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侯国越

合同法侯国越

合同法总论

第一章合同法与合同概述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一)概念

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民事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

(二)调整对象

财产关系→动态财产关系(即财产流转关系)

1.合同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之特征:

(1)主体的地位平等;

(2)在形式上表现为合同关系。

2.合同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之种类:

(1)商品交易关系;

(2)无偿性民事财产流转关系。

二、合同法的特性与意义

(一)合同法的性质

1.合同法是维护社会一般人在民事交往中预期经济利益的财产法

2.合同法是为商品交易提供交易规则的交易法

(二)特征

1.任意法性

2. 统一性和国际性

(三)合同法的意义

思考题有人说:“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如果一律强调合同与《合同法》来办事,可能给交易双方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负担,因为《合同法》是陌生人交易的法律。”(苏力)对此,你有何评价?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概述

1.合同法原则与民法原则的关系

2.有关观点的评述

(二)合同自由原则

1.合同自由原则的确立

2.合同自由原则的内涵

(1)缔约自由:是否订立合同,当事人自己做主

(2)相对人自由:合同当事人可自由选择相对人

(3)内容自由: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协商决定

(4)形式自由:合同采用形式由当事人决定

(5)变更或解除的自由

(6)其他方面。

3.合同自由的限制

(三)诚实信用原则

1.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该原则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当事人双方利益平衡

2.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3.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法》上的“义务群”

(1)合同订立中的先合同义务(诚信原则的延伸)传统民法认为“无合同即无责任。”

合同订立--(附随)--先合同义务--(违背)--缔约过失责任

(2)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和从给付义务(具有不确定性)

附随义务是保护当事人固有利益不受损害的义务;从给付义务是保证给付利益实现的义务

(3)合同消灭后的后合同义务:瑕疵担保责任

4、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解释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25条)

附:合同解释方法

四、合同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合同法

(二)近代合同法

(三)现代合同法

五、合同法与相关相关法律的关系

(一)合同法与侵权法

(二)合同法与无因管理法

(三)合同法与不当得利法

请参见:李开国主编:《合同法》(P16-22)

六、我国的合同立法情况

(一)概况

(二)《合同法》的成功之处

1、结束三法并立,实现交易规则统一

2、与原来三部合同法中计划经济的影响说再见

3、广泛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4、坚持了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的原则

5、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和司法时间的经验

6、针对经济转轨时期问题提出响应对策

(三)《合同法》的不足之处

1、应当规定的合同未规定,如旅游合同,劳务合同等

2、“无害条文”过多

3、出现逻辑和体系的混乱

第二节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一)语源

(二)立法定义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条)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85条)

(三)涵义

1.广义的合同概念——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2.狭义的合同概念——民事合同或民法合同

3.最狭义的合同概念——债权合同

思考题:

1.《合同法》中的合同是何种意义上的合同?

《合同法》中的合同指债权合同,因为我国现有民法理论不承认物权合同,《合同法》规定的身份合同不在起调整范围之中。

2.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

(四)合同与相关概念

1.合同与契约

2.合同与有效合同

3.合同与协议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平等主体之法律行为;

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

4. 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8条)

思考题: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市的一名小学生东东与妈妈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东东的吃、喝、玩、睡、学习等事项均由东东自己安排并征得妈妈的同意。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

请你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评价。

三、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以法律是否规定一定合同名称为标准

(二)要式合同(例外)与不要式合同(原则)

根据合同是否必须采用特定的形式为标准

(三)诺成合同(原则)与实践合同(例外)

以合同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为标准

(四)主合同与从合同

根据合同间的主从关系为标准

(五)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以是否贯彻合同相对性原则为标准

(六)一次性给付合同与连续给付合同

以时间因素在合同履行中所处的地位为标准

(七)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以合同之效果在缔约时是否确定为标准射幸合同——保险合同,有奖销售

(八)本合同与预备合同

(九)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以当事人是否互负对待给付义务为标准

(十)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以当事人从合同中获取某种利益是否须支付相应代价为标准

双务合同都是有偿合同,但单务合同既可能是有偿合同也可能是无偿合同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第一节合同订立概述

一、合同订立的概念

(一)概念

(二)合同的成立

1.概念

2.如何判断?

(1)一般成立条件

①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

注:此处对行为能力无要求,行为能力关涉合同效力而非成立。

②就必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意”:当事人在客观上意思表示的一致;至于主观上意思表示是否一致(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属于合同效力问题。

(2)特别成立条件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实践合同:物的交付。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367条)

二、合同的形式

(一)合同的形式选择

明示形式与默示形式

法定形式与约定形式

1.明示形式与默示形式

明示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与特殊书面形式);其他形式

默示形式:推定形式(行为);沉默方式(法律明文规定或当事人事先有约定)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36条)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66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71条、第47条、第48条)

2.法定形式与约定形式

合同的形式规则:法定书面形式;约定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之效力:可为证据效力、成立效力或生效效力,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法律无规定当事人亦无约定的,应认定为证据效力。

(二)合同的形式与合同的成立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36条、第37条)

三、合同的内容

(一)合同的条款

1.合同条款的一般规定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2条)

2.必要条款和普通条款

3.格式条款

参阅本章第三节。

(1)必要条款(主要条款/成立条款):成立合同必备的条款

◆标的和数量条款

◆法律特别规定的的必备条款

◆合同性质要求的必备条款

◆当事人要求的必备条款

(2)普通条款(一般条款)

◆通常条款:根据法律或交易习惯确定,无需当事人协商即当然成为合同内容。如瑕疵担保条款、“买卖不破租赁”条款等。

◆偶尔条款:不经当事人协商就不能成为合同内容的条款。

(二)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

1.合同权利

2.合同义务

(1)给付义务

主给付义务:债之关系固有的,比备并决定债之关系类型的义务。

从给付义务:为了准备、确定、支持以及完整的履行主给付义务而存在的义务(2)附随义务:在合同履行中,基于诚信原则而使当事人负担的,以保护他人人身、财产利益为目的的通知、保护、保密的义务

义务是整个债法体系中的主线

主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区别:

1、对债之关系的地位,作用不同

2、确定性以及发生时间不同

3、目的不同:给付义务在于实现债权的给付利益,附随义务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固有利益

4、可诉性不同

5、是否有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同

从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的联系:

1、地位,作用类似

2、都具有不确定性

3、法律规定方法相似

从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的不同:

1、目的,作用不同

2、不确定性程度不同:从给付义务的不确定性<附随义务的不确定性

3、可诉性不同:从通过诉讼可以要求对方履行,附只能要求赔偿

4、违反以后的法律后果不同:违反附是对固有利益的赔偿,违反从则是对给付利益的赔偿

第二节的方合同订立式

一、概述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3条、第38条)

二、要约

(一)概念和要件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4条)

1.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2.以缔结合同为目的(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3.内容具体确定(包含合同必要条款)

(二)性质

意思表示/准法律行为。

其法律拘束力是法定的,而非要约人的意思表示决定的;不同于法律行为,亦不同于事实行为。

(三)要约邀请

1.含义与性质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5条)

概念:指当事人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性质为事实行为。

2.主要形态

(1)寄送的价目表

(2)拍卖公告

(3)招标公告

(4)招股说明书

(5)商业广告(要约邀请或要约)

思考题:

下列商业广告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1. 星期六上午九点 / 重百回兴店/三件全新皮大衣 / 价值近100元起 / 只卖一元 / 欢迎惠顾

2. 星期六上午九点 /重百回兴店/一件黑兔毛政法牌女用披肩 / 美丽飘逸 / 价值139元 / 只卖一元 / 先来先买

争议问题:下列行为的性质?

