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作者: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纪庄子小学吴金坡
摘要: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

我们仍要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时刻反思,用高尚的师德感染教育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育师德师风素质修养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5年前我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自信的站在三尺讲台上讲课,在我的心目中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

现在,我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已有11个春秋了,我常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成为是什么样的教师呢?是不是应该像有人描述的那样:教师应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

当然,谁渴望成为这样的教师,但教师也是普通人,现在教师队伍中也有种种不和谐的现象:
一、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使其精神空虚,欲念扩张。

有的教师搞“第三产业”,而使精力无法放在教学上。

二、学校管理出现盲区,重智轻德。

有的学校仍然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素质教育。

忽视了师德师风管理工作,少数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存在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造成管理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失范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三、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和家长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有的学校学生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了,从而滋长了小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

而有的学校明知个别教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不及时批评教育,不严格按师德师风管理制度进行处罚,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违纪教师的一种放纵,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不负责任。

四、师德评议弄虚作假。

个别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一针见血,不真枪实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

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五、教师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反思、修身。

有些教师鼠目寸光,以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十分了得,先进学不进,后进不改正,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思想信仰开始动摇,甚至出现师德失范的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所以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要尽快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和师德素养,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的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把握教育的真谛,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素质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

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

“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

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

因此,每个小学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

平时我们要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和教育理论书籍,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

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

作为教师应自学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都是很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能做到课余
时间认真阅读,及时做好笔记,同时写好心得体会,领悟其中的精华,使理论在头脑中形成影象,并将其实践于课堂,促进新课程的发展,使其发挥最大效力,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受益匪浅的。

二、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教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一直以来,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我自己要先学会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从我做起,而不是说一套做另一套,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才会从我这学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因为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感悟、用爱感动学生。

动情的教育才能打动人心,打开心灵沟通的渠道,爱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主动给予爱,教师就首先要善于发现、利用、创设良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教师要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信心、包容学生的过失,要知道“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21世纪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也能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要利用好这种教学手段,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发挥在网上搜集有关的教育教学信息的优势,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动手制作较复杂的课件。

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时刻进行反思、反省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应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而薄发”是人民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做好读书笔记就能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

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
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

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们要不懈努力,时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省、改进,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超越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行动,在实践中增强才干。

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小学教师的神圣使命。

作为文明传承的中介,一个教师不光要掌握全面的知识,更要具备优秀的教师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把祖国的希望、未来的主人培养得更加优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