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反思
长治县第五中学校李俊锋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到教益,即“借石攻玉”。
本人上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一节,结合听过别的老师上了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这节课有几环节本人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注重确定适当的三维教学目标
遵循《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2.注重突破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
能正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并学会读数。
教学的难点是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在突破重点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要让学生明白选哪些特殊点验证规律,为什么要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点,如果不按课本上的A,B,C三点可不可以选的特殊点等等。
学生只有弄明白这些问题那探究的方向就很明确了。
3.复习引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本课的重点是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那么通过复习电流表的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电流表的知识,对本节课知识的延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师引导下步步为营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等。
5.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能力。
如: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探究课。
为了使学生明白探究的七要素,有必要解释清楚并做强调。
在实验中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等等。
6.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互动。
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十分注意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以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本的内容。
在实验后再播放FLASH动画;如学生连接电路的一些常见错误。
让他们及时反思实验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
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让学生在玩中学,和学生的互动强,体现了物理教学的新理念。
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底子薄,完全放手让他们探究不能全部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少数组的学生完成,教师需加大力度帮助他们。
2.实验的准备细节还可以更充分些。
可多采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