1.商品标价陈列

要约;但商店临街橱窗里的商品陈列,主要功能在于广告,应定性为要约邀请。

2.自动售货机的设置

要约(但以售货机中存在有关种类的货物为前提)。

3.公共事业行为

客运站的设置:要约邀请;

出租车停车候客:要约邀请

注意:根据有关规定,在公共事业领域实行强制缔约,但这仅仅限制有关主体承诺的权利,而未影响对有关行为性质的认定。

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的方法:

1、根据法律规定区分

2、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区分

3、根据意思表示是否包含了合同主要条款来区分

4、根据交易习惯区分

5、考虑其他情况

(四)要约的法律效力

1.要约开始生效的时间

投邮主义(发信主义)

到达主义(受信主义)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6条)

2. 要约法律效力的内容

(1)对要约人有法律约束力(形式约束力)

(2)对受要约人有法律约束力(实质约束力)

(3)要约的撤销与撤回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7-19条)

3.要约法律效力的存续期间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3条)

合理时间:由要约人到达受要约人的时间、受要约人必要的考虑时间、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等因素决定。有时还要考虑罢工、交通中断等因素。

要约在未生效之前,存在撤回问题;在生效之后,就只存在撤销

撤回的相关规定:

1、撤回指对已经发出但尚未生效的要约,阻止其生效的意思表示

2、撤回要约的通知应早于要约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3、拍卖中,竞买人的应价要约不得撤回

撤销的相关规定

1、对已经生效但未获承诺的要约,消灭其法律效力的行为

2、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3、(《合同法》第19条)

(五)要约失效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0条)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默示拒绝)。

思考题:

1.作为要约人或受要约人的法人绝对消灭,要约是否失效?

自消灭时失效。

2.作为要约人或受要约人的自然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要约是否失效?

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不影响要约的效力;但要约中含有或可推出明显反对意思的,以及受要约人知悉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例外。

受要约人在承诺前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亦不影响要约的效力,但要约中含有或可推出明显反对意思的,例外。

三、承诺

(一)概念和要件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1条)

1.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2.明确对要约表示同意;

“我会认真考虑贵方的提议”?“原则上赞成贵方的条件”?

3.未对要约的内容作实质性修改;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30-31条)

4.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3条、第28条)

5.特殊要件:承诺的方式符合要约的要求。

《意大利民法典》第1320条(4):如要约人对承诺之形式有特定要求的,则不符合该要求的承诺无效。

承诺的方式:通知或行为。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2条)

(二)承诺的生效

1.承诺生效的时间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6条)

(1)通知形式的承诺

大陆法系:到达主义;英美法系:发信主义;

我国:到达主义

(2)作为方式的承诺

作为完成时(“作出承诺的行为时”)。

(3)沉默方式的承诺

要约有效期届满时。

2.承诺生效的法律后果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5条)

承诺生效的时间:合同成立的时间承诺生效的地点:合同成立的地点

异时承诺的,合同成立的时间或地点为最后一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时间或地点。

在招投标中,定标后合同并不当然成立,当事人双方签定确认书后合同成立。

(三)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

1.承诺迟延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9条)

⑴、未迟发而迟到

⑵、原则有效

⑶、要约人及时表示不接受的,则迟延的承诺为新要约

2.承诺迟到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8条)

⑴、迟发而迟到⑵、原则上是新要约

3.承诺撤回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27条)

第三节格式条款问题

一、格式条款的概念

(一)称谓

(二)定义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39条)

特点:1、预先确定(由一方当事人预先订立)

2、订立时不与对方协商

3、附从性

(三)格式条款与示范合同

二、格式条款与合同的订立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39条)

1.公平原则

2.提示义务

3.说明义务

三、格式条款的效力

(一)无效——免除自己责任,加重对方责任的的条款无效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0条)

相关链接:《消法》(第24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保险法》第18条:

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讨论问题:

某保险公司在保险单第一页有“明示告知”:“…3.详细阅读所附保险条款,特别是有关责任免除条款和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的部分…”。

试问这一“告知”是否就可使该保险合同中所有的免除保险人义务的条款发生效力?

思考题:

试对实践中常见的下列格式条款进行评述:

“售出商品,概不退换”

“本店谢绝客人自带酒水”

“打折商品不能退换”

“一旦过期,卡内余额强制没收”

(二)格式条款的撤销和变更问题

四、格式条款的解释

(一)合同解释的一般方法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25条)

(二)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方法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1条)

1.通常解释

2.不利解释:有两种以上解释的,选择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的解释

3.非格式条款优先

讨论问题:

重庆市某政法大学大二学生张三,在一碗水百货商场购物,时值该商场举办“满百返二十”的促销活动。张三颇为动心,于是购买一件心仪已久但一直舍不得出手的漂亮衣服,价款680元。后该商场以“促销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主张商场向消费者返还的现金金额最高不得超过100元。请问:合同的最终解释权归谁?一碗水商场的主张是否正确?

参阅:梁慧星:“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权’”

第41条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属于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以约定排除其适用。因此,经营者在合同文本、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及店堂告示中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因违反强制性规定,是无效的。

最终解释权归属在于人民法院。

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属于强制性规定,故其排除当事人的约定

第四节缔约过失责任

一、概念与构成

(一)概念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因违背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构成要件

1. 缔约过程:行为必须发生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

2. 义务违反(过错):当事人一方其违反了法定义务

3. 信赖利益或其他损失

信赖利益损失:相信合同成立、有效,但合同实际并未成立因而遭受的损失

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如:缔约费用、准备履行所支付费用,上述费用的利息损失,其他直接支出费用;因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而遭受损失叫间接损失。

4. 因果关系

(三)相关概念(概念比较)

1. 违约责任

2. 侵权责任

参阅:李开国主编:《合同法》P76-77

信赖利益损失

(1)概念:

信赖利益

信赖利益损失

(2)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以履行利益为限?

(4)适用过失相抵原则?

(5)包括非财产损失?

思考题:

按照通说,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仅包括信赖利益损失。请对这一通说进行评述。

按照德国学说及我国一些人的观点,缔约过程中,一方致使对方固有的财产受损或人身伤害,在成立侵权责任的情况下,亦不妨碍可能成立缔约过失责任(责任竞合)。请结合德国“亚麻地毡案”及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思考。

信赖利益损失到底应当如何界定?请我国有关学说进行评述。

缔约过失始于德国著名的“亚麻地毡案”。本案原告在挑选准备购买的亚麻地毡时受伤,由于发生了意外事故,买卖根本就未发生。帝国最高法院认为,该顾客已经处于商店的保护之下;由于对地毡管理不当而造成顾客伤害的雇员,则违反了如若契约成立即会产生的注意义务。既然顾客因购买商品而来到商店,并将自己的安全保障寄托于商店,契约上的注意义务就应当适用于缔约提议。原告基于被告的缔约过失而得到了损害赔偿。本案中,商店对顾客所承担的缔约过失责任,是对其身体受到伤害所发生损失的赔偿。

德国学者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所保护的是原告的“消极利益”,其目的在于“使原告重新回到缔约谈判开始之前的情势之中”。

Larenz教授指出:在缔约之际人身或财产受损的情况下,均可请求赔偿,其标准是维护利益(Erhaltungsinteresse),可以远远超过契约成立及履行的利益,第122、307、309条关于损害赔偿不得超过履行利益的规定在这里不予考虑。德国新债法实施后,一方违反先契约义务,应按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债权人的损失。按照《德国民法典》第249条第1款的规定,负损害赔偿义务的人,应恢复损害发生前的原状,即是用已受到损害的财产状

态和假设没有受到损害的财产状态进行比较。

王洪亮博士认为:“由缔约过失产生的损害赔偿可以是信赖利益的赔偿,也可能是履行利益的赔偿;在缔约之际人身财产受损时,还可以是相当于侵权损害赔偿的维护利益;除了赔偿之外,还有利益返还救济存在的可能。

思考题:

缔约过失责任是否可以延伸保护缔约人以外的第三人?

