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编制
彭显文 外出充绒打工、 约 9.2 打工(充绒)净收入约5万 (1)充绒加工从业人员越来越多,(1) 油品能够创立自己的品牌,以
榨油 万
榨油净收入约4万
种植水稻净收入约2000元
黄光明 养猪(30头)、 约 12.5 养猪净收入约10万
水 稻 种 植 ( 100 万 多亩),亩产约 800斤 管基富 外 出 打 工 ( 充 5.25万 绒)、水稻种植 ( 共 约 10 亩 ) , 亩产约800斤 朱华国 外 出 打 工 ( 充 5.1万 绒)、水稻种植 (共4亩),亩 产约800斤
0-2
村庄垃圾污染控制和环境卫生指标
可 调 内 容
注:本表中垃圾无害化率是指垃圾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技术手段实现无害 化,不包括简单填埋、堆置等处理方式。公共厕所数量取1个/300人,远期1个/200人, 不足整数的取整。垃圾收集点按50人设1个,特大型村按人口比例可增加设置数量。人 口下限取指标下限,人口上限取指标上限。
打工(充绒)净收入约5万 在外地市场充绒加工受欺压 种植水稻净收入约1000元
能够开辟网上订单渠道,希望组 织村民网络销售培训 缺乏农技人员指导,不会防治水 希望有农技人员指导和农技培训 稻“黄叶病”。 机制 自己培育优良茶苗,村里能够成 立更加服务到位的中介服务或合 作组织为农户前期良种选择、中 期管理、产后的销售加工等提供 服务 开拓客源,培训服务员、厨师, 培育当地特色餐饮品种
正确对待城乡发展中的特色与差异--村庄规划建设相关配套标准
相关规划标准制定的原则 •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强调经济性的原则。 • • 与农民实际使用需求相结合,强调覆盖性的原则。 与村庄空间分布特点相一致,强调分散与共享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研究 1、体现地区特点和城乡差别,实施差异化配置 相对独立的村庄、相对集中的村庄以及山区村庄,应设置不同的公共服务设 施配套标准,在保障服务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体现地区差异。 2、突出政府职能,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 项目配置上区分政府投入的管理型、公共型设施与市场配置的经营型设施, 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引导公共财政投入。 3、进行成本核算,确定建设时序 区分特大、大型、中型村庄,依据标准分别统计公益性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 有效引导政府财政投入。
与村庄规划涉及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文件。
村庄现状图(1/1000~1/2000),有条件村庄还应准备村域现状地 形图(1/10000);若无现成图件,应及时进行测绘。
村庄的地质资料(重点包括地震断裂带、滑坡、山洪、泥石流等), 以及水源与水源地资料。
研究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
上位规划主要包括镇域规划、乡镇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各种专项
型,此类村庄必须设置管理型和公益型服务设施,同时部分经营型设施也应
当强制设置(小型超市等,具体村庄需要酌情考虑),以保障村民的生活质 量 。
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标准
突出重点,调控时序——基础设施种类较多,建设周期长,投入资 金大,故应设定其重要性次序,以便指导其建设。按照对村民的效用分为 三种类型:安全型、生存型、提高型。 安全型和生存型项目应优先配置,提高型项目根据发展阶段配置。
消毒
消毒
网前 水塔
设备 直供
区分近远期和规模
村庄供水设施标准
基础设施配置选择灵活——注重标准的弹性,进行不同方式基础设施 的适宜性分析和成本核算,鼓励农民自主选择基础设施的方式。基础设施 配置体现实用精神,采用菜单式便捷配置方法,考虑弹性和村民可选的原 则,依据基本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按村庄类型与性质,设计可便于操作 的配置内容。 如环境卫生设施配置菜单,不但设置强制的内容,而且也有可调的内 容,并说明了调整的方法。以便于不同类型村庄便于根据具体性况进行选 择和调整。
13.84% 3.77%
球类等运动场地 健身设施 广场
村庄规划资料的收集
村庄规划资料的收集是村庄规划的重要部分,是进行村庄规划前必须重点 进行的工作。村庄规划资料的收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
2 现场调研资料 3 图纸资料 4 其它与村庄规划相关的基础资料
做村庄规划应收集的相关技术资料:
发展意愿及设想
条件成熟可以扩大种植面积,办家 (2)租种别人田种稻,但国家粮 庭农场,希望农业机械用油有补贴, 食补贴则发给“地主”。 希望有针对性地对防治稻田病虫害 (3)缺乏农技人员指导,不会 进行培训。 防治水稻“黄叶病”。 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客源不 稳定,受气候影响大 (2)榨出的油没有自己的品牌, 销路受局限 (1)猪瘟难防治 (2)养猪成本上升 (3)猪舍影响村容 扩大销路。 (2) 能够在村里成立羽绒加工服务 组织,介绍订单
休闲娱乐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希望在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何种形式 希望在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何种形式
