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审计独立性的浅析

关于审计独立性的浅析

关于审计独立性的浅析
摘要: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和基石, 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
和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同时, 它也为实现审计目的---- 维护公众利益、维持公众信心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本文就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若干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审计委员会;行业监管模式
正文:
一、审计独立性的概念
审计独立性一直被认为是审计师的灵魂, 如果审计师不独立, 审计师的意见便失去了任何意义( Wilcox, 1952) 。

审计师不仅有责任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 而且要避免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 Blough, 1960) 。

尽管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上大家获得了一致认可, 但在审计独立性的概念上一直未能有精确的定义。

审计独立性包含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 是指审计师在判断时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 超然独立地对事实做出客观判断,公正地出具审计意见; 形式上的独立, 是指审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特殊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审计独立性的特征
1. 认识审计独立性首先要明确审计师作为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双重身分。

审计师是一个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 其行为产生于动机, 动机激发欲望, 即审计师的行为必然体现其作为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一面, 审计独立性也受到经济人的限制和约束。

所以,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师作为道德人和经济人混合体下的产物。

2. 审计独立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为了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需要采取各项防护措施, 而防护措施的制定、运用和实施均要发生成本, 这时看是否采取某一防护措施就要衡量其成本与收益。

不同的制度环境下, 实施某一防护措施的成本与收益不同, 从而审计独立性的最佳水平也不同。

三、影响我国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阶段,证券市场尚不发达, 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步较晚, 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来自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的因素。

立足我国现实, 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关于注册会计师在组织上、工作上独立性的法制不完。

2.经济利益因素对独立性的影响。

3.外界压力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

4.自我评价的影响。

四、审计的独立性与环境的关系
审计师的独立性并不是恒定不变,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审计师具有经济人的一面, 发表审计意见时, 将衡量所发表审计意见类型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在外部法律风险、处罚风险不同时, 发表非标准意见的风险和收益不同, 从而审计师所决定维持的审计独立性水平也不同。

Francis等( 2002) 利用来自27个国家的大样本数据的研究发现, 相对投资者法律保护弱的国家来说, 在那些对投资者法律保护强的国家, “四大”的审计师表现出更高的谨慎性, 其审计后的大客户的非
正常应计利润显著小。

而且他们还发现, 在投资者保护强的国家, “四大”的审计师对待大客户比小客户更谨慎, 但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弱的国家并非如此。

他们的研究结论说明,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影响审计师的行为策略, “四大”的审计师在不同法律强度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审计独立性水平, 同一审计师的独立性水平是动态变化的。

五、关于提高民间审计的独立性的对策
首先可以创新审计委托模式, 实行管理当局回避制度独立审计是有偿审计, 有偿制度是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的最大障碍。

由管理当局选择注册会计师会严重损害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

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必须实行某种形式的管理当局回避制度。

其次规范非审计性服务。

近年来, 国内外会计服务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

从会计审计业务到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管理、保险、税务咨询、管理业绩评价、业务流程分析、经营战略调整等, CPA 提供的服务几乎可以伸展到各个角落。

相对而言, 审计服务风险要比非审计服务风险高, 所以无论是从增加收入还是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 都必须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业务, 以扩大原有市场空间。

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如何保持独立性的问题。

这就要求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

再者。

整合会计师事务所。

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 以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

在美国, 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有效地阻挠任何明显不利于注册会计师群体的法案或政策的通过。

最后。

还要适当的运用法规调整。

应当通过适当的法规和监管, 调整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管思路, 防止恶性压价竞争, 从审计收费角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学习和运用现代审计的理论方法与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审计质量, 才能以有限的审计资源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要。

四、改进我国审计独立性的举措
1.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

首先,要通过立法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
执业进行保护, 尤其要注重落实;另外, 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执业程序的规定要尽量协调一致, 便于实际操作。

其次,从立法方面对可能侵蚀注册会计师独
立性的会计师行为加以限制。

2.转变行业监管模式。

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有一个高度自律的监管模式。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压力是造成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的又一因素。

4.保障注册会计师的经济独立。

业务品种多样化不仅可以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风险;而且可以增强会计师事务所抗拒上市公司压力的能力。

5.转变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大力推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向合伙制转变。

参考文献:
[1] 邢小玲. 从审计关系角度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问题[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1)
[2] 张建华. 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几个问题[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1)
[3] 杨洪.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制度保障体系[J].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9
[4] 刘冬梅. 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 学术探索, 2006, (05)
[6] 李林霞. 试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 沈阳大学学报, 2004, (01)
[7] 徐荣艳. 内部审计独立性探析[J]. 内蒙古统计, 2005, (03)
[8] 肖仲云. 论非审计服务对我国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 张立民, 陈小林. 审计独立性与注册会计师监管体系——基于安然事件的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10] 赵爱琴, 王玉梅.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问题的思考[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11] 王玉春, 孔凡军. 简论审计独立性[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03)
[12] 张心灵.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相关主题