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脚手架搭设技术与工艺 (3)
3.1、悬挑件 (3)
3.2、搭设尺寸 (4)
3.3、搭设技术与工艺 (4)
四、安全要求 (6)
五、脚手架拆除 (7)
六、计算书 (8)
6.1、原始数据: (8)
6.2、荷载计算 (8)
6.3、立杆稳定性 (8)
七、附图 (10)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建设地点: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
3、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4、监理单位:安徽南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岩土勘察单位: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
6、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建三局有限责任公司
7、建设工程等级:一级
8、设计使用年限:3类50年
9、建筑防火分类:一类
10、耐火等级:一级
11、建筑结构类型:框架核心筒结构
1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13、总建筑面积:154050.4㎡
地下建筑面积:33042.4㎡地上建筑面积:121008㎡
14、建筑占地面积7770㎡
15、子项分类:共4个子项,分别为总体、地下室、裙房、主楼
16、建筑层数:地上24层、地下3层
17、建筑高度: 99.15m、地下室埋置深度15.80m
18、设计标高:相对标高±0.000=54.300m(吴淞系)
19、主要编制参数层高:地下三层层高4.7米,地下二层层高5.85米,地下一层层高5.4米,一层至四层层高4.8米,五层为4.5米,六层至二十三层为3.9
米,二十四层为4.85米。
二、编制依据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设计图纸
2、施工进度计划表
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8、国务院令第393号《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05)
11、《中建三局一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
12、《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0885-2006)
三、脚手架搭设技术与工艺
3.1、悬挑件
采用16#工字钢,钢管落地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2、搭设尺寸
搭设高度: H<20 米,
客梯: 2250㎜×2600㎜,医梯3000㎜×2600㎜, 立杆离井壁尺寸为:300mm ,步距:h=1.6m
撑杆间距:二步四角3.2m(高度方向)。
3.3、搭设技术与工艺
3.3.1、搭设顺序
预留洞口→工字钢放置→Φ25焊接→安放立杆→纵、横向扫地杆→铺设模板→安放第二步立杆……→顶层铺设模板
3.3.2、预留洞口
在绑扎电梯井墙壁钢筋时,按附图在每个电梯井井壁底端预留高180㎜×宽180㎜洞口。
注意洞口位置的准确性。
3.3.3、放置工字钢
根据施工进度,分别在二层、六层、十一层、十六层和二十一层电梯井位置按图放置工字钢。
每个电梯井放置脚手架卸荷悬挑承力工字钢,每个电梯井设置工字钢二根。
工字钢搁置在电梯井两侧预留的墙洞内,每端伸出墙面长度≮200㎜。
工字钢搁置完成后,在预留洞口内填塞木料,以防工字钢滑动。
在工字钢上事先焊接脚手架立杆定位钢管
3.3.4、搭设内电梯井脚手架
3.3.
4.1、立杆
每个电梯井内布设4根脚手架立杆。
立杆支设在电梯井底板及悬挑层工字钢上, 立杆接长采用对接。
立杆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相邻两个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顶步立杆可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1m。
3.3.
4.2、纵、(横)水平杆
工字钢上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然后按步距设置纵向、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上面,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横向水平杆上。
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
四边形成□字形闭合。
3.3.
4.3 搁栅杆
脚手架每步及操作层均应设置隔栅杆,其间距应均匀,不大于400mm。
3.3.
4.4、模板铺设
在每层楼面操作架上满铺模板,与电梯井墙壁密封。
3.3.
4.5、撑杆
搭设脚手架时,每二步高同时设置撑杆。
撑杆的设置方法见附图。
3.3.
4.6、扣件安装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Ф48×3.5)外径相匹配。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控制在50N·m 左右。
(3)在立杆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等均须用的直角扣件。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四、安全要求
4.1 脚手架必须由持相应有效操作证的架子工搭设和拆除。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
4.2 架子搭设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及悬挂安全带,并戴好安全帽,做好分工及协调配合。
4.3 作业人员应带工具袋,操作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以防坠物伤人。
搭设材料应随搭设速度,随用随上,以免放置不当掉落,伤人。
4.4 每次收工前,架上材料应使用完,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
已搭好的脚手架应形成稳定结构,不稳的要临时加固。
在搭设过程中,配合施工的人员应避开落物的区域。
4.5 控制搭设高度与施工进度同步,确保电梯井结构施工人员安全。
4.6 严格控制搭设高度(≤20m/段)。
严禁超高搭设脚手架。
4.7 禁止将模板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或用电梯井内脚手架作为结构的模板支撑。
4.8 在搭设脚手架时,特别注意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其中构配件材质同外脚手架。
由安全员指挥,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4.9 脚手架搭设完,必须经施工、技术、安全、使用班组等人员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4.10 禁止超载堆放物料。
禁止拆除受力杆件。
4.11 在使用期间指定专人维护保养。
4.12安全平网上、下层间的间距≯10m,或≯2个楼层层高。
安全网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网目≯2.5cm。
五、脚手架拆除
5.1 脚手架拆除或上翻的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
5.2 拆除前,应由项目部技术员、安全员进行拆除安全交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3 在拆除脚手架过程中,有关人员站在将要拆除的脚手架上,在井道内设置安全隔离平网。
5.4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5 拉撑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拉撑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5.6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至楼(地)面。
5.7 运至楼(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存放。
六、计算书
6.1、原始数据:
钢管采用Ф48×3.5,每米重量3.84㎏/M
扣件 1.5㎏/个
模板0.30kN/m2
施工荷载(同时考虑两层施工) 300㎏/㎡
16#工字钢 A=21.131㎝2 每米重量20.513㎏/M IX=1130㎝4 搭设高度20米,步高1.6,共12步
6.2、荷载计算
钢管:总长度:20×4+13×(2.6×2+3.0×2)=225.6m
重量:225.6×3.84=866.304㎏
扣件:16个/层×13×1.5=312kg
模板:0.30×2.6×3.0×5=11.7㎏
自重:1190㎏活荷载:4680㎏
6.3、立杆稳定性
单立杆恒载:297.5㎏=2975KN
单立杆活载:1170㎏=11700KN
单立杆荷载:14675 KN
=1.6m
i=1.60cm =100<150,满足要求。
工字钢梁强度计算
=14675×300=4402500N·mm
==3<(f)=205
搭设高度20米,立杆和16#工字钢均满足强度和稳定要求
七、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