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和最近发生的种种事情,让我深深体会到加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是那么一个伟大的使命。
我作为一名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对促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力应该几乎为零。
以下是我们大学生朋友们要做的: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
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基诺族等。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
民族的诸要素,特别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将长期存在,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因而民族也将长期存在。
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间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
民族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有了不同的民族,继而来之不同的民族问题。
加强团结,抵致问题发生。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充分认识民族团结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进入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企图从民族、宗教问题上打开缺口。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既是促进繁荣发展的强大力量,又是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从国家长治久安和少数民族兴旺发达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此项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不懈抓紧抓好。
中国政府应做的第一,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以及民族团结、民族基本知识教育。
高度重视和防范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有损民族团结不良信息的传播。
努力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以及“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真心实意地为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群居地方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第三,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坚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区分矛盾性质,不把非民族性质的问题归结为民族问题,是哪里的问题就在哪里解决,1、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不是现在的这种汉人低人一等的对汉不公的政策。
越是优待少数民族,只会纵容其独立性2、大力发展经济,减少贫富分化3、支持各民族的文化发展4、加快民/主化建设。
专制体制不会得到任何一个民族的真心拥护第四,切实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水平,妥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和纠纷,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 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个人: 个人: (1)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1) 和义务. (2)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根据具体材料有选择的使用答案) 样做?(根据具体材料有选择的使用答案) (1)树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 (3)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 (6)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7)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各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自秦汉以来,凡是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在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凡是人民流离失所,城镇被毁,田园荒芜,生产凋敝,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无一不是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矛盾尖锐造成的。
历史一再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共御外侮,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共同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
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
我们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证。
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所确立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生活稳步改善。
实践证明,党的民族政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内容的民族政策,就能不断发展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牢固基石。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
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培养、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制定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支援等扶持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依然存在。
面对新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调动两个积极性,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与中央和其他地方支持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民族地区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
通过民族地区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夯实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物质基础。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上,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民族早已结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就要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就要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滋润各族群众的心田,打牢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要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宣传阐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党和政府为广大民族地区进步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宪法和法律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基本保障。
法律是打击暴力犯罪、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
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境内外“三股势力”煽动、策划的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严重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严重破坏了新疆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伤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国法律决不容许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法制的框架下,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民族团结才有坚实的基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才能不断巩固。
民族团结的精神历经千年沧桑,已经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底,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