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考勤系统设计报告

学生考勤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概述 (4)1.系统分析 (4)1.1用户需求 (4)1.2可行性研究 (5)1.3数据现状调查 (6)1.4信息系统分析 (7)2系统设计 (8)2.1总体设计 (8)2.2详细设计 (10)3系统实现 (13)3.1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 (13)3.2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18)4系统运行 (20)4.1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 (20)4.2运行系统与打印的运行结果 (21)4.3系统评价: (22)参考文献 (24)摘要学生考勤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高校的基本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工作管理的基本依据。

开发考勤管理系统,正是完善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人工考勤已很难满足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面对庞大的信息量,该方式现存在很多弊端。

因此,建立现代化的智能考勤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这样也大大减轻了考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原本复杂和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简单而轻松。

本文以“学生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为例,阐述了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包括系统整体设计,逻辑框架与数据流程,各个功能模块划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具体实现等部分。

该系统侧重于学生考勤信息查询和数据库的维护,通过已编制好的程序,完成对用户的登录、考勤信息的添加、查询、统计,学生请假和销假等,本系统使用的开发工具是开发程序,采用VB和Access数据库。

实现学生考勤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过程的自动化,完善学生管理现代化,方便管理人员统计、考核学生出勤情况,方便学生管理部门查询、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准确地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和相关资料,有效地管理、掌握学生各项情况。

关键词:学生考勤管理;查询快捷;录入方便;操作简单;Access数据库概述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

考勤管理系统是高校对考勤实行了信息化管理,考勤管理中主要涉及的管理任务有4个方面: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考勤信息管理、考勤查询浏览管理以及系统管理,实现学生考勤的录入、按班级统计、浏览、查询某学生全部考勤、请假、销假等功能。

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实现学生考勤的录入、按班级统计、浏览、查询某学生全部考勤、请假、销假等功能。

整个考勤系统能够提供请假、休学和退学等情况的记录,并实现等处理功能。

因此,该系统使用VB及Access数据库开发系统作了考勤管理系统。

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考勤、系统用户管理,适用于各高等学校单位。

考勤系统的目的是为实现学生考勤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过程的自动化,完善学生管理现代化,方便管理人员统计、考核学生出勤情况,方便学生管理部门查询、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准确地掌握学生出勤情况,有效地管理、掌握学生流动情况。

1.系统分析1.1用户需求目前高校校园信息化逐步完善,能有效地借助网络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如今各大高校针对师生的成绩查询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系统、BBS、校园网站等系统在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对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办公带来了便利。

因此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能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目前高校学生上课考勤管理都是以任课老师上课点名,记录学生上课情况,对于时间比较长的请假,需要通过递交请假申请让班主任、院系领导都批准方能生效。

这种的模式在目前高校管理中暴露了不可避免的弊端:一、学生请假不方便;二、学生请假对任课老师不透明;三、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没有整体的统计信息;四、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整个学期的上课出勤情况不易查看;五、院系领导、学校领导不容易把握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

因此一个好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弊端,本系统主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在线请假以及学生上课出勤管理而设计的信息系统。

本系统涉及到高校六大类用户: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院系领导、学校领导、教务管理员。

1.2可行性研究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取决与需求的迫切性和实现的可行性。

因此在进行系统调查之后就应该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和功能,对系统开发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求提出开发系统地初步方案和计划。

它对初步调查进行复审,重新明确问题,对所提系统大致规模和目标及约束进行论证。

本系统具备较完备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使用本系统,在上课前五分钟老师登入考勤系统开始考勤,老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的考勤任务,并将考勤信息存入数据库,即有效的保存了数据,方便以后对学生的评定,又节省了考勤所耗费的时间,使之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在线察看某班级同学的在线情况。

因此本案例中对于学生考勤系统的方案也要从技术可行性、使用可行性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论证学生考勤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2.2社会可行性分析随着社会的反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几乎没有一个学校不在走信息化的路子,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将工作效率一步一步的提升。

在现在的高校中,由于学生的分布式教学,造成了教学管理的不严谨性,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逃课旷课的侥幸心理。

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还要同时负担考勤等烦杂的日常事务,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时间,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时间。

因此,信息化给这样的一个状况带来了一个契机,基于信息化的考勤系统就在这种情况下变的越来越受欢迎,它给教师带来了更加高效的处理考勤的方法,使得教学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去,不会再因为考勤等烦杂事务影响教学。

