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目录一、绪论 (1)1.1桩基特点 (1)1.2桩基的适用条件 (2)二、桩基础施工流程 (3)2.1施工准备 (3)2.2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 (3)2.3埋设护筒 (4)2.4泥浆制备 (4)2.5钻孔 (4)2.6清孔 (5)2.7灌注水下混凝土 (5)2.8桩头凿除 (5)三、质量控制的含义 (8)四、桩基施工前期质量控制(事前控制) (8)4.1施工组织设计审核 (8)4.2测量施线 (9)4.3地下水问题 (9)4.4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10)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事中控制) (10)5.1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一──钻孔垂直度的控制 (11)5.2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二──桩身强度的监督(施工工艺) (11)5.3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三──沉渣量的检查 (12)六、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事后控制) (13)6.1缩径 (13)6.2钢筋笼上浮 (13)6.3断桩与夹泥层 (14)6.4坍孔 (15)七、砼灌注桩质量判定之探讨 (15)7.1中、微风化岩承载力判定 (16)7.2桩身混凝土质量判定 (17)八、文明现场施工管理 (18)九、结束语 (19)桩基础的质量控制一、绪论桩基础是由桩和承台构成的深基础。
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近几年,随着在各类基坑中开挖围护桩和承载基桩的广泛应用,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由于桩基施工的隐蔽性,成桩后也不易检查验收,尽管目前此桩基施工工艺正日益完善,但往往由于各种质量因素的影响,使得成桩质量不理想,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采取先进的桩体质量检测手段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质量控制方法。
1.1桩基特点(1)桩支承于坚硬的(基岩、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层,具有很高的竖向单桩承载力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偏心荷载)。
(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端承桩)或群刚度(摩擦桩),在自重或相邻荷载影响下,不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以确保建筑物的倾斜不超过允许围。
(3)凭借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大直径桩)或群桩基础的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抵御由于风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保证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4)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而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在地震造成浅部土层液化与震陷的情况下,桩基凭靠深部稳固土层仍具有足够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且不产生过大的沉陷与倾斜。
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等,其适用条件和要求在《建筑桩基技术规》中均有规定。
桩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可以支撑在不同的土层中,可以作为各类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建筑物的低桩承台、桥梁或码头的高桩承台),因而其受力性状各不相同,承载能力相差悬殊,施工工艺和设备极其多样。
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分支领域,5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
桩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
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桩基质量,使桩基符合设计要求,是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
灌注桩的施工主要有成孔、制作与安装灌浆管、清孔、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质,地质情况往往千变万化,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地质勘探不够,造成工程延误,工程浪费,甚至出现严重的工程事故。
所以,要控制好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首先要有真实详细的地质资料。
在某些地方桩基设计时地质钻探有必要一桩一孔,甚至一桩两孔。
但有些工程为了节省钻探费用或赶工期等原因,对地质勘探的不够详细,结果适得其反,桩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灌注桩尤其是沉管灌注桩,在成桩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对周围土体的振动和挤压力影响大,常常会发生断桩、缩颈、夹泥、空心,混凝土离析以及吊脚等质量问题,它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程序等密切相关,如由于拔管速度过快,土的回缩加大,常导致缩颈、吊脚、空心等现象;当桩距过小,桩数多,土上涌量大。
1.2桩基的适用条件1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软弱,采用天然地基时沉降量过大或是建筑物极为重要,不容许过大的沉降时,可采用桩基。
2当建筑物的地面荷载过大,将使软弱地基产生过时变形,造成对建筑物危害,采用桩基效果较好。
3高层建筑物或构筑物,对限制倾斜有特殊要求时,也需要采用桩基。
4设有大吨位的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重型单层厂房,吊车载重量大,使用频繁,车间设备基础多而密,地面荷载大,使地基变形大,可采用桩基。
5精密设备基础、动力机器基础等,因对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地基沉降、沉降速率和容许振幅有严格要求,采用桩基是一种好办法。
6山区或丘陵地区,或处于易滑动的边坡地段荷载较大时,可采用桩基以克服因土层厚度不均匀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和滑坡现象。
灌注桩是民用和工业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施工操作简单、设备投入不大等优点。
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直接开挖验收,它又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一种基础形式。
分析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必要的防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简要分析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几种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措施,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二、桩基础施工流程2.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选择钻机、钻具、场地布置等。
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可根据地质情况和各种钻孔机的应用条件来选择。
2.2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安装钻孔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
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在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确的安装钻孔机,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
钻机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
对准桩位后,用枕木垫平钻机横梁,并在塔顶对称于钻机轴线上拉上缆风绳。
2.3埋设护筒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
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
钻孔若能保持壁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静水压力,能为孔壁、防止坍孔。
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好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制作护筒的材料有木、钢、钢筋混凝土三种。
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cm,潜水钻、冲击或冲抓锥约大40cm),每节长度约2~3m。
一般常用钢护筒。
2.4泥浆制备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
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2.5钻孔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为此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
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和抽渣(冲击式用),还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
采用冲击式或冲抓式钻机施工时,附近土层因受到震动而影响邻孔的稳固。
所以钻好的孔应及时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
钻孔的顺序也应实事先规划好,既要保证下一个桩孔的施工不影响上一个桩孔,又要使钻机的移动距离不要过远和相互干扰。
2.6清孔钻孔的深度、直径、位置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与桩身曲直。
为此,除了钻孔过程中密切观测监督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
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
对于摩擦桩当孔壁容易坍塌时,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厚度不大于30cm;当孔壁不易坍塌时,不大于20cm。
对于柱桩,要求在射水或射风前,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清孔方法是使用的钻机不同而灵活应用。
通常可采用正循环旋转钻机、反循环旋转机真空吸泥机以及抽渣筒等清孔。
其中用吸泥机清孔,所需设备不多,操作方便,清孔也较彻底,但在不稳定土层中应慎重使用。
其原理就是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吹入吸泥机管道将泥渣吹出。
2.7灌注水下混凝土清完孔后,就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要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
2.8桩头凿除桩基础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70%设计强度时才能进行桩头凿除,凿桩头采用风炮人工凿除。
首先测出桩基与系梁或墩柱的接口标高,划好控制线,以便控制凿除高度,控制线一般比接口标高高出5cm左右。
在控制线上方凿槽找出第一根主筋的准确位置,然后根据钢筋间距把每根主筋在控线以上的保护层全部凿除,并稍稍向外把钢筋扳离混凝土,使钢筋与混凝土完全剥离,瓣起角度控制在5°以,以免由于钢筋扳弯角度过大致使钢筋产生过度疲劳。
剥离钢筋后,沿控制线四面对称掏槽,最后在一面水平锤击扁凿,在力的作用下,利用扁凿后端厚度大的特点,将桩心的素混凝土挤断,并用吊车吊出坑外。
控制线以下5cm混凝土采用人工凿除,桩周边10cm围混凝土凿除时,采用由外向凿的方式,以免边缘破损引起露筋等相关质量问题。
流程图如下:三、质量控制的含义钻孔灌注桩在现今的浅水或陆地桥梁桩基使用中已经是相当普遍,可以说在这些方面的桥梁桩基有1/2是使用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我们无法观察,成桩后的情况我们也只能利用声波对其进行成桩质量和缺陷的检测。
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施工质量上的管理,力争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