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技术交底(三级)
c.检测基底承载力:人工挖至设计标高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触探试验检查基底承载力,如果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按批准的处理方案进行基底处理,待检验合格并批准后才能继续进行下步施工。
d.基础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定出基础中心线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线用墨斗线在基底标明。
e.基础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相结合的方式。模板安装前先清除表面的污迹,并检测表面平整度,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则进行调整。模板安装前在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模板安装完成后,复测模板轴线偏位、垂直度及桥墩预埋钢筋的位置(轴线、边线、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规要求,否则进行调整,直至准确为止。
h.在墙身模板支护前,应先放出墙身线,对基础墙身接茬处凿毛处理,用水冲洗干净。模板应先磨光处理,模板支护好后应涂抹脱模剂。墙身砼浇注采用大块钢模板,设拉筋并辅助以横、斜支撑。钢管排架支撑加固,固定平面模板的支架利用钢管组合而成,呈井字型,按垂直向、水平向交叉布设,为确保前墙面的直顺度、大面平整度,靠前墙面一侧的支架钢管数量应适当增加。两边墙身砼同时对称浇注。墙身与基础对应设置沉降缝,两侧墙体沉降缝应对齐,不可错开。沉降缝处的盖板侧边应与沉降缝对齐。为防止漏浆,模板螺栓接口处夹放海绵条,保证施工中不跑模、不漏浆,保证单项结构的强度。
基础钢筋设置按设计图纸分单层钢筋网及钢筋网带高肢箍或双层钢筋网等方式,根据填土高度、基础形式等类型分别选用。基础施工时必须按设计设置沉降缝。基础砼采用组合钢模板、钢支撑。按设计绑扎好钢筋网片,双层钢筋网片可先绑扎底层网片,当基础砼浇注至上层钢筋网片位置时,布好钢筋网片,再继续浇注基础砼。砼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砼,吊车配合浇注,浇注完毕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
2、操作细则
a.测量放样:按设计图纸对基础开挖线进行精确放线。根据各种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按桥涵施工规中基坑开挖规定的各种放坡,选择适宜的放线宽度,确定好桩位,用白灰撒出开挖轮廓线。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允许后进行开挖。
b.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人工配合刷坡检底的方法。在坡顶无荷载的情况下,一般粉质粘质土按1:0.33;卵石、砾类土按1:0.75;;砂类土按1:1进行放坡,在坡顶有动载时,按无荷的坡率增加0.5,灵活运用,确保坡面不会垮塌。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每侧增宽0.5~1m,即保证模板有支护工作面,也利于基坑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在基坑下游设一个60*60cm的集水坑,用潜水泵将基底水排出基坑以外。保证基底无水浸泡。为避免机械开挖时扰动基底原土,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厚度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检底。
i.C20片石砼台身采用就地浇筑工艺,施工中要控制片石掺入量,片石量不得超过混凝土总量的25%。片石厚度必须大于150mm,不得大于300mm。在浇筑前应将片石用水清洗干净,在浇筑过程中分层浇筑,先铺20~30cm厚混凝土,然后均匀摆放片石,靠近墙身模板15cm,不能放片石。片石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10cm。然后在铺20~30cm厚混凝土,振捣密实。
xxxx公路第x合同段
涵洞技术交底
xxxxxx
xxxxxx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日
xxxxxx
技术交底记录表(三级)
交底单位名称
接受交底单位名称:xxxx
交底容:
涵洞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交底人
被交底人数
交底部位:涵洞
交底具体容:
明确涵洞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涵洞作业施工。
4、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合设计现象,应按相关程序进行报告变更。
5、按涵洞基础平面图,采用全站仪对基础开挖线进行准确放样,对开挖线四周撒灰线,测定高程水准点。收集好测量相关资料并办理好验收手续。
6、开工前应对水泥、砂石、碎石土、钢筋及钢筋焊接等进行取样检验,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取得检验试验合格报告,收集各原材料合格证,办理好相关报验手续。
f.基础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在加工厂一次加工成型,运至现场绑扎。钢筋主筋接长采用搭接焊,钢筋焊接接头按设计规错开布置,在接头长度区段(35d且不小于50cm)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不得大于全截面的50%。钢筋与模板之间用同标号砂浆垫块,绑扎在钢筋上,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数量为1个/㎡,成梅花型布置。钢筋按设计要求及施工顺序进行绑扎,与模板配合施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施工。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规定,并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钢筋不应有起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缺陷。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并分别作拉弯复检试验。
一、作业条件
1、根据该地区的土质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熟悉复核相关施工图纸,了解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3、盖板涵或通道施工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在工前对埋在地下的钢筋砼结构物和各种管道、电缆进行详细的勘察,有地下管线处在开工前先进行刨验工作,在施工之前加以排除。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安全设施准备就绪。物资、机械、人员到位。临时排水设施完善。
二、 施工机具
挖掘机、运土车、装载机、水泵、夯机、发电机、插入式震动器、汽车吊、钢筋弯曲机、电焊机、钢模、钢管、钢筋切割机、储料斗、串筒溜槽、安全带等。
三、 操作工艺
1、一般工艺流程概述
施工放样→基础开挖→测量放样→基底处理(换填夯实或封底)→基础边线放样→基础钢筋绑扎及支模→检查验收→砼拌合及运输→浇注砼及养生→拆除基础模板→测量放样涵台边线→绑扎台身钢筋及支模→检查验收→砼拌合及运输→浇注砼及养生→拆除台身模板→吊装盖板→塞缝及沉降缝防水→附属工程施工
g.基础砼施工时,墙身竖向钢筋提前埋入砼中,应通过搭设支架的方式固定墙身竖向钢筋,且要求钢筋位置必须准确。在钢筋绑扎钢筋时认真校对图纸,根据图纸校确定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由测量人员给出通道钢筋位置和高程,对通道钢筋进行预埋,搭设脚手架和钢筋定位架,以保预埋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搭设的支架要稳固,避免钢筋产生移动或摆动。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砼运输车运输,吊斗配合吊车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浇筑上层基础砼时防止吊斗碰撞支架及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