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艾工作方案【篇一:社区2012年防艾工作计划】xx社区防艾计划根据《2012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以务实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的工作要求和任务指标,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深化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广泛开展防艾宣传。
一、工作内容(1)防艾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社区领导和部门与全社会参与的防艾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阵地和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2)政策倡导: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开展以学生、农民工、流动人员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全民倡导防艾宣传,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大讲堂活动,通过企业开展农民工宣传讲座,通过社区活动开展流动人员宣传咨询活动,开展政府机关干部宣讲活动。
(3)资料管理:积极制定区防治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以各种形式开展社区防艾工作和知识宣传工作,做好痕迹资料的收集,及时整理工作资料,妥善保存和归档管理,包括通知、签到表、相片、简报、总结和宣传材料等。
(4)宣传活动:利用6.26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及其他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主题,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宣传覆盖面。
二、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街道办事处为主导,社区防艾负责人员和各成员积极配合,履行职责,落实到位,共同做好我社区防艾工作,及时完成所有工作内容和任务指标。
(二)技术保障:社区是直接技术指导和督导机构,给予我区更多技术支持和帮助。
五、检查与督导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凤凰街道汇报工作情况,社区防艾加强宏观管理,做好部门协调和工作会议,组织督促检查,务求实现工作目标。
xx社区2012年6月15日【篇二:防艾工作实施方案】拉达乡人民政府二00九年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掌握拉达乡艾滋病流行情况,在布拖县委、县政府的正确组织领导下,于2008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社区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艾滋病在一般人群中已呈蔓延态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数量增加明显。
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和非保护性性行为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艾滋病疫情未能及时有效得到控制,流行趋势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实际,构建乡、村、组、户防控机制,使防艾工作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凉山州艾滋病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贯彻陈竺部长到凉山调研防治艾滋病工作指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指示,落实凉山州委74次常委会精神、及布拖县委、县政府对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在乡、村两级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技术方案要求,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系统、规范、可持续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乡村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
在2009年12月底之前实现如下具体目标:1、建立乡、村、组干部艾滋病防治工作考核机制。
2、2009年新报告现住址在本乡的感染者完成流调率达到75%。
3、2009年之前报告的在册感染者完成随访率达到70%。
4、为50%的在册感染者开展cd4检测。
5、为70%的在册感染者办理身份证。
6、为70%有配偶的在册感染者的配偶开展hiv抗体检测。
7、乡卫生院为70%住院病人和50%门诊病人提供hiv抗体检测。
8、发现70%孕产妇,为50%孕产妇提供hiv检测。
9、为50%符合治疗条件的hiv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治疗。
10、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村,覆盖现有符合条件的吸毒人员50%。
以上3-10项分乡、村的目标参见附件1。
三、工作进度与内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建立由乡党委/政府对所辖片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承担第一责任的工作机制,执行乡、村、组、户四级联动责任制,以乡为责任单位开展好以下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1、工作进度安排,7月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全乡“防艾宣传群众大会”建立领导机构及办公室,走访艾滋病感染者,了解情况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对高危人群进行不定期hiv快速检测,与各行政村负责人签订责任书。
8月落实责任书的相关职责,搞好预情报告,定期召开防艾工作会议,及时向县级相关部门通报情况。
2、咨询检测,在各乡卫生院开展hiv快速检测,为hiv阳性者提供咨询服务,扩大hiv检测覆盖面,提高发现率,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疫情报告,乡卫生院医生对确认的hiv抗体阳性者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疫情报告。
4、随访管理,对现住址在本乡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定期开展随访干预,预防二代传播。
5、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将符合条件的艾滋病人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负责药品领取、保管和发放,并对病人实施随访管理和督导服药。
6、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动员全乡力量发现全部孕产妇并对其进行hiv检测,对hiv阳性的孕产妇实行母婴阻断措施。
7、吸毒人群干预,组织辖区内的吸毒人员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未开设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村动员吸毒者加入针具交换项目。
8、大众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育龄妇女和居民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大众艾滋病知晓率。
9、关怀支持,为全部艾滋病感染者免费办理身份证,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争取最低生活补助,积极扶持建立感染者关怀小组,支持小组开展活动。
四、措施和部门职责:(一)乡党委、政府1、为本乡艾滋病综合防治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2、建立乡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艾防工作相关机制,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辖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严格执行县艾工委下达的艾滋病防治任务。
3、组织乡行政人员实行分片包干,建立“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分级责任制度,负责牵头落实具体工作。
乡政府与包片干部、乡卫生院、辖区学校、各村村长,村长与组长,组长与农户、分别签订共6类目标责任书,6类责任书均存档在乡政府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应责任人手中。
4、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每个季度撰写该季度工作进展报告,年终撰写年度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计划、进展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报送布拖县防艾办。
5、每个月召开一次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应包括乡、村两级干部和乡卫生院有关医务人员,会议上总结上月工作进展,布臵下一阶段工作,形成会议记录。
6、建立考勤制度,制定专人每天对各级责任人打考勤。
7、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经常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大众传播和社区宣传,根据彝族的特点,动员克哲、家支头人在各种聚会和民族仪式上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当地多年存在、不利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危险行为生活方式。
9、负责本乡吸毒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组织、落实。
10、将工作指标分解到所辖行政村、组,据此组织考核所辖行政村、组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11、监督管理乡卫生院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12、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完成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与考核工作。
(二)村支部书记、村长、村文书1、全面负责本村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支持村医生、村接生员、妇女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2、落实目标责任和目标考核,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分解到组,与组长签订责任书并督促落实。
3、利用村民的各种集会时机,开展艾滋病相关宣讲,宣讲内容至少包括:(1)艾滋病防治知识;(2)医生对就诊病人进行艾滋病主动检测的政策。
结合实际,逢会必讲。
4、组织本村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按期接受医学随访和检测,组织其中未办理身份证者到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
5、协助民政助理落实艾滋病感染者的关怀救助工作。
6、按照行政职能准确掌握辖区内全体居民的户口信息。
7、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考核工作。
(三)村民小组长1、落实目标责任,与每家户主签订责任书,15-60岁村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
2、利用村民的各种集会时机开展艾滋病相关宣讲:(1)艾滋病防治知识;(2)医生对就诊病人进行艾滋病主动检测的政策。
3、动员检测【篇三:社区2012年防艾工作计划】xx社区防艾计划根据《2012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以务实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的工作要求和任务指标,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深化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广泛开展防艾宣传。
一、工作内容(1)防艾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社区领导和部门与全社会参与的防艾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阵地和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2)政策倡导: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开展以学生、农民工、流动人员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全民倡导防艾宣传,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大讲堂活动,通过企业开展农民工宣传讲座,通过社区活动开展流动人员宣传咨询活动,开展政府机关干部宣讲活动。
(3)资料管理:积极制定区防治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以各种形式开展社区防艾工作和知识宣传工作,做好痕迹资料的收集,及时整理工作资料,妥善保存和归档管理,包括通知、签到表、相片、简报、总结和宣传材料等。
(4)宣传活动:利用6.26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及其他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主题,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宣传覆盖面。
二、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街道办事处为主导,社区防艾负责人员和各成员积极配合,履行职责,落实到位,共同做好我社区防艾工作,及时完成所有工作内容和任务指标。
(二)技术保障:社区是直接技术指导和督导机构,给予我区更多技术支持和帮助。
五、检查与督导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凤凰街道汇报工作情况,社区防艾加强宏观管理,做好部门协调和工作会议,组织督促检查,务求实现工作目标。
xx社区201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