二、请求权基础

(一)学说

1.侵权行为说

2.法律行为说

3.法律直接规定说

4.诚信原则说

在我国请求权基于缔约过失责任之基础

(二)评析与结论

诚信原则为缔约过失责任之基础;但今日之世界,亦不乏由法条明文规定之立法例。

三、类型化

(一)一般分类

1.契约未成立型

(1)要约人错误的撤销要约

(2)契约未成立的其他情形

2.契约无效或被撤销型

(1)契约无效型

(2)契约被撤销型

3.未尽保密等义务型

(二)我国法律规定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4.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对方商业秘密。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2条、第43条)

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反不正当法》第10条)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一节合同效力概述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

(一)效力:事物所产生的有利作用。

1.法律效力:(1)法律规范的效力;(2)裁判文书的效力

2.权利的效力:物权的效力、债权的效力等

3.行为的效力(1)事实行为的效力;(2)准法律行为的效力:如要约的效力;

(3)法律行为的效力:合同的效力、遗嘱的效力、其他行为的效力

(二)合同的效力的含义

1.广义:法律对一个业已成立的合同进行评价的结果。包括合同的有效与合同的无效(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

2.狭义(通常):有效合同的效力,即合同的法律拘束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变动的法律上之力。

二、合同的有效与生效

(一)有效与生效的涵义

有效:一个业已成立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因而获得了法律的肯定性评价。

生效:一个合法有效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的现象。

一般而言,有效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有效与生效仍有区别。例如,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可能自成立时即为有效,但须至条件成就时方能生效。

(二)合同的一般有效条件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55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2条)

参阅:“民法总论”之“法律行为”部分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原则

4.标的可能、确定

标的之确定和可能

1.标的可能

(1)事实不能与法律不能

(2)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

(3)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

(4)永久不能与一时不能

(5)全部不能与一部不能

思考题:各种标的不能对合同的影响(成立、效力、履行)?

2.标的确定

(三)合同生效的特殊条件

1.法定

2.约定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4、45、46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解释.doc(第9条)

(四)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有效(生效)

1.区别

(1)性质不同(2)要件不同

(3)法律后果不同(4)时间不同

2.联系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4条)

关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几点结论:

1.合同自当事人就主要条款达成合意时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保管合同以及以招投标和拍卖方式订立的合同等)。

2.已成立的合同,要按照其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应当具备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有效(生效)条件。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报经批准的合同,未获批准前,不发生法律效力。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登记的合同,未经登记的,可以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法条明确规定登记为生效要件的除外);但不产生对抗效力,也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等法律后果。

三、合同效力的相对性原理

(一)概念:合同只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基于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诉讼。

(二)内容

1.主体的相对性:合同只在相对特定,狭隘的范围内发生效力。

2.内容的相对性:只有合同的当事人才享有合同的权利与义务。

3.责任的相对性:违约责任只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116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121条)

(三)合同效力的相对性原理的发展

1.买卖不破租赁

2.合同之债的保全

3.产品责任制度

4.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

5.其他

四、合同的效力状态

(一)有效

(二)无效

(三)可撤销

(四)效力待定

第二节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

一、无效合同

(一)概念与特征

已经成立但严重缺失有效条件,因此当然、自始、确定、绝对的不按照当事人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无效合同只是不发生履行合同,不是不发生法律效力。

1.违法性(当然无效、确定无效、绝对无效、自始无效)

2.不得履行性

3.国家干预性

(二)法律适用

《合同法》优先,《民法通则》补充。

(三)类型(无效原因)

1.合同无效的原因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2条、第53条)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58条)

参考法规\民通意见.DOC(第68-70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解释(一).doc(第4条)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之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之合同

(6)其他

思考题: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如何?

2.我国法律将“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一律规定为无效,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

思考题参考答案: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应为无效。但应有例外(如纯获利益的合同、生活中的定型化合同、处分零花钱的合同等)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58条)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通常包含了一个虚伪行为和一个被虚伪行为掩盖的真实行为,有时恰恰需要承认那个被掩盖的真实行为的效力,才能阻止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例如,为规避税收而以联营的形式掩盖门面出租,就要承认门面出租的效力,才能阻止出租人避税目的的实现。

(四)无效的样态

全部无效与一部无效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6、57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3条)

思考题:

《合同法》规定合同中的人身伤害之免责条款无效,是否应当完全合理?(参考答案)

思考题参考答案:

造成人身伤害的事先免责条款无效,应当规定例外情形。实际上,有些人身伤害的事先免责条款应当认定为有效。例如,在竞技体育中,对于某些有严重危险的项目,事先约定免除人身伤害的竞赛者民事责任,这样的人身伤害事先免责条款,就是有效的。像拳击、散打、跆拳道、搏击等项目,一方过人造成对方的人身伤害,并不要承担赔偿责任;只有故意伤害对方当事人的,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可撤销的合同

(一)概念与特征

相对无效:可发生效力,不被撤销亦可继续发生效力,被撤销则效力归于消灭。

(二)法律适用

对于可撤销的合同,当适用《合同法》;《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仅能适用于合同以外的其他法律行为。

(三)类型(可撤销的原因)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4条)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

参考法规\民通意见.DOC(第71-72条)

注意:

比较《合同法》关于可撤销合同与《民法通则》关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规定之异同,领会其所体现的立法精神。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59条)

(三)撤销权

1.概念与性质

2.撤销与变更

参考法规\民通意见.DOC(第73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4条)

3.除斥期间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73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5条)

实例分析:类似案件中观望当事者与积极诉请撤销合同之当事人命运为何如此不同?

四、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一)返还财产(基于不当得利请求权或物权请求权)

(二)赔偿损失(基于缔约过失责任)

(三)其他法律后果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6条)

参考法规\民通意见.DOC(第74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56条-59条)

思考题:

《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行为效力的规定与《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之规定之比较及其意义?

案例分析:

甲公司是重庆“蔚蓝世纪”商住楼的开发商。2000年8月,该公司租赁与其紧邻的坡地3000平方米(租期3年),并在该地块上修建“蔚蓝生态园”景观工程,于当年12月开园。自2000年9月起,甲公司向社会散发“蔚蓝世纪”楼书对其开发的该商住楼进行宣传。其中,有如下介绍:“蔚蓝世纪”为业主提供4000平方米的私家园林“蔚蓝生态园”,分设林坪种植区、园田工作区、钓鱼池、烧烤、陶艺吧和茶寮,让业主及家人全心投入大自然之中,享受绿野闲趣,创造出能够使人全面体验清新、健康生活的理想家园。该楼书中还附有“蔚蓝生态园”的总规划图和平面布置图。(未完)

同时,甲公司用以宣传的资料还有“蔚蓝世纪”导购手册,在该手册“蔚蓝世纪”概况部分亦对“蔚蓝生态园”作了类似介绍。2000年9月8日,甲公司又在《重庆晨报》刊登“蔚蓝世纪”图文广告,以基本相同的内容对其商住楼进行宣传。同年9月24日,重庆市民乙某持上述宣传资料和广告前往“蔚蓝世纪”看房后,与甲公司签订商品房预售预购合同一份,约定由乙某购买甲公司开发的“蔚蓝世纪”商住楼A幢××号住房。合同签订后,双方履行了付款和交房义务。次年10月,甲公司突然关闭“蔚蓝生态园”。乙某遂以甲公司违约为由要求其承担责任。双方因此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三、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一)概念:已经成立但不完全符合生效条件,因而是否发生效力尚不确定。

(二)法律适用

《民法通则》仅对无权代理行为作出规定,而《合同法》规定了效力待定合同,同时规定了效力待定的越权代表行为、无权代理行为等。

(三)效力待定行为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一般合同

2.无权代理行为

3.越权代表行为

4.无权处分行为

5.其他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7-51条)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84条)

参考法规\民法通则.DOC(第66条)

思考题1:

出卖他人之物,其买卖合同效力当为何如?

