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5版)

《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5版)

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5版)前言《两防》(2013版)文件执行一年多来,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通过集团各部门、各区域、各项目的通力协作,并在各施工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较好成绩,工程质量显著提高。

我中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项目质量巡检工作的总结、结合各区域、各项目、子公司在工程实施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再经与博意设计院、研究院、成本中心、客服等沟通和讨论后,对《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3版)文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编制出《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5版)。

《两防》2015版重点修订了以下内容:1、取消空调板、装饰线条的砼坎台,仅保留卫生间、屋面、露台的砼坎台,砼坎台统一为一次性浇筑成型,沉箱内烟、风道、管道井坎台高度改为与结构板面平;2、增加了要求楼板后浇带按规范采用独立支撑;3、明确了关于内、外墙钢丝网、玻纤网的使用位置;4、将门垛的设置要求从施工要点中独立成小节;5、按新规范修改了内、外墙防水要求;取消了外墙和厨、卫间的5mm厚的聚合物防水砂浆;6、将第九章第一节修改为:卫生间的防水重点要求;7、修订了部分文字表述和节点大样;8、增加了要求总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两防”要求及当地要求,对构造柱、边框柱、门垛及设计未明确的构造节点进行深化设计,报项目部和区域工程技术部审核批准,作为施工和结算的依据。

《两防》文件是集团指导各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监督的一个技术性管控文件,它不是项目设计总说明,更不是施工方案。

所以希望各项目在熟悉施工图中建筑、结构、水电、市政、园林、装修等设计及总说明的基础上,还必须熟悉各专业的施工规范,国家相关专业的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各项目部在图纸会审完成后,要求总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和“两防”要求,对构造柱、边框柱、门垛及设计未明确的构造节点进行深化设计,报项目部和区域工程技术部审核批准,作为施工和结算的依据。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若与设计图纸要求有不同之处,请及时与我中心和设计院联系解决。

《两防》2015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工程技术联系人:舒学军,联系电话: 186********碧桂园集团工程管理中心 2015年2月目录1 地面下沉开裂 (7)1.1.1 常见地面下沉部位 (7)1.1.2 常见地面下沉开裂产生原因 (7)1.1.3 施工控制要点 (7)1.1.4 路面及路面管井下沉 (8)2 钢筋砼结构工程 (10)2.1 地下室工程 (10)2.1.1 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部位 (10)2.1.2 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0)2.1.3 施工控制重点 (11)2.2 楼面砼结构工程 (12)2.2.1常见开裂、渗水部位 (12)2.2.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2)2.2.3施工控制重点 (12)2.3 各部位砼结构坎台设置 (14)2.3.1砼坎台设置部位、坎台高度如下: (14)2.3.2施工控制要点 (14)3 砌体及砌体构造工程 (17)3.1 砌体构造设置 (17)3.1.1构造柱的设置 (17)3.1.2砼边框的设置要求 (17)3.1.3门垛的设置要求 (17)3.1.4系梁设置 (18)3.1.5窗台压顶梁设置 (18)3.1.6过梁设置 (18)3.1.7拉结筋的设置 (18)3.1.8砌体构造设置说明 (19)3.2砌体工程 (19)3.2.1砌体材料 (19)3.2.2填充墙体四周加强处理 (19)3.2.3外墙洞口预留及封堵 (20)3.2.4施工控制要点 (20)4 抹灰工程 (21)4.1 内墙抹灰控制要点 (21)4.1.1抹灰前准备工作 (21)4.1.2内墙加强网的铺设 (21)4.1.3门窗洞口处的收口 (22)4.1.4护角设置 (22)4.1.5内墙批灰面要求 (22)4.2天棚抹灰控制要点 (23)4.2.1天棚抹灰控制要点 (23)4.3外墙抹灰控制要点 (23)4.3.1抹灰前准备工作 (23)4.3.2外墙基层处理及挂网 (23)4.3.3外墙抹灰要求 (23)4.3.4外墙分格缝的设置 (24)4.3.5各类外墙装饰线条设置要求 (24)4.3.6滴水线(槽)设置 (25)4.3.7内外墙抹灰注意事项 (25)5 门窗工程 (26)5.1.1门窗的进场验收控制要点 (26)5.1.2门框安装要求 (26)5.1.3门窗框的塞缝 (26)5.1.4门窗外框四周密封胶注胶要求 (27)5.1.5外窗下框排水孔设置要求 (27)5.1.6门窗淋水试验 (27)6 屋面工程 (28)6.1.1屋面(平、斜)板砼结构自防水要求 (28)6.1.2防水施工要求 (28)6.1.3屋面保温板与保护层施工要求 (28)6.1.4瓦屋面施工要求 (29)6.1.5屋面细部构造要求 (29)7 变形缝节点施工要点 (31)7.1.1墙体变形缝处理 (31)7.1.2屋面变形缝处理 (31)7.1.3立面变形缝处理 (31)8 石材安装工程施工 (32)8.1石材工程防水 (32)8.1.1石材与主体结构间的防水 (32)8.1.2石材与石材间的防水 (32)8.1.3石材自身的防水 (32)8.2石材工程施工 (33)8.2.1 石材施工控制要点 (33)9 建筑防水工程 (35)9.1.1卫生间防水重点要求 (35)9.1.2常用防水材料及主要组成成分 (35)9.1.3常用防水材料适用范围 (35)9.1.4常用防水材料真假鉴别 (36)9.1.5项目施工常见问题 (36)9.1.6防水材料施工要点 (36)9.1.7建筑防水部分节点大样 (37)10 建筑电气工程 (42)10.1.1屋面防水渗漏电气相关措施: (42)10.1.2墙体防水渗漏电气相关措施: (42)10.1.3地下室底板防水渗漏电气相关措施: (43)10.1.4电箱及线管埋设防开裂措施: (43)1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48)11.1.1室外给排水 (48)11.1.2室内给排水 (48)11.1.3其他规定 (49)12 附件 (50)12.1.1《碧桂园建筑通用技术措施》 (50)12.1.2《套管、防水套管设计施工指引》 (50)1 地面下沉开裂1.1.1 常见地面下沉部位1 无地下室建筑:室内、外地面下沉。

