儿童, 抑或是老人家,都爱喝维他奶
个性:喝维他奶更加健康,喝 维他奶更 加开心
文化
品牌 内涵
个性
利益
用户
文化:两千多年的历史,豆浆 与油条的完美搭配,香港人本 土文化的组成部分,经典之作, 特殊的情切感和认同感
价值:绿色健康的食品,健康
品牌核心价值
以1996年1月16日计算,回收的产品达到一千三百万包。
总结
从豆浆变成维他奶,由穷人的牛奶直至国际饮品的过程,给 了我们如下启示:
1.作为企业,应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重点,不 断加以突破与改变。
了解消费者的各种潜在需求,顺应消费者的观念,从而赢得 市场,最中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总结
2.树立经典的品牌形象,培养品牌的亲切 感和认同感。
维他奶的销售促销主要是 在超市中进行。通过对产 品打折,捆绑出售或者赠
能够直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增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的有效
手段。而作为拥有超过70年悠久历 史的香港品牌,维他奶没有固步自 封而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致力 于打造能为消费者所广泛认可的品 牌。 维他奶对消费者核心需求的关注和
送礼品的方式吸引消费者
奶这商品在当时都是很有创意的
品牌发展历程
70年以前 70年初— 70年中
70年代中 期 80年代
作为牛奶代用品和廉价 饮品,主要为营养不良的 人们提供营养。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 掉价的维他奶需求降低, 主打年轻人消费品和消闲 豆品公司业务陷入低潮。 饮品。 香港:以人们对维他奶 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为依托, 树立经典饮品的形象。 进入国际市场,在美国成 为高档的天然饮品。
品牌国际化策略
维他奶是最早进入美国市场的四大国际豆奶品牌之一,在向欧美 消费者推广豆奶和豆类制品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欧洲人特别注 重保健,由于豆奶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口感,越来越多的年轻妇 女和家庭开始选择营养型的豆奶来替代传统的碳酸型饮料。原本 只是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豆奶,开始被外国人所接受。
演变历程
广告
电视广告:全面渗透日常生活 超市促销以及销售点海报:定期定点举办 报刊杂志:明确针对固定读者群
• 一个关键点:“绿色牛奶”
• 一个气氛:以感情诉求为主线,让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了解我们的产品
• 一个记住:记住品牌的名字——维他奶 • 一个信息:比牛奶更健康,营养更容易吸收
品牌推广- 维他奶来自非转基因大豆的绿色“轻能量” • 随时随地舒展身心的“维他奶轻瑜伽” • 无处不在的维他奶“轻生活”
2
3 4 5 6
• 维他奶时尚的“轻食主义”
• 维他奶“轻食低碳营养餐桌” • 维他奶“低碳、绿色、轻松生活” 理念传递
7
直效营销 销售促销 品牌推广-公共关系
营销渠道
维他奶公司的分销渠道模式是
垂直营销渠道
策略。
就是通过在各地设立分公司,进行销售。现 在已经在深圳、上海、南海、美国麻省艾尔市及澳洲 维多利亚省开设了分公司。
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理
1995年10月,有顾客投诉维他奶饮品有类似火水的味道, 事件发生后,香港卫生署对维他奶进行多次抽样检 维他奶立即回收市面上同类产品。 验,在 51个样本中,细菌含量及各样成份皆没有超越 1995年12月至1996年2月期间,有3位顾客在饮用仍在有 标准,但为了维持消费者的信心,维他奶聘请瑞典籍 效期内的麦精维他奶时,发现有酸味,在传媒报导事件后, 专家到香港厂房作详细调查。发现问题源自包装机, 维他奶的深圳厂房停产及回收全部8百万包纸包豆奶产品。但 为确保产品质量,维他奶把整条生产线拆除及重新组 其后仍然有2位顾客发现维他奶产品有酸味,结果维他奶需把 合。维他奶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获得解决 。 香港屯门厂房亦全面停产,并回收所有包括豆奶及其他饮品。
是穷人的牛奶。
3.求廉动机:追求廉价饮品 4.求名动机:香港本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经典饮品”。
5.求新奇动机:高档的天然饮品。
广告的力量
社会营销观念
空杯循环再用
维他奶曾与香港两间连锁便利店7-11及OK便利店合作,推 出维他奶空杯回收计划。便利店会为每个退回的维他奶空杯回 赠港币5毫,此计划获得香港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嘉许,地球之 友亦希望其他饮品生产商推出类似的回收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