(在无权处分之情形,是负担行为效力待定还是处分行为效力待定?《合同法》第51条当作何理解,如何与其他法律制度协调?)

李开国教授:无权处分行为是债权合同之当事人为履行自己债务而移转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属于物权行为,其是否能够得到权利人的追认,均不影响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债权合同(如买卖合同)的效力。相反,无权处分人还应当在债之关系中对相对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由于无权处分行为是物权行为而非债权行为,因此德国民法典将它规定在民法典总则法律行为一章中是恰当的,而《合同法》将其移植到合同法总则中则不恰当。因为法律行为包括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而合同法作为债法的组成部分则只能规定债权合同,不能规定物权合同。(未完)

由于体系位置错误,《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规定,是直接与《合同法》第2条关于合同定义的规定、《合同法》第150条关于出卖人权利瑕疵担保义务的规定相抵触的。建议删除《合同法》第51条,将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留待《民法典》之“民事法律行为”一章中规定。

参阅论文:李开国:“对《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看法和修改建议”

(未完)

梁慧星教授:

合同法第130条关于买卖合同的定义,对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一体把握,将处分行为纳入债权行为之中,视标的物所有权变动为买卖合同直接发生的效果。既然买卖合同的效力包括了标的物所有权移转,则当然要求出卖人对出卖之物有处分权。因此,合同法立法思想,不承认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但考虑到经济生活本身的复杂性,虽然属于无权处分,如果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没有理由强使其无效。故设第51条规定无权处分制度。(未完)

无权处分制度规定在合同法,仅解决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无效的判断问题,善意取得制度将规定在物权法,解决善意买受人的保护问题。判断无权处分合同之是否有效,应当依据合同法第51条;在无权处分合同无效的情形,判断权利人可否从买受人取回标的物,应当依据善意取得制度。

此外,梁慧星教授认为,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与第150条关于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并无冲突。

参阅论文: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五十一条”

思考题2: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效力当如何认定?

参考法规\合同法解释.doc(第10条)

思考题3:

关于表见代理的法律构成与法律效果。

李开国教授:表见代理的构成,必须以本人( “被代理人”)对形成相对人的误信有过失为条件。舍此条件,必然造成对公平、正义的破坏。表见代理立法的价值在于维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但是此价值的实现不能以牺牲法律的更高价值———公平、正义为代价。如果按《合同法》之规定那样, 不管本人对其误信的形成有无过失,都要按有权代理处理,势必形成无过失的、甚至与无权代理毫不相干的“本人”,必须为有过失的无权代理人对相对人承担一切责任,而有过失的无权代理人则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不仅无公平、正义可言,还会助长无权代理,搞乱经济秩序,损害交易安全。迄今为止,各国民法列举规定的表见代理,还没有哪一种是本人对形成相对人的误信没有过失的!(未完)

在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的选择上, 有四种不同的理论主张:有权代理说、行为人责任说、相对人请求权发生说、连带责任说。李开国教授认为, 最不可取的是《合同法》采纳的有权代理说。因为它排除了有过失的表见代理人的责任。表见代理既为实质上的无权代理,而其有无代理权行为人应当最为清楚,因此对表见代理的形成,行为人往往免不了有过失。最可取的则是连带责任说。因为它既有利于维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又便于本人或行为人承担责任后按连带责任的规定向有过失的另一方追偿。同时,对表见代理的形成,除相对人没有过失外,本人和行为人都有一定过失,让他们共同对无过失的相对人承担责任,也是合情合理的。

(四)效力的确定

1.特定当事人的追认(补助行为)

2.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撤回)

3.其他法律事实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47-51条)

思考题:追认之意思表示当向何人作出?

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而言,追认只能向相对人作出;

就无权代理行为而言,追认既可向相对人作出,亦可向无权代理人作出;无权处分,亦然。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

第一节合同履行概述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

(一)全面履行原则

(二)协作履行原则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60条)

(三)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1.合同履行的两大原则其实可以统一到“全面履行原则”这一个原则上来。

2.关于诚实信用、同时履行、情事变更、经济合理、亲自履行等是否为合同履行的原则?不是。

二、合同履行的规则

(一)合同履行的要素

1.履行主体

(1)概述

A.债务履行人:一般债务人、债务代理人或第三人。

B.受领履行人:一般债权人、债权代理人或第三人。

(2)合同履行主体的变更

A.合同履行主体基本要素的变更(姓名、名称、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承办人等的变动等 )

B.由第三人履行

C.向第三人履行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64-65条)

2.履行标的:代物履行制度 P134

3.其他要素

(二)合同漏洞的填补

1.概述

2.合同漏洞的补充方法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61-63条)

(1)协议补充

(2)按照整体解释原则补充

(3)按照交易习惯补充

①、双方当事人所知道

②、当事人没有约定明确排除交易习惯的

③、交易习惯存在

④、合法性

(4)按照法律规定补充

(5)其他补充方法

三、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

(一)提前履行:债务人在债务期满前履行义务,该行为本质属于违约行为。

(二)部分履行

参考法规\合同法.doc(第71-72条)

第二节合同履行抗辩权

一、概述

(一)民事权利的分类

参阅:“民法总论”之“民事权利”部分

支配权、请求权、变动权(抗辩权、形成权、可能权)

抗辩权目的在于“防守”而非“攻击”,所以抗辩权是在请求权发生后可行使。

(二)合同履行抗辩权之种类

1.同时履行抗辩权

2.先履行抗辩权

3.不安抗辩权

CISG与我国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规则的比较与评析

CISG与我国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规 则的比较与评析 CISG与我国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规则的比较与评析2010年04月08日星期四21:14CISG与我国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规则的比较与评析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它是通过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对要约表示承诺后成立的。一个合同往往不是一次意思表示就可以达成,在一方提出要约后,对方往往还会提出反要约,经过反复磋商,最后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合同才能成立。在磋商的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步骤。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的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第14-24条对此进行了规定。 我国1999年正式生效的合同法,则同样在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9-42条对于合同的订立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规定。 对这些规定进行一些纵向的评析和横向的比较,有助于为理解并解决中国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可能碰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做好充分的铺垫。本文试就一些基本的法律问题,对于CISG与我国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规则进行比较与评析。 一.要约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而言,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所作的意思表示。提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或发价人,在实践中也称为发盘人,对方则称为受要约人或被发价人或受盘人。要约可以用书面提出,也可以用口头提出。 我国《合同法》第14条对于要约的概念做出了相关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综上,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首先,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要约既不是事实行为,也不是法律行为,只是一种意思表示。其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目的,是希望与相对人订立合同;若无此目的,即不构成要约。 1.要约的要件(构成要约的条件) 依照CISG第14条的规定,符合下列三个条件,即构成要约:

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1.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合同的法律特征有: (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其意思表示的多寡可以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及多方行为。所谓单方行为,指仅由一个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双方行为,指由二个方向相反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多方行为,指由二个以上方向一致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或称共同行为。合同是基于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双方间成立的合同为双方行为,即双方合同,多方间成立的合同为多方行为,即多方合同。 (2)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意味着合同是在双方或多方都有意思表示,而且各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条件下成立。合同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或者说,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真实的意思产生于当事人的自由和自愿,因此当事人必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才能使其意思表达成一致,如果不存在平等自愿,也就没有真正的一致。因而因欺诈、协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合同,在法律上都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3)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合同以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当事人订立合同都有一定的目的,即产生、变更或者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谓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指当事人订立合同以形成某种法律关系,设定某种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用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当事人上发生变化。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消灭原法律关系。合同法上的合同所涉及的权利、义务都是民事性质的,非民事性质的行政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属民事合同的内容。同时,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如婚姻、收养、监护等,也不由合同法调整,民事合同的内容实际就是民事财产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2.如何理解合同法的本质和地位? 合同法本质上是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合同法以债权债务关系、即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直接调整对象,其深层的社会关系则是社会的财产流转关系。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包括静态的财产关系和动态的财产关系,即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关系两大部分。合同法调整的是其中的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它反映的是平等主体间在转让产品或货币,完成工作和提供劳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债务的清偿或履行,具体体现着财产从一个民事主体到达另一个主体的合法移转过程。这是合同法与物权法法律分工的明显不同。合同法与物权法虽都是财产法,然而物权,尤其是其中的所有权,直接规定社会财产的归属关系,其所要解决的是现存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因而,所有权及至整个物权,本质上是规定和反映社会财产关系的静止状态。而合同法作为调整债权关系的法律规范,规定和反映的是社会财产或其他劳动成果从生产领域移转到交换领域,并经过交换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其内容主要表现为转移已占有的财产,转换的目的或是实现对财产的占有,或是创造一个新的占有。因此,合同是当事人处分财产或获得财产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着流通领域内的财产运动状态。合同法则通过确认和保障合同当事人正当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对这种财产流转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 合同法是民法体系中的民事单行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民法是宪法之下的部门法,而民法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若干调整某种民事关系的单行法组成的,如商标法、专利法、继承法等,合同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制定的物权法也是这样的单行法。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适用于合同法的同时,合同法以其特别或具体的制度和规定对各种合同关系进行调整。 3.我国合同法有什么特点? 我国合同法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的特点: (1)从实际出发,总结与借鉴吸收相结合的原则清晰突出。(2)鼓励交易与意思自治的理念明确充分。(3)法制定和实施的时代特别显着、集中。(4)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交易便捷与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相互兼顾。(5)普遍化的合同制度与类型得到了全面规制。(6)新的法律框架科学严谨,各种新制度构筑完备。(7)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立法语言日超规范。 4.我国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意义有哪些?

2019法考必备考点:承揽合同

2019法考必备考点:承揽合同 梦想在前方,努力在路上。对于考生来说,拿到证书就是我们向往的远方。以下是“2019法考必备考点:承揽合同”,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一、承揽合同的概念、特征 1、承揽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按他方的要求完成一定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他方,他方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酬金的合同。提出工作要求,按约定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酬金的一方是定作人;按指定完成工作成果、收取酬金的一方是承揽人。 2、承揽合同的承揽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在承揽人为数人时,数个承揽人即为共同承揽人,如无相反约定,共同承揽人对定作人负连带清偿责任。 3、承揽合同是诺成、有偿、双务、非要式合同,此外还有以下特征: (1)承揽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为标的 按照承揽合同所要完成的工作成果可以是体力劳动成果也可以是脑力劳动成果;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其他财产。 (2)承揽合同的标的物具有特定性 承揽合同是为了满足定作人的特殊要求而订立的,因而定作人对工作质量、数量、规格、形状等的要求使承揽标的物特定化,使它同市场上的物品有所区别,以满足定作人的特殊需要。 (3)承揽人工作具有独立性 承揽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劳力等完成工作任务,不受定作人的指挥管理,独立承担完成合同约定的质量、数量、期限等责任,在交付工作成果之前,对标的物意外灭失或工作条件意外恶化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故承揽人对完成工作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受到限制时,其承受意外风险的责任亦可相应减免。 (4)承揽合同具有一定人身性质 承揽人一般必须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劳力等完成工作并对工作成果的完成承担风险。承揽人不得擅自将承揽的工作交给第三人完成,且对完成工作过程中

中国合同法的先进性.doc

中国合同法的先进性- 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法之美誉的中国,承载了新中国56年来的历史进程。 房契、地契、文书、口头约定,这构成了旧中国关于商业合同的基本要素。建国前,除巨额交易、房地产转让转移时要签订书面契约外,一些简单的货物、财产交易,群众多采用口头约定形式,不签订书面契约。民间出现的违约纠纷,一般由中人、保人调停,实在难调解的就诉至官府公断。 建国后,国家开始推行经济合同制度。1950年,当时的政务院经济委员会颁发《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契约暂行办法》,使经济合同管理有了依据。是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国营工商业、供销合作社、私营商业之间对不能及时结清的业务行为实行了合同管理制度,分借贷、货物买卖、以货易货、委托收售、加工、运输、贷放款等种类。 1956年后,随着国家计划经济的不断壮大,经济合同制度逐渐完善,开始试行履约合同。全国各工商业单位和农村都比较普遍地签订了各种农副产品和原材料收购合同。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经济合同管理机构被撤销,人员下放,管理中断。

1979年,国家颁发了《关于工商、农商企业经济合同基本条款试行规定》,由此恢复了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在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合同立法工作受到了相当的重视。1981年颁布了经济合同法、1985年颁布了涉外经济合同法、1987年颁布了技术合同法、1999年颁布了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一系列的合同法立法活动为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合同法在人间 时间转到了今年的8月31日,人在北京的姚明与休斯敦火箭队提前一年续约,姚明拿到了一份5年7600万美元的合同,这是NBA劳资协议规定的最高工资。这份合同意味着姚明成为了中国体育界高收入第一人。 从姚明,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要享受到就业、医疗、住房、消费、教育,等等方面的法律保障,前提就是要那么几张薄薄的纸片合同。

晚近国际商事合同法统一化的发展——CISG与PICC之比较

晚近国际商事合同法统一化的发展——CISG与PICC之比较 内容提要:《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是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后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它继承和发展了后者所取得的成果,拓展了适用统一规范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消除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障碍,促进国际商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在性质、适用范围、书面形式、合同的订立、通知义务、提前履行、实际履行、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不履行、损害赔偿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展示在合同法统一化进程中取得的新成就。 主题词:合同法统一化、通则、公约、比较 作者简介:张照东、叶勇,大道之行律师所律师。通信:福建厦门湖滨北路振兴大厦六楼大道之行律师事务所,邮编:361012,电子邮箱:falv@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不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法律冲突,造成国际交往的法律障碍。因此,制定有关国际交往的统一法,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早在1930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就着手拟定一项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以便协调和统一各国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实体法。1964年海牙会议正式通过了《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由于这两项公约都未能达到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的预期目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OTRAL)在上述两项公约基础上,于1978年完成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ContractfortheInternationalSaleofGoods,简称CISG)草案,并于1980年3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了该公约。1988年1月1日,该公约正式生效。 鉴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商事惯例的需要,UNIDROIT于1980年成立一个由来自不同法律文化和背景、具有实践经验的众多合同法和国际贸易法方面的专家、学者、律师、法官组成的工作组,探求阐述国际商事合同的一般原则。1994年5月,UNIDROIT理事会在罗马召开的第73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PrinciplesofInternationalCommercialContracts,简称PICC)。 本文将对这两个法律文件进行比较,展示PICC在合同法统一化进程中取得的新成就。 一、总体比较 作为合同法统一化在晚近发展的两大成果,CISG与PICC都是在国际贸易法

