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肥管理技术
科技予农
缺 锌
富强大地
小麦缺锌节间短、抽穗扬花迟,且不齐;叶片沿主脉两侧出现白绿条斑或条带。
科技予农
缺 铜
富强大地
小麦对缺铜敏感,上位叶剑叶黄化、变薄、扭曲披垂成顶端黄化病。老叶弯 折,叶尖枯萎呈螺旋,或呈纸捻状卷曲枯死。轻度缺铜穗而不实称“直穗病”, 黄熟期病株保绿不褪,田间景观黄绿斑驳。严重的穗发育畸形芒退化,麦穗大小 不一。
科技予农
送科技下乡培训课程
富强大地
小麦科学施肥与管理
科技予农
影响产量的因素:
富强大地
天气、品种、管理、土壤、病虫害、施肥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
科技予农
小麦冻害
冻害较轻麦田 麦株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后 ,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冻害 较重时 主茎、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呈水 烫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青枯成兰绿色,茎秆、幼 穗皱缩死亡。
小麦锈病
富强大地
【病原物】病原物为条形柄锈菌 【发病因素】 1、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 2、秋苗发病重。 3、通常4月中下旬的平均气温上升到16℃以上病害流行。 【防治】 1、选择抗条锈病品种 2、药剂防治:粉锈宁(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药剂。可 用于拌种或叶片喷施。 3、适时播种,施用长效肥料,追施钾肥。
科技予农
缺 钙
富强大地
小麦缺钙幼叶卷曲干枯,功能叶叶间及叶缘黄萎,植株未老先衰,结实少秕 粒多。小麦缺钙最明显特征:根尖分泌球状的透明粘液。
科技予农
缺 镁
富强大地
小麦缺镁中下位叶脉间失绿,残留绿斑相连成串呈念珠状,对光观察时明显。
科技予农
缺 硫
小麦缺硫全株褪淡、黄化,与缺氮症状 极相似,但缺硫新叶比老叶重不易枯干,发 育延迟。
科技予农
缺 硼
富强大地
小麦缺硼有不稔症。雄蕊发育不良 花丝不伸长,花药瘦小呈弯月形且不 能开裂授粉,成空秕穗。后期叶有灰 褐色霉斑。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一)
底肥中偏用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尿素、碳酸氢铵等肥料
导致:
小麦易倒伏,贪青晚熟,抗病能力低,增产困难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二) 底肥中选用的复合肥肥效短,后劲不足
黑 胚 粒
科技予农
小麦纹枯病
富强大地
菌核
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 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 、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可改善土壤理化 性状和小麦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促进根系发 育,增强抗病力。
科技予农
小麦锈病
条锈
富强大地
叶锈
杆锈
科技予农
缺 钾
富强大地
缺 钾 的 小 麦 根 系
科技予农
小麦缺氮
小麦缺氮时氮素从老叶转移到新叶,老 叶均匀发黄,植株生长矮小细弱,无分蘖 或少分蘖,穗小粒少。
富强大地
科技予农
缺 磷
富强大地
小麦缺磷的表现是:幼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减少,茎的基部呈 紫色,叶色暗绿,略带紫红,叶片细狭,叶尖发焦。穗小粒少,穗上部的小 花不孕或空粒,千粒重明显降低。
小麦干热风害
富强大地
青枯逼熟
从顶端到基部失水后青枯变白或叶片卷缩萎凋,麦穗变为灰白色,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
科技予农
小麦干热风害
【原
富强大地
因】 1、高温 2、干旱 3、强风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控制氮肥用量。 2、浇水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秸秆还田地小麦黄、弱苗现象发生原因分析
【原因1】小麦根系生长不良。 【原因2】秸杆腐化。 【建 议】 1、浇冻水提墒。 2、底施磷钾肥壮根。 3、无追肥田块施用高氮型复混肥
导致:
后期脱肥,出现早衰,产量降低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三) 追肥只追尿素,不追钾肥
导致:
1、麦苗旺长,后期脱肥 2、小麦出现早衰、倒伏
3、病虫害发生严重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四) 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
导致:
出现缺素症,生长受影响,严重影响产量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高产的施肥措施
科技予农
小麦黑粉病
富强大地
杆黑粉
腥黑穗
散黑穗
科技予农
麦 麦 麦 麦 蚜 蜘 蛛 吸 浆 虫 叶 蜂
富强大地
小 麦 主 要 虫 害
科技予农
麦 蚜
麦二叉蚜 属同翅目,蚜科。 麦长管蚜
富强大地
麦黍缢管蚜
科技予农
麦蜘蛛
富强大地
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北方以麦长腿蜘蛛为主,南方以麦圆蜘蛛为主。 麦圆蜘蛛1年发生2~3代,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3月中下旬至4 月上旬为害重,越夏卵10月始为害秋苗,喜潮湿,多在早8~9时以前和午后4~5时 以后活动。 麦长腿蜘蛛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4~5月进入危害盛期,10月上 中旬越夏卵危害秋苗,喜干旱,白日活动,以下午3~4时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 即潜伏麦丛或土缝中不动。
