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龙友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行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龙友秀,来自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今天我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感觉非常荣幸。
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与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我于93年7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被分配到长铺镇第二小学。
一干就是十六年。
十六年里,我深知从教的艰辛,然而不管外界如何精彩,不管外界的利益如何诱人,我都始终静下心来,坚守自己的清贫。
记得有一首诗写得好:“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德;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爱;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奉献……”世事沧桑,人生坎坷,十六年来,家庭的伤痛击不跨我,生活的重荷压不弯我,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始终不渝地用爱与责任铸就我的师德之魂。
不幸的家庭没有击跨我的坚强,相反更磨砺了我坚韧的意志,我在全力以赴的工作中淡化痛苦感觉到了充实。
98 年7月9日,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那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家等待着丈夫回家。
可等来的却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一场车祸,夺走了我丈夫年轻的生命,也毁了我温馨的家。
突如其来的噩耗,将我从幸福的天堂打入十八层地狱。
我振懵了,几天下来,我的心死了,忘却了饥饿,体重由120斤锐减到98斤。
我痛,我痛失去了生活的脊梁与支柱;我恨,我恨上帝的不
公与残忍;我茫然,茫然于未来的路途,茫然于仅有两岁女儿的培养与成长!
即使是这样,在送走丈夫后的第三天,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学校,毅然出现在学校军训的开幕仪式上。
校长心痛的眼神,老师宽慰的话语,学生感激的双眸成了我不倒的力量!望着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把泪水往肚里一咽,心中反复嘱咐自己:“坚强,坚强!一定不能倒下!”
从此,我更加投入地工作,家里学校两头顾,女儿学生两不误。
曾有的不幸并没有击跨我的坚强,相反更磨砺了我坚韧的意志,我在全力以赴的工作中淡化痛苦感觉到了充实。
虽然我一直顽强地顶着生活与工作给我带来的双重压力,但柔弱的身骨还是没法扛住沉重的负荷! 02年下期初冬的一个清晨,我感觉全身乏力,精神恍惚,可想到班上几十位学生求知的眼神,我还是强打精神从床上爬起,直奔教室。
我一直支撑着自己上完当天所有的课程,目送每一个孩子欢快地离开,不料在返回宿舍的途中体力不支,在天旋地转的无助中一磕一碰地滚下了楼梯……5岁女儿凄厉的哭喊,路过的成老师悲情焦急的摇唤。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睁开了疲惫的双眼。
成老师搂着泪眼婆娑的女儿,看着虚弱的我,心疼地说:“小龙啊!身体要紧啊!明天我还是帮你到校长那儿请个假吧!”
可我辜负了成老师的好意,执意不肯请假。
学校的铃声好像战斗的冲锋号,第二天,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上,我鬼使神差登上心爱的三尺讲台。
回想那段日子,令我无怨无悔的是,心中除了隐隐的痛更多的是自己创造奇迹后的开心与快乐,因为我在忘我工作的过程中充实
了自己,成就了学生。
当学校领导每次满怀信任地将纪律散漫、成绩偏差其他老师不愿意接手的班级托付给我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说来也怪,这些被大家并不看好的班级竟被我激活了,班上成绩的整体排名总能戏法般的窜到年级前茅!不少老师总是当面鼓励我:“友秀,你是神,在你的字典里,朽木可雕也!”说实在话,我并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法,也没有扭转乾坤的力量,有的只是用心和执着,有的只是付出与承受。
这其中的心酸与伤痛只有我自己能感觉到。
爱学生,是我成功的基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爱,为师者之魂。
每次遇到问题,我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
”“假如是我的孩子。
”记得03年下期,我接管的寄宿班里转来一个叫陈鹤名的学生,这孩子个高,黑瘦,特不爱卫生,手、脸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
加上他孤僻、任性,我行我素,大家称他为“野小孩”。
正当我打算对“野小孩”对症下药时,来不及预防却不出意料的事降临了。
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沉睡的我,开门一看,眼前的情景令我目瞪口呆:“野小孩”双手紧紧捧着脑袋,脸上,头发上尽是淤血。
原来,睡在上铺的陈鹤名,夜不能寐,正打算外出打电子游戏时,一脚踏空,一个倒栽葱重重地磕在铁床边上。
来不及细细了解事情原委,我努力从慌乱中镇定下来,对一同前来的学生们说:“别怕,有老师在这儿。
”说罢,撂下 7岁的女儿独自睡在家中,背起陈鹤名直奔医院。
此时已是半夜2点钟,途中一片漆黑,从同学们瑟瑟发抖的声音里,我也感到了恐惧,但我依然故作镇定地告诉学生:“不怕!不怕!有老师在这儿。
”孩子脱离危险返回学校时,已是凌晨5点了。
回家后才发觉自己早已汗透衣背。
爱到深处时,敢叫顽石变金玉。
我的勇气与为师的责任感触动了“野小孩”天性的善良之弦。
第二天晚就寝后,他竟偷偷地来到我办公室满含热泪地对我说:“龙老师,我错了!”此时,我已感觉到,这场惊吓,陈鹤名对我心存了一份感激。
于是我趁热打铁,对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一期下来,陈鹤名同学判若两人,从原来的“野小孩”变成了学校的优秀生。
他远在广东打工的妈妈特意打电话对我说:“谢谢你!龙老师。
有你这样的老师,孩子真幸福;有你这样的老师,家长们离得再远也放心。
”第二个学期开学时,他年迈的爷爷还专程从偏远的农村赶到县城给学校送了一面锦旗。
十六年里,我当过15年班主任。
当我严谨治学、扎实工作,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时候,我从来自社会各界的赞誉之声,来自家长的感激之情,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幸福与欣慰!连年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校内名师”、“县十佳班主任”、乃至08年10月,绥宁电视台对我进行《爱与责任铸师魂》的专题报道等众多的光环与荣誉更是让我信心倍增,激情满怀!在荣誉面前,我深感教师的爱心与责任。
我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不断地汲取营养,是我教学创新的不竭动力。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但一辈子学做老师”。
记着这句话,我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为了让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扎实,我如饥似渴地搜索求知。
97
我代表县里参加了全省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省二等奖, 02年我参加邵阳市教育系统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个人全能一等奖。
为了让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时俱进,我在虚心请教本校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后,克服晕车的毛病,不远千里去长沙领略王松舟、窦桂梅
等专家的教学风采。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拜读王松舟、窦桂梅、魏书生等教育名家的书籍,再结合我课堂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出教学反思,总结是非得失,提炼教学心得。
随着学习和探索的深入,我的课堂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变化,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
近年来,我承担了县普教组、教研室举办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展示课”、“送教下乡”的执教任务,效果很好,受到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我不仅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还多次在校内外为中青年教师举办过普通话培训及《班主任管理》专题讲座。
08年,我主持研究的课题“寄宿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杨柳枯了又青了,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唯有我,教师的责任感让我执着地固守别人眼中贫瘠的三尺讲台,固守着我耕耘与进取的乐土,固守着令我战胜恐惧与困难,战胜柔弱与伤痛变得百折不饶的精神家园。
虽然,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那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教师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但教师却能用自己的爱教育出伟人、教育出英雄、教育出明星!
亲爱的同行朋友们!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讲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
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真诚开启心灵,用智慧培养智慧,用生命培育生命,用希冀放飞理想,用爱与责任打造师德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