88.05%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道口村村民对于公共建设 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商业购物上, 73.38%的村民希望增设商场或超 市,另外44.16%的村民希望本村 能拥有一个集贸市场。在问卷的 过程中,我们得知,道口村共拥 有三个小卖部,但都是以个别家 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活动,不能 满足村民更多的需求,村民的购 买活动主要依靠到邻村的集市上 赶集实现。 (2)村民所希望的户外活动场 地,呼声最大的是健身设施,占 88.05%,村中现有的唯一户外活 动场地就是大队门前空地上设施 完备的健身器材。
(1) 愿意配合村庄旅游开发将猪舍 整治清洁或搬迁 (2) 未来想打造绿色猪肉品牌,销 售给外地游客和本村农家乐 种植水稻净收入约2.5万 打工(充绒)净收入约 5万 雇佣农田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稻粮食 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充绒质量 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希望市场能提高 能够建立本村充绒品牌 价格偏低 水稻粮食收购价格 要求越来越高 种植水稻净收入约2500元 水田灌溉设施不完善 成片水田集中铺设灌溉水管
熊邦华 种植茶叶(约 30
亩)
冷传绪 农家乐旅游餐饮
住宿接待,能同 时接待约50人餐
约 10 扣除各项成本种茶叶净收 (1)茶树品种优势不突出 万 入约10万 (2) 良种茶苗主要靠从外地引进 种植,提高了成本。 (3) 缺乏成熟的农业中介服务或 约6万 扣除各项成本,农家乐经 合作组织 游客数量少,旅游项目缺乏,导 营净收入约6万 致经营收入不多,营业积极性不
项目 垃圾收集率% 大型村 中型村 小型村 远期 大型村 中型村 小型村 80 70 70 100 90 90 垃圾无害化率% 40 30 30 90 90 80 垃圾收集箱(个) 12-20 4-12 0-4 6-30 2-6 公厕(个) 2-3 1-2 1 3-5 2-3 2 近期
规 定 内 容
大型村 近期 中型村 小型村 大型村 远期
集中 集中 集中 集中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100 100 95 100
潜水 泵 潜水 泵 气压 给水 设备 潜水 泵
消毒 消毒 消毒 消毒
网前 水塔 网前 水塔
集中
集中
地下水
地下水
100
100
132
40
潜水 泵
气压 给水 设备
上位规划示例: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合理分类
与生态限建要素矛盾需搬迁地区 村庄用地252.1平方公里,行政村1075个,分散农居点3337 个 规划城市(镇)建设区 村庄用地301.4平方公里,行政村954个,分散农居点3657个。 基本长期稳定的乡村化地区 村庄用地365.1平方公里,行政村1836个,分散农居点5941 个。
制定工作要点
推进农村规划建设
调研方法示例
现场踏勘
常用 调研 方法
召开座谈会
入户访谈
发放调研问卷
座谈讨论会
骨干农户产业状况分析 (根据座谈会整理)
农户 主要产业及规 总 收 各项产业收入 面临困难 姓名 模 入 杨长智 水稻种植(共约 约4万 扣除各项成本种水稻净收 (1)农机柴油价格上涨。
170 亩 ) , 亩 产 约800斤 入约4万
问卷结果分析
各项公共设施满意程度 各项公共实施满意程度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85% 69.75% 70.97% 66.89% 45.91% 41.51% 25.31% 4.94% 道路状况 7.50% 14.19% 7.50% 14.84% 6.08% 教育设施 垃圾处理方式 27.03% 12.58% 满意 不满意 无所谓
统一思想认识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村问题相当复杂,因此,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要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全程参与。 通过编制村庄规划,摸索出符合农村特点和发展实际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 完善村庄规划理论,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增强村庄规划的指导性和实 施性。
农村规划要做到:
利用现有条件,避免大拆大建 设施安全经济,避免贪大求洋 合理安排项目,避免急功近利 尊重农民意愿,避免大包大揽
2 村庄规划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研究上位规划
深入调查研究
探索规划方法
抓好规划试点
基础调研非常必要, 农村规划的成败关 键在调研是否深入, 要本着真切帮助农 民的思想深入了解 当地情况,找准存 在问题。
现状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导引图
制定工作要点、提供规划准绳
政策法规是进行村庄规划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应该充分掌握住建部的《 村庄规划工作要点》,并依据该村庄所在地区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各项政 策编制村庄规划。如北京市对于新农村规划的相关规定政策和标准有:
《村庄规划标准》 《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暂行)》 《北京市新农村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