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分论第 十 一 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刑法分论第 十 一 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7
3. 本罪的主体是负有传达军令义务或具有 发布军令职权的军人 。 4.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即行为人明知 军令应该传递而拒绝传递 , 或者明知是伪造的或 篡改的军令而有意传达和发布 。 ( 三 ) 司 法实务 1. 区分本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 。 2. 区分假传军令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界 限。
6
三 拒传 、 假传军令罪 ( 一 ) 法律规定 《 刑法 》 第 422 条规定 。 ( 二 ) 概念与构成特征 拒传 、 假传军令罪 , 是指故意拒绝传递或者 传达 、 发布伪造的或者篡改的军事命令 , 对作战 造成危害的行为 。 1. 本罪的客体是作战利益 。 2.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有义务 、 有条件传 递军令而拒绝传递 , 或者传达 、 发布伪造的或者 篡改的军事命令 , 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
第十一 章
第一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一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法律规定和特征 根据《刑法》第420条的规定,军人违反 职责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本罪客体是国家的军事利益。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军人职责、危 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军人。 4.本罪主观方面多数是出 于故意,只有少 数犯罪是由过失构成。
3
3. 本罪的主体是军人 4.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即行为人明知 应该执行命令而故意加以违背或拒不执行 , 至于 出于何种动机 , 在所不论 。 ( 三 ) 司 法实务 1. 罪与非罪的界限 。 2. 战时违抗命令罪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的 界限 。
4
二 隐瞒 、 谎报军情罪 ( 一 ) 法律规定 《 刑法 》 第 422 条规定 。 ( 二 ) 概念与构成特征 隐瞒 、 谎报军情罪 , 是指故意隐瞒应当 向 上级报告的 军情 , 或者将编造 、 篡改的军情向 上级报告 , 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 1. 本罪的客体是作战利益 。 2.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掩盖事实真相 , 隐瞒应当 向 上级报告的 军情 , 或者违背客观事 实 , 将编造或者篡改的军情向上级报告 , 从而对 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
第二节
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
一 战时违抗命令罪 ( 一 ) 法律规定 《 刑法 》 第 421 条规定 。 ( 二 ) 概念与构成特征 战时违抗命令罪 , 是指战时故意违背并且抗 拒执行上级的 命令 , 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 1. 本罪的客体是作战利益 。 2.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违背并且抗 拒执行上级命令 , 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
10
五 战时临阵脱逃罪 ( 一 ) 法律规定 《 , 是指在战时 , 参战军人 因 贪生怕 死 、 畏惧战斗等 , 在临上阵时或在战 斗中逃离部队或者战斗岗位的行为 。 1. 本罪的客体是作战利益 。 2.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面临战斗任 务而脱离战斗岗 位 。
14
七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 一 ) 法律规定 《 刑法 》 第 429 条规定 。 ( 二 ) 概念与构成特征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 是指指挥人员在战场 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 , 能救援而不 救援 , 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1. 本罪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作战部 队在战场上的友邻关系 。 2.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场上明知友 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 , 能救援而不救援 , 致 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9
( 三 ) 司 法实务 1. 投降罪与在战场被俘虏的界限 。 二者 均有自动放下武器的情节 , 但前者放下武器必须 具有主动性 , 而后者则完全是被迫的 , 如 弹药 耗尽 、 武器毁坏 、 严重伤病 、 极度疲惫而无 法使用武器进行抵抗 。 前者是因 为 贪生怕 死 , 内 心完全屈服于敌人 , 后者心理却并未向敌 人屈服 。 2. 投降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 。
11
3. 本罪的主体是参战的军人 。 4.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其动机多 是出 于贪生怕 死 、 畏惧战斗 , 有的 是不顾全大局而 消极保存实力 。 ( 三 ) 司 法实务 在实践中 , 应注意战时临阵脱逃罪与投降罪 的界限 。
12
六 违令作战消极罪 ( 一 ) 法律规定 《 刑法 》 第 428 条规定 。 ( 二 ) 概念与构成特征 违令作战消极罪 , 是指挥人员 违抗命令 , 临阵畏缩 , 作战消 极 , 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1. 本罪客体是作战利益 。 2.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抗命令 , 临阵 畏缩 , 作战消极 , 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1
二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殊缓刑制度规定 《 刑法 》 第 449 条规定 。 三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分类 《 刑法 》 分则第 10 章共 32 个条文 , 其中 定罪处刑 条文有 28 条 , 包括 31 个罪 名。 1. 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 。 2. 违反部队管理制度的犯罪 。 3. 危害军事秘密的犯罪 。 4. 危害部队物资保障的犯罪 。 5. 侵犯部属 、 伤病军人 、 平民 、 俘虏利 益的 犯罪 。 2
13
3. 本罪的主体是参战部队的指挥人员 , 即 对部队和 部属 负 有领导 、 管理职责的军人 , 属 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特殊主体 。 4.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行为人往往出 于贪生怕死或者对上级不满的动机 。 ( 三 ) 司 法实务 实践中 , 应注意区分违令作战消极罪与战时 违抗命令罪的界限 。
8
四 投降罪 ( 一 ) 法律规定 《 刑法 》 第 423 条规定 。 ( 二 ) 概念与构成特征 投降罪 , 是指在战场上贪生怕死 , 自 动放 下武器 , 向 敌人投降的行为 。 1. 本罪的客体是作战利益 。 2.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场上自动放 下武器 , 向 敌人投降的行为 。 3. 本罪的主体是直接参战的军人 。 4.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并且是出于贪 生怕死的动机 。
5
3. 本罪的主体是军人 , 一般是负有报告 军事情况义务的侦察员 、 通讯员 、 机要员等情 报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 。 4.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即明知是应 当 报告的 军情而隐瞒 , 或者明 知是不真实的军 情而报告 。 ( 三 ) 司 法实务 1. 本罪与漏报 、 错报军情的界限 。 2. 本罪与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 的 界 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