2 有地下室建筑:地下室外围散水、道路、园林地面下沉。

3 路面、路面管井盖下沉。

1.1.2 常见地面下沉开裂产生原因1 无地下室建筑:室内外回填土均采用机械回填,一次性完成。

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且压实密度未达到0.94。

2 有地下室建筑:地下室外墙边坡均采用机械回填,一次性完成。

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且压实密度未达到0.94。

3 路面或井盖下沉:路基基层碾压密度和抗压强度不够;水泥砂稳定层厚度不够或压实密度不够;井盖安装构造不合理所致。

1.1.3 施工控制要点1 无地下室建筑1)地基回填土在2m以上的场地,须先对该地基进行强夯或其它措施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桩基或天然基础)工程施工。

2)若该地基软弱,且地基回填土较深(2m以上),且不便于强夯等措施对地基回填土进行密度改造,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与设计院商量,首层增设钢筋砼梁板结构。

3)若该地基为原土结构,回填土在2m以内,可采用分层夯实方案。

或室内外回填土选用石碴、砂卵石、无有机物的建筑碎碴、含砂量较高的回填土等,通过机械夯或水夯等方式达到设计回填土压实密度要求。

2 有地下室建筑1)边坡回填土必须层层压实(每层厚度小于500mm)。

可采用吊锤夯实法或机械夯实法。

2)边坡回填土可选择石碴、砂卵石、无有机物的建筑碎碴、含砂量较高的回填土等。

通过吊锤夯、机械夯或水夯等方式达到设计回填土压实密度要求。

3)边坡外回填前,若有深埋的化粪池,应先施工完成后再回填土。

4)边坡回填土完成后,要用压路机压实,再开挖安装室外给排水电气管网。

1.1.4 路面及路面管井下沉1 路基施工控制要点:路基施工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进行。

2 路基处理:填筑路基之前应清除地表的腐殖土、植被及其他建筑垃圾。

若遇特殊地基,应及时与设计联系确定处理方案,如软土需进行换填或搅拌桩等处理,改善地基结构,提高地基密度。

常用软弱地基处理方法:1)遇鱼塘、水沟,抽水后发现土质为淤泥,且含水量大,不易晾晒,若厚度为2m以内,且易于清除时,应全部挖除,再以普通土进行路基填筑。

2)若淤泥厚度在2m以上且清除困难,抽水后抛石至淤泥顶面,再铺设100m厚的碎石,然后再以普通土填筑碎石层以上路基。

3)填方路基:①填方路段回填土方之前,必须把表面耕植土、腐殖土挖除,回填土路基要求分层摊铺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为300~500mm。

路基压实后,方可铺设石碴垫层。

②遇高填方路段因无法分层碾压时,建议采用分层强夯或重锤夯实等方法,令路基压实密度达到设计要求。

4)挖方路基:若原状土较密实,按路基要求压实后可不设石碴垫层,直接铺水泥稳定基层。

3 路基施工:1)严格按照公路道路路面基层、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施工:①水泥稳定层:水泥和砂的配合比要准确;厚度要足够;碾压要密实②路面砼强度、振捣密度、排水坡度、养护、每段伸缩缝间长度、切割时间、深度都必须符合路面施工相关规范要求。

若为沥表面层,砼面做拉毛面。

2)沥青砼路面防开裂、起皮、返砂施工控制要点:①施工前,应先清扫、冲洗摊铺面,施工时保证摊铺面的干燥、清洁、无松散的石料、尘土及杂质等。

经凿毛、修补破损的混凝土板,清理混凝土路面板块接缝并重新填补填缝料,再洒一层沥青(粘层),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

喷油前一定要对路沿石进行保护(如薄膜保护),严禁污染。

②路面沥青砼铺设:要求沥青砼温度级配合理、厚度均匀、路面平整、碾压密实、排水畅通。

4 雨水井盖下沉施工控制要点:1)路基压实并验收合格后,方能开槽进行管线、雨水管、雨水井施工。

雨水管及管线敷设完成、路上雨污水井砌筑完成后,四周应回填河沙、石粉等易密实的材料,并用水夯震动等方法使之密实。

2)井盖下沉主要原因:是将雨水井盖直接安装在砖砌雨水井顶上,当车轮在雨水井盖上局部碾压时,由于局部应力较大且受力不均,井盖下砖砌体局部承压力不足,造成井盖下砖砌体压碎下沉。

3)施工有效控制办法:在浇筑砼路基时,在砖砌管井(内径)支模,与管井顶部同时浇筑,且与路面砼同厚,另加Φ12@100(内径间距),长500mm钢筋网片,于井周边砼中部偏上即可。

5 各项目道路施工,应严格按照该项目市政道路施工图中道路构造要求施工。

2 钢筋砼结构工程2.1 地下室工程2.1.1 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部位1 底板大面积潮湿,无明显裂缝,无明显渗水部位2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冷缝)位置3 局部严重渗水4 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渗水5 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水平接缝位置开裂渗水6 电梯井、集水井内渗水7 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后,结构薄弱位置开裂渗水8 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孔、强弱电管孔、电箱、电盒等位置渗水9 地下室顶板天窗、通风井周边渗水10 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位置渗水2.1.2 开裂、渗水主要原因1 砼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