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和作用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和作用 合同是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当事人合法的行为。合同中所确立的权利义务,必须是当事人依法可以享有的权利和能够承担的义务,这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如果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违法行为,当事人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应根据违法情况承担响应的法律责任。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对于招标投标项目来说,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是其最后一项工作。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它是承、发包双方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不同利益的当事人,在同一经济事务中发生一定的关系。但当事人双方只能是业主和中标人。 2、合同当事人在一定的合同事务中,有各自不同的允诺。柠梅瘦身怎么样允诺的内容表现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允诺是出于自愿的,而这种自愿又为当事人经过充分的协商所共同承认并达成协议。 3、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4、合同的缔结受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政策的约束,合同的订立内容必须合法,为法律所承认。我国经济合同法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计划的合同、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的合同,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或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都是无效合同。合同的缔结也受有关法律、政策的保护,没有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合同的履行就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违约、毁约的责任就得不到追究。 5、合同的订立一般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合同由于有法律强制性,因此十分讲究措词的准确性和鲜明性,不容有丝毫的含糊。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作用 建设工程承、发包的整个工作过程主要体现为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签订合同是承包商经过投标报价取得工程项目的承建权,执行合同是承包商完成所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因此,承包商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工程合同开展工作,以合同的基本内容为工作基础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是约束合同当事人行为的准则。合同是业主和承包商的行为准则,无论是承包国内建设工程项目还是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商和业主的行为和工作内容都是以合同为依

工程承揽合同(简易)

工程承揽合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经协商,本着平等、互利、互惠、自愿的原则,遵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约定以下条款: 一、工程概况 1、甲方将安装工程承揽给乙方完成。 2、工程面积为平方米,工程总价:元。 3、施工工期:合同签订起计算工期天。 二、付款方式: 1、乙方进场由甲方支付工程款总价的%。 2、工程竣工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3、工程竣工交验合格,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的%。 三、甲方责任 1、工程所需的所有原材料由甲方提供并保证质量,并由甲方提供电源。 2、在乙方确保质量和工期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按合同规定付款给乙方,不得无故拖欠。 三、乙方责任 1、按照甲方提供的图纸进行施工,并接受甲方驻派代表的监督,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由乙方独立承担。 2、乙方应当以自己的设备(设备需自备如:电焊机、切割机、电

缆等)、技术和劳动力完成本工程的全部工作。 3、乙方要保证材料利用率,不得浪费、破坏,不准更换甲方提供的原材料。 四、质量要求 1、乙方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当无条件整改,如造成经济损失应当赔偿甲方的全部损失。 2、验收标准,按国家现行验收标准执行。 五、其他约定 1、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规定,要注意安全用电及施工安全,如施工过程中造成乙方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受伤的事故,所有责任由乙方承担,并由乙方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 2、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六、违约责任 1、违反本合同约定应当赔偿另一方全部损失,同时支付违约金元。 2、乙方未在约定的时间完成工作成果,除天气影响,停水停电外。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乙方应当赔偿甲方全部损失。 七、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中国合同法的理解与运用

{"Error":{"code":"11","Message":"ACL:Request expired.","LogId":"1165099365"}}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板材订货合同 甲方:(需方)地址:电话: 乙方:(供方)地址:电话: 第一条:甲方向乙方订货总值为人民币元,其产品名称、规格、质量、单价、总价,等如表所列 商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合计第二条:验收标准,及提出异议期限:按照确认样品验收,提出异议期限为货物自收到后七天内 第三条;结算方式及期限,甲方须向乙方付5000人民币作为定金,剩余货款自付定金之日起第七日付清 第四条:交货规定 1、交货方式: 2交货地点; 3交货日期: 4交运输费 第五条经济责任 (一)乙方责任 1产品规格品种质量不符合本合同规定时,甲方同意利用者,按质论价。不能利用的乙方负责保修,包退,包换,由于上述原因致延误交货时间,每逾期一日,乙方应按照逾期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1%向甲方偿付,逾期交货的违约金。 2产品交货时间不符合同规定时,每延期一天,乙方应偿付甲方延期交货部分货款总值1%的罚金。 (二)甲方的责任 1甲方中途退货应事先与乙方协商,乙方同意退货的应有甲方偿付乙方退货部分,货款总值5%的罚金。乙方不同意退货的甲方需按合同规定收货, 2属甲方自提的货物,如甲方未按规定时期提货,每逾期一天,应偿付乙方延期提货部分货款总额1%的罚金。 3甲方未按规定日期付款,每延期一天。应按延期付款总额1%付给乙方延期罚金。 4乙方送货或代运的产品,如甲方拒绝接货,甲方应承担造成的损失和运费费用及罚金。 5甲乙任何一方如要求全部或部分注销合同,必须提出充分理由,经双方协商,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提出注销合同一方,须向对方偿付注销合同部分总额1%的补偿金。

CISG与中国协议合同法比较

合同法与公约对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异同 (一)《公约》对风险转移的规定 在公约中对风险转移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它确定了如下一些原则: 1. 以交付为风险转移时间,这是公约第69条明确规定的,将风险与所有权相分离; 2. 以当事人的约定时间为风险转移的时间,这体现了意思自治,当事人可以自行在合同中约定在一定时间内转移风险; 3. 遵循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中约束货物买卖不仅有公约还有其它的一些国际惯例,比如有《华沙—牛津规则》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而当事人一旦在合同中选择这些规则中的术语,那么风险转移时间依规则而定; 4.以法律规定的时间为风险转移时间,这是讲如果在合同中当事人未约定时间则应按公约或各国法律规定来确定风险转移时间;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公约的66—69条具体规定了涉及运输的国际买卖、运输途中销售、还有违约等情况下的风险转移。 (二)《合同法》对与风险转移的规定对于风险转移我国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具体规定了风险转移与所有权相分离,以交付时间为风险 转移时间的基本原则,而这是与《公约》规定的原则所一致的。另外合同法还在143—149 条具体规定了在买方违约、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约定不明确、卖方违约、以及运输途中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可见,我国对所有权与风险转移都做了比较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二、比较分析两部法律的异同并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 (二)对风险转移的对比分析及完善 对于风险转移这一问题,不论是公约还是合同法都给予了较详细的规定。对比公约的66—70条与合同法的141—149条我们可以发现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在立法上都有着不足,应予完善。 1.在我国合同法142条确定了风险与所有权相分离的,以交付时间为风险转移时间的基本原则,这与公约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法律另有规定及当事人约定的情况那个先适用并未明确,而在实践中我们多以“当事人约定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优先适用”为原则,因而我们必须在立法上明确规定。 2.合同法143条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第146条规定:“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这两条对买方违约时风险转移做了规定。公约69条第1款规定“在不属于第六十七条和六十八条规定的情况下,买方接收货物时起,或如果买方不在适当时间内这样做,则从货物交给他处置但他不收取货物从而违反合同时起,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合同法规定在违反约定之日起风险转移,而公约对买方违约期间的规定是“适当时间内这样做”,但这个适当时间究竟该如何确定,却是一个模糊性的规定,因此在国际立法上必须予以明确;还有就是按照

合同法简答题大全(考试必备)