本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研究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实现考勤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主要对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办公软件系统。

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减少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消耗,使管理过程便利、快捷,大大缩短了管理时间以及流程。

对于教职工及学生的考勤如果仍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录入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该方式现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浪费人力、效率低下。

(2)难避免考勤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3)手工录入使考勤数据易丢失。

(4)考勤统计工作复杂繁重,难以保证统计结果的正确性、及时性。

因此,人工考勤已很难满足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建立现代化的智能考勤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1.2.3技术可行性分析高校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在目前的高校中使用还不普遍,但也有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如教务管理系统、排课系统等。

本系统使用的开发语言是VB,数据库采用的是Access,以WindowsXP系统为操作平台。

考勤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学生考勤的情况记录,方便地对学生考勤进行评定。

考勤情况主要由考勤班干部记录然后上交到考勤管理员,需要设置人工添加的功能,如出勤记录、考勤统计、学生信息等,已备特殊情况的处理;还能够提供请假、休学和退学等情况的记录,并实现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浏览等处理功能;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协调性和完整性。

1.2.4经济可行性分析学生考勤系统需要投资费用和未来的运行维护费用,其中投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用、购买软件费用、技术人员的费用及其他费用(如由于工作方式改变需要增加的其他开支)。

本产品是使用vb语言在环境下开发,因此购买者只需要装Microsoftaccess即可进行使用。

通常为了保证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手工和计算机处理在一定时间并存,系统的收益主要通过新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知道经营管理策略来实现,还有其他难以计算的指标。

1、考勤管理中节省的人力,减少了手工考勤的相关人员,同时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降低成本及其其他费用,学校只需购买本产品在购买套Microsoftaccess数据库即可投入使用。

3、改进薄弱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让相关人对数据的统计查询所使用的时间大大缩短。

4、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5、考勤系统考勤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使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教学生。

1.3数据现状调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专门用于学生各类信息管理的系统,他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与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遍采用了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客户端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体系,使用极其方便,数据的共享和发布更为简单功能更为全面软件的更为容易,这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LIMS 系统中的应用,代表了今后LIMS技术的发展方向。

产品具有更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全面,性能价格比更好,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户。

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主要是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存在着工作繁重查询统计不方便等不便,这种人工管理往往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虽然现有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样式比较多,但真正功能比较完备而且耐用、适合于高校教学型学生的成型系统却非常难找。

所以结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概况,得出比较真实的现状-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广泛的探索,来发掘出它应有的价值。

1.4信息系统分析1.4.1E-R图E-R图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系统中所有实体、实体的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为设计数据库表结构打下基础。

画E-R图通常使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首先对局部视图进行分析设计,然后再将局部视图合并,消除冲突和冗余,得到系统的总体E-R图。

这里不再对局部视图进行设计,直接给出总体E-R图,如图1-1所示。

1.4.2实体及其属性整个系统各实体可用以下关系来表示(其中主键已用下划线标识):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班级(学号,班级编号,班级,专业名称,班主任,班长,人数)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老师)考勤(学号,课程编号,考勤日期,考勤记录)请销假(学号,请假记录,请假日期,销假记录,销假日期)帐户(帐户,密码)2系统设计2.1总体设计2.2详细设计基于以上的功能分析,可为考勤系统创建6个:本管理系统共用到六个表:考勤表、请销假表、班级简况表、课程表、学生简况表、帐户表,各表之间均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进行关联。

考勤表、班级简况表、学生简况表、请销假表,这四个表里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段:学号,通过学号这个字段就可以将系统的这四个表关联了起来,当某个表发生插入、修改、删除等方面的改动时,相联的表之间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动。

考勤表、课程表通过相同字段:课程编号,将两表相关联。

各表间的关系图如图所示:(1)输出模块(2)输入模块3系统实现3.1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3-1班级简况3-2考勤表3-3课程表3-4请销假表3-5学生简况3.1.2输入数据3-6班级简况表3-7考勤表3-8课程表3-9请销假表3-10学生简况表3-11欢迎界面3-12学生主控界面(请销假申请)3-13教师主控界面(查看学生请假情况)3.2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3-14用户界面(欢迎页面)代码3-15学生主控界面的代码3-16教师主控界面代码在整个开发学生考勤系统的过程中,面对着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因此,设计系统时,往往要考虑使用者的操作感受,而考虑到这些时,总是觉得系统有许多的不完美,我只有尽力发现错误并加以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