科技予农
小 麦 倒 伏
富强大地
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 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
科技予农
小 麦 倒 伏
富强大地
【原 因】 1、播量过大。 2、追肥速效氮太多,钾肥不足。造成小麦前期 旺长,后期脱肥,茎杆细弱,容易倒伏。 【防治方法】 浇返青水时,追施氮钾肥。
科技予农
麦圆蜘蛛
麦圆蜘蛛
麦长蜘蛛
麦长蜘蛛
科技予农
小麦吸浆虫
富强大地
双翅目瘿蚊科。黄淮流域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土表, 此时小麦多处于拔节期,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蛹羽化盛期在4月下至 5月上旬,成虫出现后,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随之大量产卵。在同 一地区黄吸浆虫发育历期略早于麦红吸浆虫。成虫羽化后当天或第二 天即行交配产卵,红吸浆虫多将卵产在已抽穗尚未扬花的麦穗颖间和 小穗间,一处3~5粒,卵期3~5天。黄吸浆虫多产在刚露脸初抽穗麦 株的内外颖里面及其侧片上,一处产5~6粒,卵期7~9天。幼虫孵化 后,随即转入颖壳,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唑取汁液为害。幼虫 共3龄,历期1.5~20天,老熟幼虫为害后,爬至颖壳及麦芒上,随雨 珠,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钻入土中10~20厘米处作圆茧越冬。
1、科学施肥,控氮磷补钾;
2、选用长效肥料,防止早衰;
3、叶面施肥,预防中微量元素缺乏。
科技予农
因作物施肥
根据 1、作物种类 - 营养特性、需肥规律 2、作物生长时期 对策
富强大地
科学施肥的原则
1、 选择合适养分比例的一种或几种复合肥品种 2、配合施用单元素肥料(磷肥、钾肥和镁肥) 3、配合施用叶面肥(微量元素肥料和全营养肥) 特点 简便易行、高产优质、经济实用,适用于小农户
富强大地
图示:病株基部及其放大,也鞘 内侧着生有黑色子囊壳。
科技予农
小麦全蚀病
富强大地
【病原物】病原菌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发病因素】 1、早播的冬小麦发病较重 2、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深耕地发病轻 3、土质疏松的碱性土壤发病重 4、施用混有病残组织的未腐熟的厩肥、堆肥等 【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 2.及早拔除并烧毁病株 3.轮作换茬,重病田块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4.增施磷钾肥。 5.药剂防治:适乐时拌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沟施。
富强大地
科技予农
缺 铁
富强大地
小麦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症状越 近心叶越重。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矮 缩且生育延迟,甚至不能抽穗。
科技予农
缺 锰
富强大地
初期叶面颜色退淡,远看好象缺氮一样,近看则与叶脉平行地出现许多黄白 色的细小斑点,逐渐扩大,连接呈烫伤状,使叶片离尖端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处折断下垂。同时,病麦根系不发达,须根少,细而短,有的变褐变黑死亡。 植株生长缓慢,无分蘖或很少分蘖。严重的还会延迟抽穗,影响小麦结实率和 千粒重。
科技予农
小麦黄矮病
富强大地
苗期感病时 1、叶片失绿变黄 2、植株严重矮化 3、病重的叶片越冬后不能拔节抽穗 穗期感病时 仅旗叶发黄。
1.健株 2.病株 3.叶片症状 4.苗期症状
科技予农
小麦黄矮病
富强大地
【病原物】大麦黄矮病毒 【传播途径 】由蚜虫带毒传播,并能通过土壤、种子、肥料和接触传染,是一种韧皮部 病毒。 【发病因素】 1、病毒由麦二叉蚜传播 2、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繁殖时,常引起黄矮病的严重发生。 3、肥料施用不科学的地块发病重。 【病害循环】病害的发生与传毒介体(蚜虫)的消长规律一致。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2.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 3.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4.治蚜(虫)防病。
科技予农
富强大地
小麦的需肥特性
每生产100斤小麦籽粒约需吸收:
氮 (N) : 3斤 磷(P2O5) : 1.25斤 钾(K2O) :2.5斤
氮:磷:钾=3:1:2
科技予农
时期 农家肥适量 基肥 播种前 推荐肥种及用量
富强大地
用法 深施 覆土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1、复混肥(20-20-5)25-30公斤 2、尿素10公斤加二铵15公斤加红牛钾肥15公斤
科技予农
冬小麦越冬死苗
富强大地
科技予农
冬小麦越冬死苗
富强大地
【病因】 一、不利的气候条件:1、低温 2、干旱。 二、土质不好:偏砂性 三、栽培管理不当: 1、干旱年份播种过浅、播种过早。 2、施用速效肥料导致苗子过旺。 3、墒情不好的死苗重。 【建议】 1、培育冬前壮苗,抓好越冬管理(浇冻水)。 2、加强肥水管理:底肥施用长效肥料、追肥施用氮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