简答题 1、我国合同法的特点:(1)从实际出发,总结与借鉴吸收相结合的原则清晰突出。(2)鼓励交易与意思自治的理念明确充分。(3)法制定和实施的时代特别显著、集中。(4)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交易便捷与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相互兼顾。(5)普遍化的合同制度与类型得到了全面规制。(6)新的法律框架科学严谨,各种新制度构筑完备。(7)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立法语言日超规范。 2、我国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意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合同法规范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以下主要意义:(1)凝固和体现了立法的根本精神。(2)是具体规范的总的指导思想。(3)供了最高的行为准则,确立了一般性的行为模式。(4)是实施法律的根本依据。 3、合同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一般规范性和不确定性。首先,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一般规范性。一般规范性是相对于民法的具体规范而言的,是指其确立一般的行为模式,并由合同法规定的一般的责任作为保障。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存在价值不仅在于通过其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适用合同法,而且在合同法没有具体规定时还可以直接作为判案的依据,具有在个案中可资援引的规范意义。换言之,合同法基本原则主要是与具体的合同法规范结合起来发挥法律调整 作用,主要具有补充性质,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独立的法律依据。其次,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基本原则是由模糊概念构成的,其理解和适用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4、区分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的意义:(1)义务内容不同。在无偿合同中,利益的出让人原则上只需承担较低的注意义务;而在有偿合同,当事人所承担的注意义务显然大于无偿合同。(2)主体要求不同。在有偿合同,当事人双方均必须是安全行为能力人;而在无偿合同,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纯受利益的一方当事人。(3)对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来讲,如果债务人将其财产无偿转让给第三人,严重减少债务人的财产,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可以请求撤销该转让行为。但对于有偿合同而且不是明显的低价处分合同,债权人的撤销权只有在第三人有恶意时方能行使。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往往也要求善意第三人系通过有偿合同取得该动产,否则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5、区分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的法律意义:区分这两类合同的法律意义在于明了格式合同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否则导致无效。而非格式合同的内容则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并可根据情况约定变更。正因为如此,法律通常要对格式合同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在公平的前提下,保证处在弱势的相对人利益受到切实保障,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合同的订立"一章中就有关于格式合同的专门规定。而非格式合同已充分考虑并给了当事人双方合意自治权,无需再予特殊的法律救济。 6、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1)格式合同的要约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细节性。(2)格式合同的条款具有一方事先决定性。(3)合同条

承揽合同司法解释

承揽合同司法解释 时间:xx-01-29 06:22:04| :中顾法律网我有话说分享到:法律咨询推荐阅读:法规解读 | 承揽合同关于承揽合同的司法解释第二百五十一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释义」本条规定了承揽 合同的定义和承揽合同的主要种类。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 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给定作人,定作人接受该工作成果并按照约定向承揽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合同的主体是承揽人和定作人。承揽人就是按照定作人指示完成特定工作并向定作人交付该工作成果的人。定作人是要求承揽人完成承揽工作并接受承揽工作成果、支付报酬的人。承揽人和定作人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这比经济合同法的主体范围扩大了,经济合同法中加工承揽合同的主体只是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不包括自然人。承揽合同的客体是完成特定的工作。承揽合同的对象为承揽标的,承揽标的是有体物的,合同的标的物又可以称为承揽物或者定作物。承揽工作具有特定化性,如修理汽车、裁剪制作衣服。承揽人完成的承揽工作需有承揽工作成果,该工作成果可以是有形的,如加工的零部件、印刷的图书、录制的磁带、检验的结论,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测试仪器的运行。承揽合同具有下列特征:1.承揽合同以完成一定 工作为目的承揽合同中的承揽人必须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 工作,定作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是取得承揽人完成的一定工作成果。在

承揽合同中,定作人所需要的不是承揽人的单纯劳务,而是其物化的劳务成果。也就是说,承揽人完成工作的劳务只有体现在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上,只有与工作成果相结合,才能满足定作人的需要。 2.承揽合同的标的具有特定性承揽合同的标的是定作人所要求的,由承揽人所完成工作成果。该工作成果既可以是体力劳动成果,也可以是脑力劳动成果;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其他财产。但其必须具有特定性,是按照定作人特定要求,只能由承揽人为满足定作人特殊需求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劳动技能而完成的。 3.承揽合同的承揽人应以自己的风险独立完成工作。承揽合同的定作人需要的是具有特定性的标的物。这种特定的标的物只能通过承揽人完成的工作来取得。因此,定作人是根据承揽人的条件认定承揽人能够完成工作来选择承揽人的,定作人注重的是特定承揽人的工作条件和技能,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劳力、设备和技术,独立完成承揽工作,经定作人同意将承揽工作的一部分转由第三人完成的,承揽人对第三人的工作向定作人承担责任。承揽人应承担取得工作成果的风险,对工作成果的完成负全部责任。承揽人不能完成工作而取得定作人所指定的工作成果,就不能向定作人要求报酬。承揽合同是一大类合同的总称,传统民法中承揽合同包括加工承揽合同和建设工程合同两大类合同。由于建设工程合同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行业特点,经济合同法将工程建设合同独立于加工承揽合同单独加以规定,因此本章所指的承揽合同主要是指经济合同法所规定的加工承揽合同而不包括工程建设合同。本条第二款所列的几项工作都是主要的承揽工作。经济合同法有关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 主编:胡康生 副主编:王胜明孙礼海 撰稿人:姚红何山贾东明杨明仑武再平郑淑娜陈佳林段京连李文阁王瑞娣 贾红梅杜涛郝作成石宏严冬枫 目录 总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七章违约责任 第八章其他规定 分则 第九章买卖合同 第十章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第十一章赠与合同 第十二章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租赁合同 第十四章融资租赁合同 第十五章承揽合同 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 第十七章运输合同 第十八章技术合同 第十九章保管合同 第二十章仓储合同 第二十一章委托合同 第二十二章行纪合同 第二十三章居间合同 附则

总则第一章一般规定 本章共八条,对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以及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作了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对于合同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市场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产、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订立的合同大约有40亿份。法院每年受理的合同纠纷案件,大约300万件。因此,制定一部统一的、较为完备的合同法,规范各类合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及时解决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部合同法。这三部合同法对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内经济、技术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这三部合同法的一些规定不能完全适应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国内经济合同、涉外经济合同和技术合同分别适用不同的合同法,有些共性的问题不统一,某些规定较为原则,有的规定不尽一致;第二,近年来,在市场交易中利用合同形式搞欺诈,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较为突出,在防范合同欺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需要作出补充规定;第三,调整范围不能完全适应,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融资租赁等新的合同种类,委托、行纪等合同也日益增多,需要相应作出规定。 制定合同法的原则是:第一,制定一部统一的、较为完备的合同法。过去所以先后形成了三部合同法,不是不要搞统一的合同法,制定统一合同法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等成熟了再制定,又不能适应市场对法律的迫切需要,为了加快立法步伐,成熟的先制定,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情况不同了,经过10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积累了大量经验,有条件制定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合同法,对有关合同的共性问题作出统一规定,把10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有关合同的行政法规和司法的规定,尽量吸收进来。这个问题,在1993年修改经济合同法时就被反复考虑并提出来了。根据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 993年对经济合同法进行了修改,同时开始着手研究起草统一的合同法。第二,以三个合同法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加以补充完善。实践证明,三部合同法总的原则和规定是正确的、可行的。制定统一的合同法,不是将现有的合同法律推倒重来,而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情况,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要注意法律的连续性,对于现行有效的制度和原则要继续保留,不适应的予以修改,不够的予以补充完善。第三,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借鉴国外合同法律的有益经验。合同法主要是规范财产流转的,相对来讲共性问题要多些,我们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贸易,不考虑国际通行的作法也是行不通的。当然,借鉴国外经验,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能离开我国实际。例如,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这一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同法调整范围的规定。

简析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_CISG与_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_之比较.pdf

