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复习题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画图题。
第一章交换概论1、交换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最早的“自动交换机”是在1892年11月3日投入使用的,那是美国人史端乔发明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
2、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通信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
它由交换设备完成接续,使网内任一用户可与其他用户通信。
3、请阐述交换机在通信网中完成的功能有哪些?答:(1)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完成;(2)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
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3)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4)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维护管理等。
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ATM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CS)是指固定分配带宽(传送通路),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占用电路的一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PSTN中采用电路交换。
5、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答:(1)电路交换:独占时隙,同步时分,位置化信道,面向连接;(2)分组交换:采用包交换方式,分组包长度可变,异步时分,标志化信道;6、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答: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
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7、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是:第一,为用户提供了在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方式、不同通信控制协议的终端之间能够相互通信的灵活的通信环境;第二,采用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出现差错可以重发,提高了传送质量和可靠性;第三,利用线路动态分配,使得在一条物理线对可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
8、分组交换可提供虚电路(Virtual Circuit,VC)和数据报(Datagram,DG)两种服务方式。
数据报方式的每个分组头要包含详细的目的地址,而虚电路方式由于预先已建立逻辑连接,分组头中只要含有对应于所建立的虚电路的逻辑信道标识即可。
9、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TM 交换方式的主要特点。
答:①电路交换: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信息具有透明性;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②分组交换: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信息传送具有不透明性;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③ATM 交换:采用包交换方式,分组包长度定长为48+5 字节,异步时分,标志化信道,面向连接。
10、PCM帧结构。
某用户占用PCM30/32路系统的TS12路,则其信令位出现在一复帧的第(F12)帧的第(TS16)时隙的(前)四位。
11、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STDM,Synchronization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这种技术按照信号的路数划分时间片,每一路信号具有相同大小的时间片。
时间片轮流分配给每路信号,该路信号在时间片使用完毕以后要停止通信,并把物理信道让给下一路信号使用。
当其他各路信号把分配到的时间片都使用完以后,该路信号再次取得时间片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法叫做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优点是控制简单,实现起来容易。
缺点是如果某路信号没有足够多的数据,不能有效地使用它的时间片,则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有大量数据要发送的信道又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片可利用,所以要拖很长一段的时间,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A TDM,Asynchronis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也叫做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STDM,Statistic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指的是将用户的数据划分为一个个数据单元,不同用户的数据单元仍按照时分的方式来共享信道;但是不再使用物理特性来标识不同用户,而是使用数据单元中的若干比特,也就是使用逻辑的方式来标识用户。
这种方法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但是技术复杂性也比较高,所以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高速远程通信过程中,例如,异步传输模式ATM。
第二章交换网络1、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小单元是什么?交换的基本功能是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
在交换系统中完成这一基本功能的部件就是交换网络,它是交换系统的核心。
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
