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聊城市水土保持树种

聊城市水土保持树种

xx主要xx树种
一、xx概况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与冀、豫两省交界,区位独特,自然条件优越。

地理位置在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质良好,其中壤质土占78%。

年平均气温13度以上,活动积温4500-5000度,无霜期190-200d,年平均降水量600-650mm,耕层pH 值在7. 1-8. 5,酸碱适中,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聊城市现辖9个县(市、区) ,全境8590
km2 ,耕地面积5. 533万hm2 ,全市总人口5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农业人均耕地0. 121 hm2。

(一)地质地貌
聊城市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受黄河历次决口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

浅平洼地、缓平坡地、背河洼地和河滩高地是区内的主要地貌类型。

(二)气候条件
聊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多风,晚秋易旱。

地处半湿润地区,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7 mm。

降水变率一般为18.3%-25. 8%,最大可达70%,年干燥度为1. 7-1. 9,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较为干燥。

降水62%-67%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大,全区暴雨年平均日数为1.9-
2. 6 d,日最大降雨量为312. 2 mm。

(三)土壤类型
聊城市土壤分为褐土、潮土、盐土和风沙土4个土类。

其中风沙土类面积2.76万hm2 ,占全市土壤面积的3. 9%,主要分布在莘县、冠县、茌平、东昌府区和高唐等县市的决口扇形地和沙质河槽地边缘。

这类土壤质地松散,结构性差,抗侵蚀力差,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肥力低,持水能力较差,遇中雨易产生地表径流,引起土壤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春季风蚀也比较严重。

(四)植被覆盖
聊城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境内天然植被很少,仅有零星灌木林64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074%。

分布在古黄河故道沙丘地带。

目前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农田林网防护林、河岸防护林、果园林、四旁树木以及次生草植物群落等,总的来说,植被覆盖率抵,涵养水源、拦蓄径流能力比较低,一遇高强度降水或大风,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并使沙化土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二、主要xx树种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由于受黄河多次改道和泥沙沉积的影响,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多风,晚秋易旱。

土壤质地松散,结构性差,植被覆盖率低,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处于半湿润地区的聊城市水土流失范围不断扩大。

尤其是引黄灌区的沉沙池区,由于每年的泥沙沉积,使沙区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水土流失现状
聊城市水土流失虽然不普遍,但在冠县、莘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等县市的决口扇形地、沙质河槽地边缘以及沉沙池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导致并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风沙区土壤多为风沙土,土壤质地松散,结构性差,土壤肥力低,每逢大雨和大风使土壤表层随风吹、水冲而流失,使土壤质地变粗,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

据典型小流域调查;风沙区年均土壤养分流失量为有机质2. 88万t、全氮0.31万t、全磷0.8万t、碱解氮24.5t、速效磷3.1t、速效钾42.9t ,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约占风沙区年化肥使用量的21%。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的沙粒含量越来越高,并沙化了附近的农田,而且使境内大小河沟都有不同程度地泥沙淤积现象,大量泥沙淤积于沟渠河道之中,抬高了河床,使其灌排效益降低,多年来,由于风沙区植被覆盖率低,农田复种指数也低,生态环境恶劣。

(二)主要水保树种
平原地区的径流深和侵蚀模数都很小,并不存在水蚀的危害,但由于降雨量集中,形成春旱夏涝,培育森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干热风和涝灾,改善农田小气候,同
时为当地群众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

以冠窄、枝叶稠密、抗风、深根性树种为宜,根据当地经济条件适当发展长绿针阔叶林带。

对于中、强度侵蚀的冠县、莘县地区,因害设防:
营造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实行林粮间作。

布设在农田四周,主要以杨树、枣树为主。

针对黄河古河道以及沟河淤积严重的地段,要搞好防冲蚀工程,实行乔、灌、草结合,河堤种植乔木、河坡种植灌木和草,形成防护体系,降低地表侵蚀,锁住风沙。

布设在流域上游集水区,主要是柳树,沙棘,沙枣,榆树,泡桐等。

本区中南部的东昌府区、茌平、东阿一带,属于中度侵蚀区,土壤质地偏轻,沙粒含量较高。

东阿为鲁西地区唯一的有山县,同时与泰山山脉一河之隔。

其主要树种除了杨树、榆树以外,还有侧柏和松树等树种。

对于城市防护林主要是以行道树国槐为主,还有垂柳。

三、xx林建设情况
(一)xx林的分布和成效
聊城市位山灌区干渠贯穿东昌府区境内,长76.2km。

分干、支渠57条,总长度463.9km。

徒骇河、马颊河和三条干渠共植树260.6hm2,计19万棵,斜坡种草183. 5hm2,堤防绿化率达到94%。

东昌府区科委主持进行沉沙池的综合治理工作。

按照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立体种植,防风固沙,整治水土,增加效益的治理方针,已完成植树面积200hm2 ,植树12万棵,经济林100hm2 ,田间配套工程完成95% ,整治疏浚沟渠13. 6km,使池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本区中南部的茌平、东阿一带,属于中度侵蚀区,一项沟道坝系工程措施。

这一工程在防洪保安、蓄水拦泥、供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改善风沙区的水资源利用条件,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防护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风沙区生态整体改善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莘县、冠县、阳谷等地区采用通风结构林带、大网格、果粮间作模式,起到以短养长、以果促林、以林促农、以农养林的互补效应。

对半流动沙地以开发利用为主,寓治理于开发之中,采用稀疏结构林带、中网格、建经济林基地的模式,实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对流动沙地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采用紧密结构林带、小网格、农林牧综合开发模式,林果粮草因地制宜,以林促牧、以牧促农,改善生态条件,提高沙地综合生产力水平。

(二)xx林建设的不足
1、森林资源少,覆盖率低
聊城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境内天然植被很少,仅有零星灌木林64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 074%。

分布在古黄河故道沙丘地带。

目前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农田林网防护林、河岸防护林、果园林、四旁树木以及次生草植物群落等,总的来说,植被覆盖率抵,涵养水源、拦蓄径流能力比较低,一遇高强度降水或大风,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并使沙化土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2、林分质量差
林分质量高低,也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子。

林分质量高,其综合防护效益则强,特别在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地表径流,抗御自然灾害及防治病虫害面作用非常大。

据测定森林郁闭度在0.7以上,就可以基本控制水土流失。

但由于水土肥条件差,山地多干旱瘩薄,平原多沙、碱、涝洼,立地条件差,经营粗放,林分质量很差,在保持水土方面,功能低下。

3.林分结构不合理
根据森林的生态功能分析,林种、树种、层次结构不同,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不同。

一般防护林防护效益高,而经济林由于多采用不充分郁闭的纯林方式经营,林下一般不保留下木和植被,是一种水分涵养及水土保持功能较差的林种。

我市林分树种结构,人工纯林居多,混交林少,品种单一,保护水土作用低。

4.森林资源人为破坏严重
人类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土壤侵蚀,引起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由于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给全市造成的水土流失是相当严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人们生态意识,林业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全市有限的森林资源,还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造成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的现象屡有发生,违反规定毁林采石、采砂、取土现象屡禁不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