法制博览 ·236·No. 08 2012 LEGALITY VISION 法律杂谈 简析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CISG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比较 周国萍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作为违反合同的救济措施,对维护当事人权益、保障交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上借鉴了 CISG 的相关规定,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同时,《合同法》也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某些问题的规定上保持了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CISG;《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在英美法上,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又称为违约补救措施。《联合国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下称《公约》或“CISG”) 是国际统一合同法领 域最具影响力的法律文件之一,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下称《合同法》) 是我国调整各种经济合同( 包括涉外货物买卖合同) 的基本法,对这 两种规则中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国际 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国内立法,同时也有助于涉外审判、仲裁违约案件的认定。《公约》规定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实际履行、损害赔偿和宣告合同无效等; 而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以及定金责任或支付违约金等,可见二者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差异之处在于,在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上,《公约》有关于“根本违约”的规定,《合同法》则没有。《公约》第71条、72条是对预期违约的规定,第71条也吸收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的内容; 《合同法》一方面规定了不安抗辩权,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发端于普通法的预期违约制度,与CISG形式上的差异在于并不是规定在并排的两个条文中,而是在不同的地方,分别于第68、69、94、108条规定了这两个制度[1]。 下面对《公约》与《合同法》中几种主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进行比 较分析。 一、实际履行 实际履行在大陆法是作为主要救济方法,而英美法则将其作为辅助救济措施,只有在损害赔偿不能进行充分救济时才采用。《公约》则采取折衷方案,在第28条中规定: “如果按照本公约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履行某一义务,法院没有义务作出判决,要求具体履行此一义务,除非法院依照其本身的法律对不属于本公约范围的类似销售合同愿意这样做。”在本国法原则之下,《公约》第46条、62条分别规定了买方和卖方的履行请求权,第47条、63条也规定了非违约方可以规定一段合理时限的额外时间来让对方履行其义务。虽然规定了履行请求权,但由于前面第28条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上也使得这一权利的实现依赖于本国法的规定而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继续履行”即为“实际履行”。另外第109、110 条还规定了金钱债务应当实际履行,非金钱债务在特殊情况下不适 用实际履行。同时,《合同法》还有关于强制履行的规定,因而能更好地 保障实际履行的实施。 二、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是《公约》违约救济体系中最重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公约》第45条、61条分别规定了买方和卖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而第74到77条则是对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根据第74条可知,《公约》规定的损 害赔偿额包括实际损失和利润,同时确定了损害赔偿范围的可预见性规则。我国《合同法》第113条对损害赔偿的规定与《公约》具有一致性,其性质都具有补偿性,而不是惩罚性。同时,《公约》第45条、61条和《合同 法》第112条也都规定了损害赔偿可以与其他救济方式并用。 三、采取补救措施 《公约》和《合同法》都规定了采取补救措施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公约》第46条第2、3款规定了买方可以要求违约的卖方交付替代货物、通过修理对不符合同之处做出补救; 第48条也规定了卖方在交货日期之后仍可自付费用对任何不履行义务做出补救。但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条件,如46条第2款就规定了买方只有在货物不符合合同构成“根本违约”时才可要求交付替代物。我国《合同法》没有根本违约的规定,而在第111 条规定违约责任不能确定时,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 报酬等违约责任。相比之下《合同法》的规定更为灵活。 四、宣告合同无效 宣告合同无效是《公约》术语,其实质与各国的解除合同并无区别。《公约》第49条、64条规定了买方和卖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的情形,可看出是以根本违约为前提,《公约》第25条规定了根本违约,我国《合同法》采纳了根本违约的实际内容,但没有采纳该概念,从该法第94条的规定可以看出[2]。受害方在可以宣告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时也可以选择继续保留合同,但受害方的选择应在合理期限内通知违约方,以避免损失, 这点《合同法》与《公约》的规定一致。但根据《公约》第26、27条,宣告合同无效的声明一旦向违约方发出,无论传递是否发生耽搁或错误均生 效,而《合同法》则未有此规定。 五、其他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外,还有几种违约责任的承担 方式在《公约》和《合同法》中的规定不一致。首先,《公约》没有规定违约 金制度,我国《合同法》第114条则明确规定了违约金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公约》的这一缺漏不太符合当今国际货物买卖中大量存在违约金 约定的现实要求。然后,我国《合同法》根据实际情况还规定了定金罚则 也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定金在各国立法中有成约定金、解约定金等,而违约定金是我国的做法[3]。《公约》中没有规定定金制度。最后, 《公约》第50条还规定了货物不符合合同时买方可以采取减少价金的救 济方法。对此,《合同法》虽未单独列出,但第111条的补救措施中也包含了减低价款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韩世远.中国合同法与 CISG[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 02) : 10. [2]白红平.论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4) : 42. [3]吴星群.论我国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J].法制与社会,2008 ( 06) : 20.

一般合同的种类和特点

2015招标师职业资格考试《招标采购合同管理》 一般合同的种类和特点 根据2015招标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的规定,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科目第一章第一讲的考试内容要求为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的种类和用途,分四个方向,即一般合同、工程合同、货物采购合同、服务合同等作为教材和考试内容重点。小编根据考试大纲规定整理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在教材出版前对应考人员的备考复习奠定基础。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明确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首先,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合同的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在主体方面要求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在意思表示方面要求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其次,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所谓设立,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以形成某种法律关系;所谓变更,是指当事人协商一致以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所谓终止,是指当事人协商一致以消灭原法律关系。 三、合同的种类《合同法》把合同分为十五类 1、买卖合同。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2、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则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3、赠与合同。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与赠与的合同。 4、借款合同。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5、租赁合同。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6、融资租赁合同。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7、承揽合同。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 8、建筑施工合同。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9、运输合同。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的合同。 10、技术合同。指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11、保管合同。指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合同法加工承揽合同[工作范文]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合同法加工承揽合同[工作范文]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加工承揽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加工承揽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易法通撰写时间:20XX-12-31加工承揽合同是满足特定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加工承揽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存在除了其他合同订立中经常产生的问题,如主体资格、标的的不合法及合同的形式不合要求等,还包括商业秘密、技术材料、留置条件、保密制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事项在加工承揽合同订立中至关重要,当事人应予足够认识。 一、加工承揽合同主体资格 订立加工承揽合同首先要注意了解对方履行加工承揽合同的能力。尤其是对承揽方能否完成委托项目,其设计能力、设备条件、技术力虽、工艺水平以及其曾经完成过何类水平的项目,都要了解清楚。即使全部符合要求,并已经承揽多年业务,也应查询清楚。 二、加工承揽合同标的 加工承揽合同的标的是特定的劳动成果,具有特定性,当事人在订立加工承揽合同时应当具体准确地写明定作物的名称或项目,不能 模糊使人产生歧义。应注意加工物是否是合法物,审查加工物是否是 法律禁止物,是否需经有关部门批准才允许加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 法律责任。 三、加工承揽合同原材料的供应和使用 1、加工承揽合同定作人对承揽人提供原材料的要求及 检验 承揽人提供原材料应在订立加工承揽合同时规定原材料的质虽标

准,承揽人必须依照加工承揽合同规定选用原材料,并接受定作人的检验,承揽人隐瞒原材料缺陷或者使用不符合加工承揽合同规定原材料而影响定作物质H时,定作人有权要求重作、修理、减少价款或解除加工承揽合同。 2、加工承揽合同承揽人对定作人提供原材料及检验 由定作人提供原料在订立加工承揽合同时应规定原材料交付的时间、数虽、质虽、交接地点、方 式等,承揽人对原材料应及时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通知加工承揽合同定作人更换或补齐。承揽人对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不得擅自更换,对修理的物品不得偷换零件。同时还应对原材料消耗定额,以及超出定额部分材料费用的承担作出约定,以明确责任,避免履行加工承揽合同过程中出现纠纷。 四、对加工承揽合同定作物的质虽要求及(或)技术标准 1、订立加工承揽合同时,对定作物的质H的规定应当明确具体,不能简单或者模棱两可。当事人对质虽约定不明的补救措施,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符合加工承揽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履行。 2、质虽是以样品为准,除了双方封存样品外,还应有样品质虽描述的书面材料。以免样品灭失或自然毁损或对样品内部质H有异议而发生纠纷。 五、加工承揽合同定作人提供技术资料、图纸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