交换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间的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
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
交换网络有:空分、时分/数字、模拟2、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1)开关阵列与空间交换单元:空间交换单元也称为空间接线器(Space Switch),简称为S单元或S接线器,用来实现多个输入复用线与多个输出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而不改变其时隙位置。
2)共享存储器型的交换单元——时间交换单元:输入控制、输出控制时间交换单元也称为时间接线器(Time Switch),简称为T单元或T接线器,用来实现时隙交换功能。
所谓时隙交换是指入线上各个时隙的内容要按照交换连接的需要,分别在出线上的不同时隙位置输出。
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M:Speech Memory)和控制存储器(CM:Control memory)构成。
3)共享总线型的交换单元——数字交换单元3、什么是多级交换网络?如果一个交换网络中的交换单元可以分为N级,顺序命名为第1,2,…,N级,并且满足:所有入线都只与第1级交换单元连接;所有第1级交换单元都只与入线和第2级交换单元连接;所有第2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1级和第3级交换单元连接;依此类推,所有第N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N-1级和出线连接;则称这样的交换网络为多级交换网络,或N级交换网络。
4、什么是严格无阻塞网络、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广义无阻塞网络?见PPT5、已知一个T-S-T数字交换网络,每个T接线器完成一条PCM上的512个时隙之间的交换,初级T 接线器为输出控制方式,次级T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S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其交叉点矩阵为8X8型。
试画图说明PCM1的TS8 和PCM7的TS31的交换(内部时隙为TS15并采用对偶原理)。
6、某T-S-T网络,其输入/输出端HW线各有两条,每条复用度为32,已知用户A占HW1的TS5,用户B占HW2的TS22,A→B的内部时隙为TS29。
试画出T-S-T网络,完成A与B信号的双向交换,并简要说明该交换过程。
设,输入T为输出控制方式,S为输出控制方式,T为输入控制方式。
(提示:用半帧法确定B→A的内部时隙)答:T-S-T网络如下图所示:HW1HW1'HW2'初级T 接线器(输出控制)S 接线器(输出控制)次级T 接线器(输入控制)首先由处理机在内部寻找空闲时隙,根据题设找到TS29时隙,就在CMA1的29号单元写入5,在CMB2的29号单元写入22,在CMC2的29号单元写入1,这样从A 到B 的转发表就构造完成了。
以后HW1上每一帧的TS5时隙输入的话音信息都写入SMA1的5号单元,并在内部的ITS29时隙读出,后经过S 接线器,于TS29时隙写入SMB2的22号单元,于TS22时隙读出,这样就完成了从A 到B 的交换。
根据反向法可以确定从B 到A 的交换,利用的内部时隙为ITS13。
在CMA2的13号单元写入22,在CMB1的13号单元写入5,在CMC1的13号单元写入2,这样从B 到A 的转发表就构造完成了。
以后HW2上每一帧的TS22时隙输入的话音信息都写入SMA2的22号单元,并在内部的ITS13时隙读出,后经过S 接线器,于ITS13时隙写入SMB1的5号单元,于TS5时隙读出,这样就完成了从B 到A 的交换。
第三章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系统与电话通信1、程控交换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完成的功能是什么?基本组成: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话路系统由用户级,远端用户级,数字交换网络,各种中继接口,信号部件等组成。
控制系统由电话外设控制级,呼叫处理控制级和维护测试级组成。
2、请说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模拟用户电路的基本功能。
答:用户电路的BORSCHT 七大功能: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监视;编译码和滤波;混合电路;测试。
3、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中继电路的基本功能。
答:码型变换;时钟提取;帧同步;复帧同步;帧定位;提取插入信号;检测告警处理。
4、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的冗余配置方式有哪些?对每种方式作简单说明。
答:冗余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双机配置,一是多机配置。
双机配置有三种形式:同步方式,主备用方式,话务分担方式。
多机配置:N+1备份,N+m备份。
5、什么是集中控制?什么是分散控制?各有什么优缺点?答:集中控制是指处理机可以对交换系统内的所有功能及资源实施统一控制。
其特点为控制关系简单,处理机间通信接口简单,但单个处理机上的应用软件复杂庞大,一但处理机系统出现故障,整个控制系统失效,可靠性较低。
分散控制是指对交换机所有功能的完成和资源使用的控制由多个处理机分担完成的,及每个处理机只完成交换机的部分功能及控制部分资源。
分散控制又分为全分散控制(其特点是所有处理机处于同一级别,单个处理机上应用软件及较为简单,某个或某些处理机故障不会导致整个控制系统失效,但各处理机之间的通信接口复杂)和分级分散控制(处理机之间是分等级的,高级别处理机控制低级别处理机,其他性能处于集中控制和全分散控制间)。
6、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完成的功能是什么?答: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交换机硬件与应用软件的接口)和应用软件(呼叫处理软件:呼叫连接的建立与释放以及业务流程的控制、OAM操作维护软件、数据库系统)。
7、程控交换机操作系统的特点是什么?8、某处理机忙时用于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平均为0.85,固有开销为0.29,处理一个呼叫平均开销需要32ms,试估算BHCA。
解:t=0.85, a=0.29, b=32ms,根据t=a+bN知0.85=0.29+(0.032/3600)*N则N=63000次/h9、在程控交换系统中,可按照紧急性和实时性要求的不同将任务分为三种,不同级别的任务调度与处理如下图所示,请对该图做出解释。
答:在无故障级任务时,时钟中断到来时处理机会优先执行周期级任务,周期级任务执行完毕后执行基本级任务,基本级任务处理完毕后,处理机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