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汉族民间音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演唱和对比分析掌握不同体裁民歌山歌、号子、小调的特点。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及发展了解中国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3.学生通过学习民歌了解民歌来源生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体裁的民歌掌握他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不同题材民歌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展示台钢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导入: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

汉族的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极为广阔.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汉族民歌。

问:什么是民歌呢?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民歌的历史及分类
2、观看多媒体,提问图片上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音乐有什么特点?
劳动喊口号合唱
A劳动号子
1、教师简单介绍劳动号子特点在劳动时演唱一领众和铿锵有力。

音乐有很重要的实用功能。

有装卸号子挑担号子板车号子船夫号子打麦号子等等。

不同的劳动形式产生不同的劳动号子。

作用调剂、振奋精神协调动作组织劳动。

音乐特点强调节奏大多是同一节奏型贯穿始终。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2、设疑:湖南有哪四大江河?
湘资沅澧
3、一起来欣赏我们湖南的劳动号子《澧水船夫号子》
听音乐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演唱特点?
4、体验合作《过滩号子》
师生合作后学生合作
5、师生小结号子的特点。

B山歌。

1欣赏影视片段《刘三姐》,回答问题
音乐是什么体裁的?演唱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山歌独唱对唱
2 什么是山歌?简易回答,并了解山歌的特点
3 赏析陕北民歌《赶牲灵》
聆听音乐提出问题
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旋律起伏有什么特点?音域如何?
独唱,起伏较大高亢
4老师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请同学们体会音乐结构特点。

师生讨论2首歌曲的共同点概括山歌特点
表现手法直接、坦率。

音乐性格豪爽自由奔放
节奏自由悠长曲调高亢
演唱方式多样独、和、对唱等高亢嘹亮结构自由多用衬词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5介绍山歌常见的类别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6 师生讨论分析2首歌曲的不同特点。

《赶牲灵》陕北陕北、山西河套高亢风趣
《小河淌水》云南清新优美
思考同一种体裁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
地理环境是形成民歌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重要因素。

地方方言是形成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

生活方式、个性特点、地方风俗等也是形成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因素。

C小调
1直接听赏小调《无锡景》,感受其音乐特点
2 随音乐哼唱,并分析小调这种体裁的民歌风格特点。

曲调细腻优美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

3请同学们演唱《茉莉花》并体会其结构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曲调概括小调特点
表现手法委婉。

音乐性格曲折、细腻节奏节拍规整。

曲调多样曲词明丽、婉转。

演唱形式多样。

4师生讨论首歌曲的不同特点。

地域不同各地的方言、文化、民俗民风对歌曲的影响。

三、教学总结。

1、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民的心声他们有对劳动的歌颂对爱情的
赞美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根据以上欣赏的民歌我们能从一下的方面概括出民歌有什么特点吗?
口头创作来源于日常生活多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

演唱形式多样音乐风格多次多彩。

汉族民歌结构短小多采用地方方言。

2、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瑰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表现积极、课堂
氛活跃通过听、看、说和表演不同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
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家乡民歌的演唱更加加深他们对本
节课传授的知识掌握、技巧、技能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