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结核病类药物的分析

抗结核病类药物的分析

抗结核病类药物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04T15:28:57.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魏文慧[导读]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味微苦。

水中略溶,乙醇中微溶,乙醚中极微溶解。

魏文慧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4) 【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62-02
1 吡嗪酰胺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味微苦。

水中略溶,乙醇中微溶,乙醚中极微溶解。

熔点:188~192℃。

1.1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置试管中,加氢氧化钠试液5mL,缓缓煮沸,即发生氨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2)取0.1g本品,加水10mL溶解,加硫酸亚铁试液1mL,溶液显橙红色;加氢氧化钠试液使成碱性后,转变为蓝色。

(3)用水制成每1mL中含10μg本品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68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与标准红外图谱对照。

1.2 检查
(1)硫酸盐:取0.30g本品,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 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3%)。

(2)有关物质含量:用氯仿-甲醇(9:1)混合液制成每1mL中含20 mg本品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氯仿-甲醇(9:1)混合液稀释成每1mL中含0.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0:20:20)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立即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3)干燥失重: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

(4)羧酸类化合物:取0.10g本品,加水10mL,加热溶解,加0.05mol/L碘酸钾溶液0.5mL与碘化钾0.5g,加氯仿1mL振摇,氯仿层所显颜色不得比空白试剂按同法处理后所显的颜色更深。

(5)炽灼残渣:不得过0.1%。

(6)重金属:取0.50g本品,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23mL,加热溶解后,依第一法检查,重金属含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1.3 含量测定
取约0.25 g本品,精密称定,置蒸馏瓶中,加水200mL,小心沿瓶壁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50mL使成一液层,连接蒸馏装置,另取4%硼酸溶液40mL作为吸收液,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轻轻转动蒸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热蒸馏,待蒸馏完全后,吸收液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2.31 mg的吡嗪酰胺。

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99.0%。

2 利福平
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氯仿中易溶,甲醇中溶解,水中几乎不溶。

2.1 鉴别
(1)取约5mg本品,加0.1mol/L盐酸溶液2mL溶解后,加0.1mol/L亚硝酸钠溶液2滴,即由橙色变为暗红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与标准红外图谱对照。

2.2 检查
(1)结晶性: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2)酸度:用水制成每1mL中含10mg本品的悬浮液后检测,pH值应为4.0~6.5。

(3)干燥失重: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

(4)炽灼残渣:取1g本品检查,遗留残渣不得过0.1%。

(5)重金属:取(4)项下遗留的残渣,依第二法检查,重金属含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6)异常毒性:取本品适量,置研钵中,用0.5%阿拉伯胶溶液研磨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混悬液,依法检查,按腹腔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2.3 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填充剂: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乙腈-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mol/L枸橼酸溶液(30:30:36:4);检测波长:254nm。

取利福平对照品与醌式利福平对照品适量,分别加甲醇溶解后(2mg加甲醇1mL),加流动相稀释成每1mL 中各含0.08mg的溶液,等体积混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利福平峰与醌式利福平峰的分离度应大于4.0。

理论塔板数:按利福平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2)测定方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后(2mg加甲醇1mL),用流动相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08mg的溶液,摇匀,立即取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利福平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供试品中利福平的含量。

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90.0%。

3 盐酸乙胺丁醇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略有引湿性。

水中极易溶解,乙醇中略溶,氯仿中极微溶解,乙醚中几乎不溶。

熔点:199~204℃,熔融时同时分解。

比旋度:0.1mg/mL的水溶液,其值为+6.0°至+7.0°。

3.1 鉴别
(1)取本品约20mg,加水2mL溶解后,加硫酸铜试液2~3滴,摇匀,再加氢氧化钠试液2~3滴,显深蓝色。

(2)与标准红外图谱对照。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3.2 检查
(1)(+)2-氨基丁醇:用甲醇制成每1mL中含20mg本品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2-氨基丁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
0.2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冰醋酸-盐酸-水(11:7:1:1)为展开剂,展开约10cm后,晾干,在105℃干燥半小时,放冷,喷以茚三酮试液,再在105℃加热半小时。

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相应的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1.0%)。

(2)干燥失重:105℃干燥至恒重,减失质量不得过0.5%。

(3)炽灼残渣:不得过0.1%。

(4)重金属:取1.0g本品,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25mL,依第一法检查,重金属含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3.3 含量测定
取约0.1g本品,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微温使溶解后,加醋酸汞试液5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3.86mg的盐酸乙胺丁醇。

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98.5%。

参考文献
[1]赵伟杰,郭振勇.抗结核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8期.
[2]张慧,岳枫.抗结核药物的历史与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6期.
[3]刘敬峰,温雪梅.抗结核药物新进展[J].工企医刊,2010年0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