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九 曲 黄 河
壶口瀑布(夏)
壶口瀑布(冬)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概况 (1)长度、流量、流域面积
长度 全长5500千米 流量 年径流量580亿m3
仅为珠江的1/7
流域 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面积
(2)黄河的发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3)黄河流经的省区
(2002年上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 域”示意图,回答:
雨水是主要补给形式 1.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 季风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___________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 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 暴涨 的特点,春季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 河段易形成凌汛。 3. 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引黄灌溉 下游 _________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_____ 河段,消 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游保持水土,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
7.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⑤ ③ ② ⑥
① ⑦
④
汾河 湟水 。 (1)支流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青海省 ④ ________ 山东省 。 (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③ ________ 宁夏平原 。 (3)⑤处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其名称是__________ ⑦ (字母代号)之间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 ⑥ 与_______ 中 游地区。 的_______
水能 4. 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_______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________ 煤炭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5.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7,主要原因是: 6.黄河入海水量的 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黄河 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7. 黄 河 下 游 的 主 要 问 题 是 ,形成原因是 __,改造利用的主要措施是 __。 8.黄河中游的主要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______ ,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工程措施是 。
下游
•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 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 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 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 图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
流失 流速 减慢
地势 低平 水土
泥沙淤积河床
(1)将相关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完成下图。 ①流经黄土高原 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 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最世 土层疏松 大 界 的含 植被破坏 河 沙 流量
下 原 游 流速减慢 地进 区 入 泥沙沉积 平 堤人 暴 约工 束筑 洪
雨 峰
(2)说一说黄河水患的主要成因及其危害。 (3)想一想,应该怎样治理黄河?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黄河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黄河过潼关后转向东流,形成了雄奇的 三门峡景观。 黄河中游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流 量不断增加,含沙量急剧上升。
黄河壶口瀑布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民间也 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黄河含量沙之高,在世界河流 中是绝无仅有的。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如果把 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 离的2倍,可绕赤道20圈。
甘 青 海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肃
四 川
(4)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 蒙 古 高 原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5)上中下游的划分
河口 上 游
中 游
下游 旧孟津
(6)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洮河
旧孟津
渭河
(7)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富水力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
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上游
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
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3、黄河的忧患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
下游:“地上河”,洪水、改道
中游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因素
黄土土质疏松
多暴雨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开垦、开矿)
黄 河 的 凌 汛
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①冬季结冰时:由于纬度高处先 结冰,纬度低处后结冰,浮冰向纬 度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②春季融冰时:纬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 冰向高纬度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思考:自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 的长度逐年增加,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1998年底, 国家开始对黄河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 河再没有断流。
→
地 上 河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 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
容易形成冰坝,阻塞 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 导致河水泛滥、河堤 决口。据此完成下列 任务。
(1)在黄河水系图中,找出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 (2)议一议,当凌汛发生时可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 度河段。 ②冬季结冰的河流。 黄河凌汛分布河段: 上游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下游山东境内。
上 游 河口
中 游
下游 旧孟津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为上游。 青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大部分流经青藏高原上,河道 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稳定。 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峡谷绵延,水流湍急,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峡谷。 黄河出青铜峡后,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形成了宁夏 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流量逐渐减少。
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 B ) A.青海、甘肃 B.青海、四川 C.青海、西藏 D.四川、甘肃 5.我国内流区域大致位于 ( D ) A.北部半湿润地区 B.南部湿润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西部非季风区 6.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C ) A.黄河源头和黄河中游 B.黄河中游和下游 C.黄河上游和下游 D.黄河上游和中游
5.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小于珠江流域 6.自然原因:主要流经干旱区、半干旱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人为原因:两岸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7.“地上河”,易发生水害;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修固防洪大堤 ,修分洪、蓄洪工程 8.水土流失严重;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 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植树种草;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如水库等。
1.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C ) A.怒江 B.雅鲁藏布江 C.额尔齐斯河 D.伊犁河 2.关于我国河流和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季风区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B.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外流区的湖泊多为咸水湖 D.外流河大多流入太平洋 3.我国最大的湖泊及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B ) A.鄱阳湖,江西省 B.青海湖,青海省 C.洞庭湖,湖南省 D.太湖,浙江省
断流的原因 自然因素—降水较少,流量较小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少;人口剧增、经济 发展,耗水量大增;水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 水量分配不合理等。
采取的措施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适当提高水价;全流域统一分配水量,合理调度; 跨流域调水等。
危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 北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综合治理措施: (1)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 发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2)在中、上游河段兴修水利工程,拦蓄洪水 和减轻下游泥沙淤积。 (3)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 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
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
开封 铁塔
大堤
高水位 低水位 河床
大堤
55米
13米
2、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
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 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 原和河套平原。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时开闸放水的壮观场面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长江与黄河水文特征的 差异。 项目 流量 径流变化 含沙量 长江 大 黄河 小
季节变化较小,汛期长 季节变化大,汛期短
较小
无结冰期
大
结冰期
有结冰期
黄河近两千多年来,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 百年有一次大改道。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使黄河 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此完成下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